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花費將近四年的時間,紀錄下詩人吳晟這四年來的心情與日常生活。雖說紀錄片的主角是吳晟,除了例行的寫作與務農之外,電影也透過他三名兒女中的兩位來側寫吳晟。
Browsing: 台灣
她們明明身處同一時代,那個女性尚未擁有選擇權及其連帶的各種基本權利的年代。也正正是這個合法和合理地貶抑女性的時代背景,使吉.布蘭奇和杜拉克不能只是「導演」而必須是「女導演」和「女性主義導演」。
雖然今夏有《泰山傳奇》、《自殺突擊隊》、《魔獸:崛起》等大片雲集,不過各別在評價或票房表現皆差強人意,顯得本應是全年高潮的暑假檔期特別慘淡,不過也不用因此太失望,接下來秋季還有更多矚目度不輸給英雄爽片的作品
台灣電視與電影小生的演法與風格涇渭分明,兩邊活水不流動,固然是因電視台短視近利的演員時間壓縮,也有著導演界長久的文青迷思,而台灣真能扛起票房的小生,又在哪裡?
所謂「星二代」有父母知名度庇蔭,在話題和人脈上具先天優勢,台劇和國片也樂於和星二代合作,近年更是愈來愈多星二代嶄露頭角,諸如歐陽妮妮、娜娜、寇家瑞、周厚安、李玉璽、張少懷、吳定謙和謝沛恩等。雖然現在有著家族先天優勢,但以長遠來看,他們在演藝圈的未來發展又是如何呢?
因政治因素而被中國封殺的《十年》,在香港金像獎卻獲最佳電影獎,讓藝術終於有一剎那脫離政治操控,這仍是象徵性的一步,雖然不知能走多遠。而相較於帶著寫實批判力道的韓國電影、具人文關懷的日本和印度電影,台灣電影卻仍執著於懷舊的浪漫情懷⋯⋯
三月是國片熱潮,包含《我們的那時此刻》《獨一無二》《只要我長大》《五星級魚干女》《黑白》《奇幻同學會》等五部風格迥異的類型片和紀錄片上檔,從中可看出不少導演仍在試圖平衡藝術企圖與敘事精彩度;雖然票房仍不振,但考量其實際成果與多元性,是否能讓人看到一些國片新曙光?
樂團「草東沒有派對」近年在獨立音樂圈造成極大震撼,糜爛又批判的歌詞,讓演唱會場場都一票難求。這波興起的直言敢說爛泥音樂風潮,已不可逆地與前一代全然脫鉤,急速甩尾掉以為還在太平盛世的 90 年代複製情歌,一舉衝破我們粉飾太平的音樂市場,將四年級那一代從唱片操盤手的位置拉下來,表現出 90 年代後的年輕人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