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愛的殺手》堪稱近年國片最大情慾尺度,一個身體上的殘缺、一個心靈上的殘缺,兩人是如何從「性」生愛,並再次對未來抱持希望?導演賴孟傑將生活中沉重的議題融入電影,以大膽的手法呈現社會底層的悲歌。
《親愛的殺手》堪稱近年國片最大情慾尺度,一個身體上的殘缺、一個心靈上的殘缺,兩人是如何從「性」生愛,並再次對未來抱持希望?導演賴孟傑將生活中沉重的議題融入電影,以大膽的手法呈現社會底層的悲歌。
文化部長片輔導金制度,培養無數年輕導演,提供國片資金及資源上的輔助,但這項制度需參考業界及民間的意見反饋。不少公民組別就提出保障國片放映比例、減少國外電影配額、新增國片保護月等建議。
長照議題一直是臺灣社會關注的焦點,這次林志儒導演在《大桔大利 闔家平安》中,以不同視角呈現真實世界中照顧者的處境,首次挑戰出演電影的吳奕蓉,更將悲慘的人設詮釋得淋漓盡致。
泛科知識10月24日舉辦審議式文化論壇,邀請政府單位及業界代表針對國片輔導金交換意見,並提供與會公民多面向觀點。
疫情漸緩,國片也躍躍欲試,今年下半年度將有22部台灣電影接連上映。文化部長李永得今(14)日攜手威秀影城董事長吳明憲,率這22部國片劇組齊聚「國片起飛一起拚」記者會造勢,包括北影新科影帝莫子儀等多位製片、導演、演員皆到場力挺。
不是不能太聰明,就是矯情地呈現不真實的女強人面貌,台灣戲劇中的女性角色能發揮的空間實在有限。正因為我們缺乏能觸及廣泛題材的好劇本,與夠成熟的職人劇,以至於劇本總是在女性弱與強、好與惡的單薄點上打轉,如此格局,不正反映了我們仍封建保守的本質嗎?
2015年堪稱是台灣類型電影大爆發的一年,如《我的少女時代》《紅衣小女孩》《青田街一號》等,未來國片將會朝向更多元的類型電影發展。但類型電影因為分眾關係,難以全面照顧所有觀眾,這次特邀高雄電影節策展人黃皓傑和《失控謊言》導演樓一安,以及柯汶利、李育丞,共同談論類型電影在台灣的發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