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國影本事十四期
文/胡晉置(電影院從業人員)
圖/影視聽中心
近年,經典電影的「數位修復版」在臺灣院線掀起了觀影風潮,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做為臺灣數位修復技術專責的單位,在二○一九年暑假與「光點華山實務學堂」合作,開設「抵抗時光遺忘:影音修復利用」主題課程,從版權取得利用、膠卷整飭,到最關鍵的聲音及影像修復,一步步解開「數位修復」這項兼具懷舊及新穎兩種矛盾特性的技術祕辛,期許在電影美學教育之外,讓更多人看到歷史影像做為文化資產的不凡價值。
電影在十九世紀末被發明以來,膠卷便是承載人類文明最重要的媒介之一。一戰紀錄片《他們不再老去》,便是《魔戒三部曲》大導演彼得‧傑克森與英國廣播公司BBC合作,搜羅戰爭期間的膠卷素材,加上詳實的歷史考察與唇語判讀,透過數位技術將畫面上色、混音後製,提供百年後的我們一次親眼所見的機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從前身「國家電影資料館」與「國家電影中心」時代以來,一直是臺灣影像史料的巨大藏寶庫;二○一四年升格後,更積極推動影像史料修復、數位化及開放利用的工作,讓許多年代久遠的珍貴畫面得以重見天日。中心副執行長陳德齡為此系列學堂做引言與導論,她首先笑談,影視聽中心的同仁們常常會說:「不知道怎麼介紹自己的工作」,因為相對於拍片、發行、映演等環節,電影資產的保存跟修復,在整個產業仍是相對冷僻的領域,因此很開心在影視聽中心成立四十週年的現在,可以透過這個系列課程與大家分享努力的成果。
課程中,副執行長陳德齡提出貫穿整個課程的核心問題:「電影,是娛樂?還是文化資產?」從電影史來看,盧米埃兄弟一八九五年首次在巴黎放映《工人下班》、《火車進站》等電影時,就收取一法郎費用,場地也選在咖啡館(當時最流行的娛樂場所),甚至還留下了觀眾被畫面裡進站的火車嚇得閃避的軼事。可見電影發明之初,就是被放在商業/娛樂/奇觀的定位,成為人們一連串視覺消費的最新技術延伸。而到了二○一六年義大利波隆那《再發現電影》影展,同樣一部《火車進站》數位修復版被放映時,這部作品已經不再充滿十九世紀末的娛樂價值,人們也不會再被進站畫面驚嚇,它從「娛樂」,走向了具有歷史性、社會性、國家記憶的「文化資產」。
談到臺灣的膠卷保存狀況,陳德齡指出,由於影像文化資產的價值過去未被重視,電影文物經常被拆解、秤斤論兩地賣掉,像是臺灣過去成衣業興盛時,大量的膠卷就被做為襯衫立領內的墊片使用。於是,有大量曾出現在臺灣大銀幕上的影像已經永久性損壞,只留下片名、海報等資訊,我們只知道這些影片曾經存在,卻再也看不到。因此,一九八九年起,影視聽中心便積極蒐集文物,倡議影像做為文化資產的重要性;影片之外,亦典藏相關圖書、海報、劇照等文物。陳德齡以《天字第一號 續集》(張英導演,白虹、柯俊雄、魯平主演)的宣傳手冊為例,劇照中的美術場景、人物造型就反映了六○年代的時下喜好,幫助我們重建該年代的生活樣貌。放眼各國電影資料館,無不致力於典藏這些國族記憶的載體,而近年透過國片輔導金制度,讓臺灣電影的典藏率都有明顯提升。
解說了影像文化資產的保存不易與重要性後,在「抵抗時光遺忘:影音修復利用」課程的結尾,陳德齡語重心長表示:「影片,最終還是要被看見。」過去的臺灣電影研究,最常被討論的就是台灣新電影時期,其討論還是建立在這些電影「看得見」的大前提上。故透過數位修復及典藏工程,讓老膠卷能夠在數位時代被看見,才有進一步被利用的機會。
近年影視聽中心陸續介紹、推廣許多台語片,並著重台語電影研究,透過論述、討論、重構意義,建構更完整的臺灣電影史;這門課程不只是關於影音修復、取得相關權利與資源利用,更是宣揚影像做為文化資產的終極意義,也是影視聽中心持續努力的目標。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