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麼被看見滿困難的。」林凱裕現任「深夜放電所」的所長,他既懂得劇場設計又是一位藝術處創作者。身處疫情時代,觀演方式勢必需要改變,那麼劇場又該如何延伸?林凱裕參展體驗是無法控制的,會隨著參與者行為而有不同效果,他希望顛覆導演本位,將劇場轉成生活場景,這更是他對2030年劇場的想像。
「怎麼被看見滿困難的。」林凱裕現任「深夜放電所」的所長,他既懂得劇場設計又是一位藝術處創作者。身處疫情時代,觀演方式勢必需要改變,那麼劇場又該如何延伸?林凱裕參展體驗是無法控制的,會隨著參與者行為而有不同效果,他希望顛覆導演本位,將劇場轉成生活場景,這更是他對2030年劇場的想像。
滅火器、美秀集團、麋先生等,臺灣獨立音樂逐漸走進大眾視野,各式音樂祭與Live House也隨之興起。然而,「獨立音樂」究竟是什麼呢?與主流音樂的差別又在何處?當許多人在抨擊商業化的獨立音樂時,是否有釐清「商業化」背後的原因與代表的意義呢?
當年《屍速列車》曾在臺灣創下近四億票房,其幕後推手車庫娛樂,旗下的獨立品牌 FlicksHouse,專門推行短片、紀錄片上院線。不以賺錢為目的,而是將其宣傳效益最大化,創辦人張心望也表示,若讓創作者先面對現實的殘酷,從內在思維培養「Sense」,將更有效提升產業發展。
隸屬文策院的《CCC創作集》,是臺灣新銳漫畫家的搖籃,近年來臺灣原創故事,無論在分鏡或畫風都各具風格及特色。將漫畫圖像、角色經濟與地方連結是文策院推動臺灣原創內容的重要核心,大眾更能透過 App 輕鬆觀看連載作品,「漫畫是小孩看的嗎?」文策院董事長丁曉菁呼籲大家拋棄對漫畫的偏見,以具體行動支持《CCC創作集》的 作品及創作者,提升臺灣原創漫畫能見度。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將在今年上半年完工,預計在明年上半年試營運。下半年會結合臺北藝術節、臺北兒童藝術節、臺北藝穗節等三大知名藝術節,搭配節目及士林美食,以「盛宴」為概念正式和大家見面。
臺灣向來是華語音樂的指標重鎮,北流的出現,補足了過去臺灣音樂產業的空缺,提供不同場地舉辦音樂表演;產業區可以做為臺灣流行音樂人才的訓練基地;文化館則保留了臺灣完整的流行音樂史;戶外廣場更以開放空間結合了藝術、商業、市集與演出活動, 真正落實「音樂即生活、生活有音樂」的文化態度。
COVID-19 疫情影響各行各業,而宅經濟的「線上隨選影音 OTT」成長蓬勃,亞洲第一個聚焦同志 & BL內容的影視平台 GagaOOLala在 2020 年 5 月將服務開放全球,成為台灣第一個全球化的影音平台。除了會員爆炸成長,話題作帶動 Google 搜尋熱度,從觀看排行更可看出男女同志喜好大不同。
黃韻玲表示,像美、日、韓等腹地廣大的國家,因為距離遙遠,在疫情前就已經習慣付費看線上演唱會。9月才剛盛大開幕的北流,因應後疫情時代,也正加速建置5G,未來就能提供客戶直播收費的選擇,「就像一個機場要有很大跑道,讓每架飛機都可以起飛,所以我們會把基礎建設好。」
對於看過前作《大佛普拉斯》和藍本《唬爛三小》 ( 後面個別簡稱《佛》、《唬》 ) 的筆者來說,感受到黃信堯導演(啊堯)在許多方面的進步,心中滿滿的感動,但也察覺不能避談的問題點,難免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