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監製者們-系列講座】瞿友寧:從導演、監製身分看創作者──拿出勇氣和真誠
創作者應具備怎樣的思維,才有機會擴大市場、吸引更多觀眾?從《我可能不會愛你》、《花甲男孩轉大人》的「瞿導」,轉為《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無聲》的「瞿監製」,瞿友寧從創作者的角度告訴大家,不要一味跟隨別人的腳步,而是誠懇地看待自己的「孩子」。
創作者應具備怎樣的思維,才有機會擴大市場、吸引更多觀眾?從《我可能不會愛你》、《花甲男孩轉大人》的「瞿導」,轉為《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無聲》的「瞿監製」,瞿友寧從創作者的角度告訴大家,不要一味跟隨別人的腳步,而是誠懇地看待自己的「孩子」。
從《花甲男孩》、《花甲男孩轉大人》再到《花甲大人轉男孩》過程中,娛樂重擊很難得地同時訪到了參與分別扮演不同角色的原著小說家楊富閔、編劇楊璧瑩和最後一槌定音的導演瞿友寧,一一述說這趟小說和花甲的時光旅程,究竟一路走來如何成為現在的樣子,而電影版《花甲大人轉男孩》的穿越元素是怎麼與原著產生連結與火花,讓大家又哭又笑的鄭花甲一家人又究竟是怎麼誕生的?
回顧 2017 年的華語樂壇,有許久未見的天王天后接力出片,也有新進歌手使盡畢生絕學力爭上位。一整年的音樂聽下來,發現響亮名號不見得是能停留在心裡許久的品質保證,唯有懂得自身優勢與樂迷嗷嗷待哺的耳朵的人,才能端出令人愛不釋手的絕佳作品,於是順耳、耐聽以及驚豔成了我的選擇標準。
當新一代創作者,開始剝除過去黨國體制對於語言、族群的僵化想像後,他們選擇以深厚的感情重新詮釋自己的生活、自己的「鄉土」。如楊富閔的作品《花甲男孩》於 2017 年改編成《花甲男孩轉大人》時,掀起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