
作家懷觀推出的小說《劍魂如初》,耗費兩年打造VR、AR互動劇場,一柄數千年前的古劍,經過修復竟化為人型?這次將結合最新科技讓讀者一同進入書中世界。
作家懷觀推出的小說《劍魂如初》,耗費兩年打造VR、AR互動劇場,一柄數千年前的古劍,經過修復竟化為人型?這次將結合最新科技讓讀者一同進入書中世界。
去(109)年七月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舉辦的「辛奇.很新.奇」全臺巡迴影展,放映辛奇導演五部數位修復電影《地獄新娘》、《難忘的車站》、《三八新娘憨子婿》、《燒肉粽》、《危險的青春》,展示影視聽中心數位修復的成果。系列影展首先由臺北光點華山電影館開跑,並在下半年陸續走遍中南東臺灣。臺北場映後座談,分別邀請台語片研究學者王萬睿、蘇致亨、林奎章、陳睿穎、女影策展人羅珮嘉以及當年的童星戴佩珊,與我們分析電影、回顧拍攝軼事。本文為精華片段節錄。
老電影多半保存不易,年代久遠的膠卷除了片段缺失,還會有「醋酸症」等問題。國家影視聽中心就有那麼一群數位修復工作者,一格格的將膠卷調光、去粒子,將老電影以最好的樣貌重新呈現。
我在林老前輩退休的隔一年出生,二十五年後有幸能跟林老前輩從事類似的工作,哪怕這個工作型態與林老前輩的描述有些差異,攝影依然是一個充滿魅力的工作。
台大音樂節為全台規模最大的校園音樂節,即將於1/30、1/31 盛大舉行。本屆活動主題為「迷樂島」,鄭宜農、大象體操、厭世少年、五五身、荒山茉莉…等音樂人都會共襄盛舉,也與momo平台合作舉辦學生樂團徵選及投票,溫蒂漫步、感覺莓果等六組新生代創作者將於音樂節曝光。
劇情講述秀蘭、火土是彰化農村的一對青梅竹馬,秀蘭為還亡父欠債,決定赴繁華臺北賺錢,她在同鄉介紹下成為舞女,內心掙扎卻選擇壓抑。火土來訪,見秀蘭濃妝豔抹內心悵然,默默搭臺北發的早車返鄉,秀蘭追逐未果,傷神之際遭舞廳老闆灌醉失身。
一個不想投胎的靈魂,遇到一個不想歸天的靈魂,電影就在這樣的生和死、擁有和失去的交錯點展開。《靈魂急轉彎》用柔性且開放的方式讓你接受它想傳達的概念,它沒教你人生怎麼過會比較好,而是換個方式,告訴你世界的美麗和你的人生密不可分,你不會想錯過的。
當年,《台北之晨》音軌設計原已擬妥,功虧一簣以致聲部缺席,讓它成了默片,卻反而增加了抽象性、也成了純粹的動態影像。本片完成後,緊接而來的《寂寞的十七歲》(1968)、《今天不回家》(1969)、《家在臺北》(1970) 便在中影健康寫實主義與三廳愛情文藝電影之間拉鋸,但亦有創新
每部典藏老電影的背後,都蘊藏著不同的故事,國家影視聽中心也致力保存這些珍貴的影視資產。但眾多的作品中,可能面臨材質變異、預算不足等問題,到底該如何篩選保存品項呢?快來看看典藏組長黃慧敏怎麼說!
影視聽中心在二○一九年夏天與「光點華山實務學堂」合作,開設了「抵抗時光遺忘:影音修復利用」主題課程。從數位修復的意義、膠卷整飭、最關鍵的聲音及影像修復,到版權的取得利用,一步步解開「數位修復」的技術祕辛。本期連載最終集,由智慧財產權實務經驗豐富的黃秀蘭律師,講授數位修復各階段工作在法律層面上,有哪些需留意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