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楊德昌給人的形象始終是名冷靜(甚至於冷酷)的城市洞察家,與侯孝賢的鄉村情懷恰成對照。1983 年,與《兒子的大玩偶》同年誕生、楊德昌首部劇情長片《海灘的一天》已將他此生的電影命題,以及對城市疏離的探討表露無疑。儘管面對創作上的初生兒,免不了熱切地說得太多太雜的初心錯誤,對城市的洞察卻是冷靜犀利,完全預言了 10 年乃至 20 年後台北及台北人的核心疾病:對功利的追求、愛情關係裡雙方的漸行漸遠、理想愛情與成就的虛妄、憂鬱纏身的黑洞…。就在《香港製造》於台北電影節重映之際,比陳果傑作早上一個世代,卻同樣精準預言未來的《海灘的一天》重新上院線,顯得更加別具意義。
《海灘的一天》甚至可說是楊德昌最「女性主義」的電影作品,一方面有男性疏離功利的職場線、有父權壓迫下萎逝的愛情與理想,另一方面所有的敘事視角又是透過 2 位女主角胡茵夢、張艾嘉娓娓道來,兩人的對話中充滿對彼此的關懷與面對命運的無奈,但不管經歷何種挫折,終究她們兩人(還有女配李烈)都以自己的方式變化出耀眼的光彩——尤其是張艾嘉,片中經歷了完整的從天真到世故的轉變,又保有其光芒與溫暖,宛如成為楊德昌寄託理想的角色,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裡的二姐、《麻將》裡的馬特拉、《一一》裡的女兒婷婷,都有異曲同工之處。
在《海灘的一天》中,最常被提起以水瓶破裂代表父子衝突的間接處理手法、每個人被城市建築框住的構圖、大量的畫外音與獨白運用等等,都徵顯著楊德昌首部劇情長片中其完整的美學已然齊備,只是尚未完全成熟。又因為第一部作品太急著述說過多命題,從世代衝突、城市進展、性別關係演進、功利拜金、理想破滅等等無所不包,所以不免顯得略有毛邊,但若論其企圖心之宏大,甚至比起他的經典代表作《一一》都是不遑多讓,再考慮到他竟在台灣經濟剛進入黃金期的 80 年代初期,就預言了未來 2 、30 年台北城市與台北人的心理及物質狀態,就更加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當然,即便今日再看仍覺當年的台北高中大學生,竟與眼前的無太大差異,就不知該感嘆楊德昌超越時代的洞察力,還是台灣數十年如一日了。
如果說《海灘的一天》開放式的結局,表示著楊德昌始終不欲輕易對台北人的處境下判斷,張艾嘉的角色徵顯著楊德昌內心未曾抹滅的那一點溫暖,最後完成的《一一》,其實就如同是更豐富、完整、成熟的《海灘的一天》了。
延伸閱讀: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