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活水 x 娛樂重擊】台灣戲劇,十年之後我們該如何找到擁抱的理由?

0

一部跨國合製的迷你劇集翻轉了「台灣宮廟」的想像,從過往的好劇、好 IP 淬鍊出新類型,一場溫柔革命掀起台劇風暴,我們看見了推理與懸疑劇在台灣的可能。各家內容好手勇敢地想像,果敢地進行。「這是台灣戲劇豐收的一年」——是肯定句,是這樣地美好,也這樣地危險,只怕開到荼靡。因此我們試圖在這波浪潮當中留下什麼。《娛樂重擊》與《新活水》合作探討「新台劇2.0」專題,期待重視台灣影視產業與文化的你一起加入。

「羅曼史要以愛情來解決現實中某些焦慮…為了讓這份提供樂觀來源的愛情力量具有可信度,羅曼史小說會毫不猶豫地借助社會上最粗糙的價值觀來塑造夢幻效果。」這是作家楊照梳理 60、70 年代台灣羅曼史小說時,在《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一書所寫下的。

改編自瓊瑤《六個夢》之一的《婉君》。華視提供

台灣偶像劇的夢幻愛情總與現實脫離,並非一朝一夕造成。在 60、70 年代的政治力約束下,台劇發展出健康寫實、夢幻愛情、武俠小說及瓊瑤的愛情王國。社會寫實在當時不僅是創作的禁忌,甚且是創作者與觀眾同時亟欲逃離的醜惡。楊照曾直指羅曼史是對保守價值的服膺,更直言其「不過是把愛情拿來作為對治時代傷口的萬靈丹」,與現下台灣的時空環境不符。

我們掙扎了多年,解嚴後一代孩子的心靈終於完全自由,不再承載著當年時代壓在人心理上的壓力與驚怵。而當社會逐漸走向公民社會,開始反思甚至批判過去既有的社會偏見與價值觀時,過去羅曼史所倚賴的元素早已分崩離析,新的戲劇類型也逐漸浮出抬面,題材盡出,百花齊放。

新鄉土,解嚴後世代、年輕世代心聲

當新一代創作者,開始剝除過去黨國體制對於語言、族群的僵化想像後,他們選擇以深厚的感情重新詮釋自己的生活、自己的「鄉土」。如楊富閔的作品《花甲男孩》於 2017 年改編成《花甲男孩轉大人》時,掀起漣漪。

《花甲男孩轉大人》。好風光提供

《花甲男孩》絕非特例,這兩年引起話題的作品,無論是遊戲《返校》、電視劇《通靈少女》,到被譽為唱出年輕世代心聲的「草東沒有派對」,都表達了解嚴後世代的創作者心聲。真正呼吸自由空氣的一代已經長大,而台灣社會也終於能夠放下內心的自我審查陰影,建立完整的自信,甚而熱切地探問著「我是誰?從哪裡來?為什麼是今天這個樣子?」

「新鄉土」並非只存在於文學創作,從《花甲男孩轉大人》到《大佛普拉斯》,我們看見既好笑又充滿批判性的鄉土視角,以進化、自覺的形式,挑戰既有的鄉土想像,又如實重塑鄉土的樣貌。當我們不再把小人物視為苦難與犧牲的抽象化角色,真實地看見這些人的笑與淚,他們是樸實誠懇的,但一樣有慾望、有盲點、有我執,有不堪的一面、也有可愛的一面。修正過後的新鄉土,寫的是栩栩如生的人生百態,承繼的是當年鄉土小說中最優秀的靈魂。

職人劇,回歸現實的重磅需求

台灣人工時長及過勞早已「世界聞名」,但我們的影視作品卻對其乏善可陳,工作職場在電視劇中往往只是聊備一格的存在,或成為輔助劇情發展的工具。過去,影視創作者內心根深柢固地認為,觀眾在電視劇中尋求「脫離現實」,再不然,就是「花系列」、「媳婦系列」到鄉土劇中那樣,總上演著驚天動地的商場鬥爭,職人劇的方興未艾,讓人看到回歸現實的重磅需求。

《麻醉風暴2》。公視提供

「渴求直接、寫實的職場細節,想要看到戲劇與生活切實的連結」打下紮實根基的美劇和日劇,更自然地成為觀眾心中的標竿,也成為新一代創作者摸索前進時的基石,所以台灣開始有了向美國 CSI 影集學習的《鑑識英雄》,也有改編社會真實案件而來的刑偵劇《落日》等。從日本、美國醫療劇汲取養分的《麻醉風暴》,第二季也才甫下檔沒多久,詳實描繪麻醉科醫生所遭逢的處境,及整個醫療體系的崩解,喚起醫界人士一致共鳴。2015 年客家電視台推出的《出境事務所》,也是當中精彩之作代表,大膽以禮儀社職場為題材,每一集對生離死別的多重探討,讓人在笑中帶淚中貼近禮儀師的生活,此劇尋求職人劇本土化的嫁接方式,也成為觀眾津津樂道之作。

類型興起,面對國際挑戰

最優秀的類型作品背後,總是潛藏著該時代背後最深的恐懼、慾望與社會潛藏的問題。從《返校》、《屍憶》到《天黑請閉眼》,觀眾對於類型作品超乎想像的高度反應,昭示著受國際影視作品洗禮多年的台灣觀眾,對本土類型的渴求與熱情。

《天黑請閉眼》。好風光提供

《返校》幾乎已經可稱得上是這世代類型作品的高標,不但恐怖類型與角色心理描繪得絲絲入扣,又成功地透過恐怖類型忠實地呈現出白色恐怖的政治氛圍,兩相加乘,成為「越在地越國際」的經典案例。而即便《天黑請閉眼》只抓到了懸疑的邊、還未能稱得上推理,已然激起觀眾無比的好奇心,而那股好奇心並非全來自劇情懸念,更來自《天黑》中「熟悉」的劇情設定:年輕時感情甚好的社團同學,長大後漸行漸遠:抓出大眾有感的核心脈絡,台灣社會對「學校」的高度認同、再搭配一點類型元素的操作,即使「類型」操作上尚未成熟,依舊成功發酵。

類型的崛起,不僅反映著觀眾對於外來戲劇的熟悉與易感召喚,也反映出台灣創作者面對國際挑戰時的優勢:只要能在類型裡抓住真實而台灣獨有的社會脈絡與心理特質,在面對國際競爭時,本土內容實則內建有不敗的基石。

延伸閱讀:


本文摘自《新活水 11月號》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唸過台大外文、台大台文,都成了逃兵,現為自由寫手,從企劃編劇、影劇評論到採訪紀錄,只要是喜歡的東西無一不能寫。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