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欣專欄/先天不足與後天失調 台灣演員出走潮

0
jojlj

《植劇場》系列電視劇找來黃金編導陣容,但台劇知名演員目前檔期確定許可的卻只有藍正龍、楊丞琳和吳慷仁(左至右)。

台灣演員出走潮已非一天兩天的事,日頭赤炎,留下檔期在台拚搏的人,多抱著少賺點錢的決心,如「植劇場」的導演與編劇,準備為台灣戲劇打下最後的第九局延長賽。但演員還找得到嗎?還能有當初打下國際市場的黃金陣容嗎?諷刺的是,台灣演員長年面對的惡劣工作條件,讓我們的一切又必須歸零開始。

最近因《太陽的後裔》走紅的宋仲基,接受 KBS 新聞台訪問時,被問到:「身為韓流的重要藝人,你有什麼使命感?」這題如果拿來問台灣演員,可能會引起網路群眾接力式的噗哧。的確,以國家民族為己任的演戲與唱歌,可能會讓人感覺訝異,但有趣的是,之前因《來自星星的你》而大紅的金秀賢,也被問過類似問題,甚至當時紅到日本的張根碩等藝人,也都說過「扛起韓流」等話,這在韓國演藝圈似乎是共識。不管在我們眼裡看來,拿民族情結來振興影劇,是多麼奇怪的事,但韓國藝人確實是需要如神鬼戰士般效忠表態。

234

紅遍亞洲的金秀賢、宋仲基和張根碩(左至右),都曾在受訪時不約而同表示:「要扛起韓流。」

生鏽的台劇如何重建品牌?

姑且不論這件事情怪異與否,但足以看見如今全球影劇圈競爭有多激烈。只有台灣彷彿還在昏睡中,卻又不是什麼睡美人的命,在追一追韓劇、美劇就好的今日,台灣連續劇到底要怎麼找回自己的觀眾?但首先,問題是:我們根本沒有足夠卡司與他國較勁,台灣的環境和條件,也不足以請到國外明星助陣(只有一次請到韓星東海始源,卻顯出前置與劇本作業的混亂,等於自己挖洞跳。)

這幾年,或許早就有很多人發現,台灣演員出現嚴重的出走潮與青黃不接的人才斷層,一如台灣許多行業的人才外流一樣,這似乎不足為奇。從現代人走到哪、看到哪的「追劇行為」,可以明顯感受到許多人「不追劇彷彿會死人」的消費習慣愈發明顯,然而在全球化競爭下,台灣的戲劇卻逐漸缺席這塊商機,且更往底層潛入想:我們能留給下一代的戲劇記憶是甚麼?除《嫁妝》等「驚天地泣鬼神」演法的長壽劇,讓人不記得都不行外,大致仍是校園青春加咻咻超能力,或是都會愛情劇一再翻修的扁平樣貌。

是栽培演員 還是以重複公式掏光、耗盡演員?

這兩年的電視劇品質,除《麻醉風暴》《出境事務所》《一把青》(還有《滾石愛情故事》和即將拍攝的《植劇場》)的吳慷仁,我們還栽培出哪些具全國知名度的優質演員?我們重覆公式的劇型,到底是在栽培他們,還是在消耗演員?

12345

吳慷仁在《麻醉風暴》《出境事務所》(左至右)中,皆有精湛演出;並以前者獲得第50屆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男配角獎。

無論任何職場,只要大環境不健康,就留不住人。如今的台灣戲劇界,除自己簽新人,一簽就是動輒七到十年的約,以支撐自己拍劇的資源,不然就是靠大公司品牌壓陣,流水線地以系列概念量產出貨;但山頭就兩三個,除造成彼此競爭力不夠——如當年花果山的美猴王長年不知天高地厚——也無法活絡市場,於是只是在分食韓劇與中國劇吃剩下的大餅(美劇觀眾早就走遠),餅愈分愈小,就愈緊縮拍攝資金與劇本酬勞,造成惡性循環,以至於各類型劇都比不過他國,吃老本,坐等末代台劇收視觀眾長大或告別。說白了,就是大部分台劇已讓觀眾失去信心,這曾燙金的招牌已掉下一大半,岌岌可危。

檔期多壓在中國 台灣開戲難找演員

台劇的沒落,影劇圈不是沒有危機意識,除滾石唱片花費七千萬拍攝《滾石愛情故事》,以短打故事先上壘,占用演員的檔期也較少,如今接力的還有王小棣的《植劇場》系列,最近號召蔡明亮、陳玉勳、瞿友寧等金馬、金鐘導演,打算拍攝一連串劇集,且從去年初就秘訓 24 位新人。

儘管有黃金陣容的編導名單,但詢問台灣一線演員檔期時,則發現多數演員檔期都壓在中國劇,目前劇集只找到藍正龍、楊丞琳和吳慷仁掛帥帶新人。這並不令人驚訝,因近幾年的三金頒獎,如不提早大半年邀約,也常請不到藝人,陶晶瑩也曾表示在金曲請人的困難。為何台灣演藝人才掏空得這麼快?西進速度如此之快,已不是愛不愛台灣的問題,酬勞固然有差,但更主要是台灣環境惡劣,目前戲劇界的確拿不出條件留住人才。

一是出在劇本問題。台劇常邊寫邊拍,到了片場才拿到劇本的例子也所在多有,甚至在現場乾耗時間等劇本,拿到時也沒有時間消化,演員難以為自己的作品負責,難免產生無力感,如之前八點檔《甘味人生》一對男女盪鞦韆竟然盪到天空上談戀愛,引起網友接力大笑。因此,不難理解日前李國毅接演《我和我的十七歲》時,會感動地說:「因劇本完整,不需趕戲,讓我可以好好地真正演戲,演出一部我可以負責任的好作品。」可見這種機會有多難得。

二是類型劇不夠。台劇多半停留在青春校園與都會愛情,戲路極侷限,難以培養真正的硬底子演員,且台劇不需要中生代演員(除非他們爆肝演長壽劇,但有的想爆肝還沒機會)。如果演員想拓寬未來戲路,並延續中年以後的演藝生命,往往必須西進,才可能有宮廷劇、武俠劇等其他類型可演。

三是不值得的過勞死。中國演員有強大工會支撐演員福利,拍攝單位如非必要,不會無故超時,且拍攝現場專業,藝人有休息時間與空間;但台灣演員因拍攝資金有限,超時工作是家常便飯,幾天沒闔眼也是正常。即使資深演員孟庭麗趕戲到休克,送醫後腦死,也不見拍戲條件有任何改善,或政府單位意圖改善這普遍的演員職災問題。演員雖然是勞工,但諷刺的是,他們其實困在重重的合約陷阱中,演藝圈自成一國,演員無法受到勞基法的真正保障。

2016013016392010_05805

資深演員孟庭麗(左)於今年二月拍攝電視劇《加油!美玲》時,因流感導致肺炎而逝世。

多年前,台灣演藝圈職場環境就已不佳。除非大紅,不然演員就是非常弱勢的棋子,但當時生態仍然活絡,韓劇還沒入侵,我們可以坐當井底之蛙,故步自封;但如今,各國都已破關入門,演員在先天不足的環境下大批出走,別國演藝環境產業健全,政府資金也介入得宜,而台灣政府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也不見關心演員福利,對整個產業鏈反而造成久病拖磨現象,日頭赤炎,留下的人抱著少賺點錢的決心,如《植劇場》的導演與編劇,打算以類型劇方式,為台灣戲劇打下最後的第九局延長賽。

延伸閱讀: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多年寫樂評也寫電影,曾當過金曲、金音獎評審,但嗜好是用專欄文偷渡點觀察,有個部落格【我的Live House】,文章看似是憤青寫的(我也不知道,是人家跟我說的),但自認是個內心溫暖的少女前輩(咦?),著有《反派的力量:影史經典反派人物,有你避不開的自己》。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