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星要能好好長大確屬不易,台灣因缺乏系統性培養,個別童星乃至青少年演員要能繼續在星路上成長茁壯、慢慢轉型並散發出更加成熟迷人的氣質,往往需要更多才華、努力與運氣。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台劇中有沒有這樣陪著我們長大的演員案例呢?
Browsing: 台劇
「穿越潮」今年可說是正式席捲台劇,也帶動題材和劇情的創新,近期《我和我的十七歲》《 1989 一念間》完全以(偽)穿越作為整個故事的主軸發想,各自有精彩且不落俗套的發揮,更因此多少突破了台灣偶像劇談情說愛的既有框架,非常值得推薦追蹤。
曾製作金鐘作品《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麻醉風暴》和電影《紅衣小女孩》的「瀚草影視」,這次以電視電影規格製作《川流之島》,描述國道收費員與卡車司機的戀情。劇中也體現社會現實與人文關懷,講述時代巨輪下的小人物,如何展現頑強生存意志。對「瀚草」來說,透過手段包裝傳達不同訊息與議題,是一種社會責任。
《滾石愛情故事》以 20 首經典情歌作為靈感,寫就一個個不同的愛情故事。愛情並非新鮮題材,幾乎已被寫爛,但滾石既有這些「大人情歌」,反覆辯證著愛情的不同階段與樣貌,便得以跳脫年輕浪漫偶像劇情節,處理比較成人、複雜的愛情面貌,真正「解放」被偶像劇綁架、漸趨高度一致浪漫化想像的「愛情」面目。
縱橫娛樂圈三十幾年,藍心湄跨足的演藝資歷相當多元。玉女偶像時代,她以百變造型、動感歌舞開啟時代之先河;轉戰戲劇,她卸下歌手時尚裝扮,演傻妹、拍鄉土劇,顛覆歌手一定有偶像包袱的印象;主持節目的資歷更是做了 13 年還屹立不搖。而這次新戲《原來 1 家人》,藍心湄甚至多了「製作人」頭銜⋯⋯
《滾石愛情故事》可說是台灣IP 影視作品的一次重要嘗試,這能對台灣電視劇帶來哪些影響與刺激?長期觀察產業變化,吳洛纓認為,未來科技和收看載具的改變,能將電視劇從現有限制中解放,且編劇也應有「對自己可以成為一個什麼樣編劇的想像。」而如何持續跟上環境變化,和原創實力才是最後決勝負的關鍵。
單元劇《滾石愛情故事》首集〈愛情〉和第三集〈最後一次溫柔〉由金鐘獎編劇吳洛纓撰寫,兩齣劇一邊是愛情的萌芽、一邊是愛情的盡頭,吳洛纓如何在兩首歌中,寫出截然不同的愛情世界?而吳洛纓自己又是怎麼看待愛情這回事?
2016年開春,繼 Line TV 、愛奇藝等, Netflix 也正式入台,隨著線上影音串流平台選擇愈來愈多元,本地頻道商的轉型早已迫在眉睫。東森自去年開始一口氣宣布四檔新劇計畫,希望打響「東森創作」品牌,與多位台灣金牌製作人合作包括《致,第三者》、《必娶女人》、《我的30定律》以及《原來一家人》,希望慢慢轉型成華人影視娛樂媒體中心的內容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