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轉載自國影本事十五期
文/胡晉置(電影院從業人員)
圖/影視聽中心
上集,我們提及影像做為文化資產與國族記憶的價值,本期將進入技術部分,依序介紹膠卷整飭、聲音修復、影像修復,呈現一部電影從膠卷轉變為數位檔案的完整過程。
「數位修復版」要在戲院放映,大致會經過以下步驟:膠卷整飭、將膠卷進行數位掃描、聲音數位修復、影像數位修復、影像數位調光,把聲音跟影像整合同步,最後輸出為現在使用的DCP數位檔案。講座中,幾位講者都提到一個重要觀念:不要急著動手!先找出最好的母帶!因為影像與聲音底片的音畫細節,會在一次次複製中減少,人為缺陷也會跟著複製到下一個版本,素材品質通常會逐次降低。因此,若能找到最原始的母帶進行整飭及數位掃描,不但最接近作品想呈現的效果,數位修復也將事半功倍。
膠卷受損可分為物理性及化學性受損,其中膠卷整飭主要是處理物理性受損,包括斷裂、撕裂、殘膠、污點、指紋、油漬,分別能以專用膠帶重新貼合、棉花棒沾溶劑去漬、刮刀刮除殘膠、絨布擦拭等方式來清潔;若遇到齒孔破損,以及接片錯誤產生的跳格,則要補足到一格有四個完整齒孔,否則會影響掃描的穩定性,增加後續修復的難度。電影一秒的畫面有二十四格,若以一部兩小時片長計算,便有超過十七萬格要處理,是十分耗時耗力的作業,但精細的整飭能延緩膠卷持續劣化的速度(經良好的整飭可以延長數十年),讓作品來得及被數位化,是數位修復工程中關鍵的一步。
資深電影混音師曹源峰強調,必須先充分了解電影聲音的發展史,並調查作品在拍攝時使用的聲音技術,才可以判斷出聲音修復的最佳方案。電影在拍攝時可分為事後配音、現場收音,以及兩者並行。現場收音的作品,能以現今技術將不該出現的聲音去除;兩種聲音技術並行的作品,也能藉由數位技術,在雜音去除、音質修整、動態處理上,取得整體更好的平衡狀態。
數位影像修復則包括修補畫面上的刮痕、髒污、畫格穩定度,以及膠卷整飭時難以處理的化學性受損(膠卷收縮扭曲、變色、霉斑等等)。影視聽中心數位修復組的趙百祥指出,一部片大約80%可以靠軟體自動修復,但剩下的20%手動修復,常常要花上整個專案80%的時間。軟體自動修復是利用前後格資訊來修補當前格的缺陷,但動態較多的片段容易發生誤判,因此需要更細心的手動逐格處理。
技術之外,還有電影修復倫理的議題。曹源峰老師認為,除非原創作者主動提出更改,否則數位修復應該盡量忠於原件、修舊如舊;趙百祥也分享他的修復原則:畫面裡不要有因使用自動修復而產生原本不應該存在的瑕疵、不要感覺有修復;張怡蓁最後補充,觀眾有時會覺得數位修復版本「太新了」,但實際上是因為原底片的畫質水準(4K以上)就比過去在戲院放映的拷貝跟DVD好非常多,數位修復版只是恢復到該有的水準,希望在相關知識的介紹後,大家能有更清楚的理解。
將影片修復完成後,修復單位又要如何取得法律上的相關權利,讓這些具有文化資產價值的影像能夠被看見呢?「時光完全修復手冊」,我們下回待續。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