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年代後,在新浪潮電影之外,商業電影開始出走至香港,而全面開放的電影政策,也使台灣商業電影歷經一段空白期,好萊塢投資的台灣電影《雙瞳》失利,更讓國片陷入黑暗期,紀錄片便從中殺出一片天地,延續國片歷史。直到《海角七號》的票房成功,商業國片才出現一絲轉機⋯⋯
2
《我們的那時此刻》新一章:80 年代台灣新電影及其後(下)
3
《我們的那時此刻》新一章:80 年代台灣新電影及其後(上)
1982 年,正逢台灣電影大片失靈,連年虧損的中影已沒有成本重複過去公式,只能姑且放手讓一些年輕導演嘗試,沒想到竟開創一個嶄新的電影時代。這群新浪潮電影導演採取獨立製作,敘事皆貼近台灣社會,其形塑出的題材與美學傾向,至今仍然深深影響台灣電影的發展。
1
《我們的那時此刻》黃金章: 70 年代大盛的愛情與武俠片
1965 年,以健康寫實路線為主的李行看中瓊瑤小說的商業價值,開始執導瓊瑤電影《婉君表妹》,評價與票房的長紅,立刻帶動瓊瑤電影翻拍熱潮,也催生台灣最早的明星經濟。1967 年的《龍門客棧》等武俠片不但本土票房極佳,更銷售海外,屢屢刷新台灣電影票房紀錄,港台武俠片同時進入聲勢極旺的盛世。
1
院線影評/《我們的那時此刻》:「我們」是誰,誰是「我們」?
導演楊力州的紀錄片《我們的那時此刻》爬梳台灣電影史,試圖號召觀眾的集體記憶,但「我們」是誰?他們真能代表銀幕另一端的庶民情感並於片中再現嗎?再現的意義為何?導演是真實呈現某種庶民觀點,亦或只是滿足特定的庶民想像,供作某種情感調動工具?
4
《我們的那時此刻》內一章: 60 年代的國語電影
70 年代,國民政府大力投資國語影業,講國語的港片被視為「國片」、黃梅調電影開始盛行、台灣國營片廠積極實行「健康寫實主義」路線、港片擴增國人電影視野等,種種事蹟是如何促進台灣電影進一步的發展?
5
《我們的那時此刻》外一章:被遺忘的台語電影史
台灣第一部台語電影在 1956 年推出,結合本土歌仔戲團體演出《薛平貴與王寶釧》,迎來台語電影的黃金時代,甚至需要特地設立「推展國語運動」、擺明打壓台語片的「金馬獎」;而從那時候到 1981 年之間,又經歷了什麼,讓台語電影正式在台灣落幕?
1
專訪/《我們的那時此刻》導演楊力州:台灣電影從沒倒下過
拍攝台灣電影紀錄片《我們的那時此刻》導演楊力州,對於台灣電影有著道不盡的愛;紀錄片從政治、社會、流行文化的角度,逐面向探討與電影的關係互動。儘管如此,整部片仍像是獻給所有影迷的一封熱騰騰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