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CC 於7月22日推出《網際網路視聽服務管理法》草案,俗稱OTT 專法,因應境內外OTT TV業者崛起,採取輕度管制、抓大放小的管制原則,其中也明定,陸委會認定該OTT業者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則禁止國內ISP、機房、內容遞送業者協助傳送內容,隨後,經濟部於8月18日預告,將把代理或經銷中國 OTT 及相關商業服務,納入「在台灣地區從事商業行為禁止事項項目表」,此舉被外界看作針對愛奇藝、騰訊等中資OTT的全面封殺作為….
NCC 於7月22日推出《網際網路視聽服務管理法》草案,俗稱OTT 專法,因應境內外OTT TV業者崛起,採取輕度管制、抓大放小的管制原則,其中也明定,陸委會認定該OTT業者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則禁止國內ISP、機房、內容遞送業者協助傳送內容,隨後,經濟部於8月18日預告,將把代理或經銷中國 OTT 及相關商業服務,納入「在台灣地區從事商業行為禁止事項項目表」,此舉被外界看作針對愛奇藝、騰訊等中資OTT的全面封殺作為….
被看作熟齡婆媳版《俗女養成記》,不過比起《俗》作為輕喜劇,沾點詼諧,《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更用力踩在「台式喜劇」的多方嘗試上,製作人陳慧玲說,整齣戲的製作過程是且疑惑且嘗試,不斷想這樣做、那樣試,到底可不可行,「我們想要戲謔,但不要太低俗,想要好笑,但不是硬剪出來的,一直在拔河。」
《做工的人》的故事圍繞著「工地噗嚨共三人組」的發財夢展開。他們就像兩津勘吉一樣,只要嗅到一絲絲「賺錢的味道」,就毫不猶豫地向前衝,即使最後弄得自己灰頭土臉,下一次賺錢的機會出現,仍然勇往直前。但荒誕的背後,其實藏著每一個工作者心中都埋有的希望種子,也顯示著每一位勞工都可能遇過的辛酸現實。
YouTuber、台劇配樂與主題曲、遊戲配樂等雖然都是音樂創作,但由於面對的群眾與想溝通的核心訊息不同,其實不但工法有所不同,所需要的音樂類型與效果也不同。娛樂重擊採訪了前後與 YouTuber 異鄉人、滴妹合作單曲的音樂製作人米奇林(MCKY),了解其如何為YouTuber 量身打造單曲;並採訪大慕影藝負責人、華研唱片代表、歌手周蕙與 Karencici,探討從台劇天花板《我們與惡的距離》到《做工的人》,影視公司在質感影集式的台劇浪潮中,怎麼跟音樂創作人做整體深入合作,而非只是搭配唱片公司現成主打歌的傳統作法;最後,另一個不可忽視的重點,當然就是近年台灣遊戲展現出的音樂新浪潮及其潛力,針對這部分我們採訪到《打鬼》製作人暨配樂家柯智豪、《返校》製作團隊與配樂家張衛帆。透過這些訪談與經驗的分享,試圖重新盤點異業合作的可能,及做出成功案例背後的關鍵方法論,希望能為產業打開更多新路與新想像!
隨著數位化的浪潮,全世界流行音樂的主流與非主流分野都逐漸模糊,正如黃子佼在金曲獎後丟出「要 20 個獨立樂團,還是 1 個超級巨星?」的提問所揭示,台灣流行音樂也正在面臨主流與非主流疆界的游移與融接。同時,因應不同渠道的新媒體與分眾開拓,各方音樂創作者與製作人,逐漸開啟不同的音樂發展模式,更隨著愈益興盛的「feat.」(按:英文中的正確說法應為ft.,為feature之縮寫)跨界合作風潮,開啟不同領域人才或產業的合作。
光是卡司、製作團隊的陣容,讓HBO在開拍之前就決定買下國際版權。《做工的人》到底是一部怎麼樣的作品?他到底是什麼樣的類型?他的實際表現如何?我該給予什麼樣的評價?在我完整看完六集之後,我的評價很堅定,他將讓台劇拓展在世界上不同的可能、更大的能見度。
《做工的人》全劇共6集,將於5月10日(日)晚間9點在HBO頻道首播,HBO GO也會同步上線,晚間10點則於myVideo上線,5月10日首播當天一次播出2集,之後每星期同一時間播出1集。 而myVideo 還提供前兩集免費觀看的福利!以下幫各位盤點 《做工的人》線上看 的平台。
《做工的人》是大慕影藝繼《我們與惡的距離》後與華研音樂第二部合作作品,華研作為大慕影藝的投資方,又作為影視與音樂內容密切合作的夥伴,他們之間的合作所擦出的火花特別亮眼,林宥嘉演唱的《我們與惡的距離》主題曲〈別讓我走遠〉和郁可唯演唱的插曲〈路過人間〉,都和戲劇內容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形成互相烘托的良好互動,甚至在戲劇下檔後仍然展現了難以想像的長尾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