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思涵、攝影/林東亮
2016年開春,繼 Line TV 、愛奇藝等, Netflix 也正式入台,隨著線上影音串流平台選擇愈來愈多元,本地頻道商的轉型早已迫在眉睫。
近年來,有線電視台紛紛轉向經營「內容」,最早開始耕耘的三立,無庸置疑規模最大,品牌最鮮明; 2013 年, TVBS 也推出原創概念戲劇品牌,代表作《 16 個夏天》口碑收視雙贏,也在金鐘獎拿下好成績; 2015 年,東森一口氣宣布四檔新劇計畫,希望打響「東森創作」品牌,與多位台灣金牌製作人合作包括《致,第三者》、《必娶女人》、《我的30定律》以及《原來一家人》,前三部已上映。
東森的加入,意味台灣自製戲劇競爭更激烈,偶像劇的類型勢必得深化、再往前走,因為內容提供者要面對的競爭者,不只島內,還有中國影視市場帶來的震盪,包括人才、資金與題材的整合。目前,東森自製戲劇中心在東森電視的組織架構內已是利潤單位,獨立在各頻道之外,值得關注的是東森在經營權易主前後所展現擴張與轉型華語圈新媒的野心。
多元平台的時代,傳統電視台該如何轉型?現在轉型還來得及嗎?《娛樂重擊》在東森創作成立將屆一年之際,專訪東森自製節目中心總監劉慧婕,歷任東森幼幼台、戲劇台與綜合台台長的她,從過往經營電視台、選買片的歷程,談東森轉型階段的內容規劃,其中不少對產業的感慨與寄語。
劉慧婕表示:「台灣曾經輝煌,金馬獎是華人影視圈的代表,參加很多影視節,國外同齡業者會說,我以前看你們的《包青天》長大,到五、六年前,論壇還偶有台灣範例,但漸漸的,聲音越來越小,曾幾何時,台劇已經變成大家的回憶,現在還有誰在討論台劇嗎?這很可惜,不能讓它發生。」
Q. 東森為何在 2015 年重返自製戲劇的市場?
過往戲劇台 90% 的內容仰賴外購,電視台只有挑選的權利,播完除了廣告收益,其他延伸開發、商品置入、藝人經紀,還有東森現在要發展的新媒體,東森都無法應用,頻道經營成本完全受制於人。
通路愈來愈多元,通路優勢不再絕對,重點是掌握「內容」。東森除了是通路,希望慢慢轉型成華人影視娛樂媒體中心的內容提供者。單純買內容來播,只是把通路價值做大,東森過往在這方面的經營非常成功,現在我們希望把產業做大,包括藝人經紀。
中國自製量出來之後,悲觀來看,對外來劇種需求降低;樂觀來看,代表整個華人影視開始躍上主要版面,當市場成熟,你是旁觀,還是加入?
台灣影視產業正在存續關頭,過去的優勢可以幫助台灣將來在華人影視圈扮演要角,但如果我們沒有在這一、兩年適當轉型,也可能邊緣化。台灣影視產業要從手工業轉變成真正的產業,上中下游都要具備人才,技術的 know-how 才會掌握在自己手上,東森加入影視製作,也是希望讓台灣量體擴張,讓更多人才回來,不是只能北漂外移。
Q. 東森創作希望打造什麼樣的內容品牌?
我們籌備兩年,做了很多市場評估。不諱言,三立目前是做最好的,而且量最大,但整個戲劇板塊,三立只擅長一部分(純愛劇與偶像劇),還有很多部分沒被開發,包括偏向熟齡都會女性的區塊。《我可能不會愛你》和《 16 個夏天》得到很多觀眾支持是很好的啟示,兩部都務實探討女性邁入熟齡的狀況。東森戲劇原來鎖定的觀眾就是 25 到 44 歲的都會女性,這族群有幾個特性,一是收看戲劇的主力,對廣告商來說,這群人也是產品銷售主要市場,但顯然,台灣自製戲劇過去沒有太多適合他們的戲。我們希望切入這塊,真正反映都會女性的生命樣態,困境與選擇。
Q. 頭年就開出四檔戲,各有什麼目標?
頭兩年,我們想測試純愛偶像劇外,台灣自製戲劇還有哪些空間?《致,第三者》首要幫東森創作第一砲創造話題,打響知名度,這部網路討論熱度非常高,臉書粉絲團 16 萬,線上討論翻頁翻到 70 幾頁,系統都快當機,創下紀錄。《必娶女人》是標準的輕喜劇規格,但女主不同傳統偶像劇設定,這檔為中視週日十點檔創下近年少見的高收視。第三檔《我的 30 定律》是職場置入戲,冠名之外,我們想嘗試深度置入,台灣戲劇比較避談錢,但好的戲劇,錢也是必要。第四檔《原來一家人》會是帶狀的情境喜劇。之後還有兩部已確定,一部輕喜劇,一部是東森曾播出的韓劇翻拍。
Q. 《致,第三者》話題高,但結局大家罵翻了?
《致,第三者》的結局,我們跟製作公司有很多很深入的討論,東森立場是尊重製作人看法,珮華姊很專業,也做過很多戲,她想傳達兩個意涵:一是人生不是永遠 happy ending ,如果東森創作要反映現實,應該告訴觀眾,人生有缺憾,所以每一步更該珍惜;還有,表面上,失去就是輸了,但她認為不盡然,有時放手得到更多。女主角最後上了天堂,但她沒有遺憾與愧疚,反而是當時掠奪的第三者留下來要背負這個痛。但觀眾的反應讓我們學習很多(笑),有時大家跟了三個月的戲,希望得到的是心靈正向的撫慰。
Q. 《我的 30 定律》嘗試職業置入,效果如何?
政府近年鬆綁冠名與置入,有助產業良性發展。這檔戲我們做了大實驗,從劇名開始到內容製作(劇名即置入贊助商保險經紀公司「錠嵂」),無痕融合,目前觀眾反應,違和感很低。過去談置入,業主會以秒計算,愈明顯講它的功效與用法愈好,但我們都知道廣告要無痕,觀眾才會接受,應該從量變成是質,才是所謂高明的置入,這需要持續溝通。聯合互動前年推的《徵婚啟事》,以業內標準來說非常成功,收視或許不像《我可能不會愛你》那樣亮眼,但製作精良,舊瓶新裝,讓傳統電視人看到新媒成功的可能。台新銀行的合作置入,也代表廣告商高度肯定這樣的題材。
Q. 收看管道愈來愈多元的情況下,東森創作評估收視回響的方式有什麼轉變?
早前電視台假設觀眾都是透過電視平台收看,所以單純看收視率,現在 OTT 已成趨勢,我們也希望開始有具象化的指標,把 OTT 的觀眾群與收視狀況轉化進來,才是完整的評估,但網路變化太快,目前還在設計。
有趣的是, OTT 銷售方面大有斬獲,應該說出乎意料的好。早期賣戲劇,通常無線台、 IPTV 、 Mobile 或 OTT 會有一個總買家低價買走,這次光台灣就以非獨家的方式切出四、五個權利賣出。大家反應熱烈,各台的要求條件不同,有的跟著播放進度走,有的全劇播完一次上架,而且費用比原先預估好非常多。我們發現,台灣這塊真的成熟了;版權的價格是由通路營收反推,當版權費可以往上增加這麼多,意味量已經大到廠商願意支付。
Q. 韓國有線電視台 tvN 這兩年快速崛起,台灣可以參考嗎?
韓國現在的狀況,跟台灣二十多年前從無線轉到有線過程非常像。有線電視台量體愈來愈大,也愈做愈精良,特別像 tvN ,母集團是韓國 CJ E&M 。企業進來,資本雄厚,完全是用產業的角度來思考影視產業經營這條路,擴張速度非常快,目的在各地方插旗;市場版圖廣了之後,營收不限國內廣告播送,還有海外版權收入,甚至商品與演唱會的資源進來,他就可以反推他的製作成本,往上拉高,這是 tvN 可以迅速彈跳很重要的原因。
東森簽《花漾爺爺》時, tvN 不會要求我們一季一季買,他說他們可以不漲價,但我們能不能包後面還沒做的三季,幹嘛?綁量、佔頻!低價賣商品的概念。但人才會非常活絡,製作成本更有信心。
我們一直想突破一個思考,只用台灣收益來反推成本,這圈子是小的,會越做越窄,當我做的是超越台灣,而且是放眼亞洲的華語市場,潛在營收版圖就擴張很多。大家固然希望做品牌,但不能永遠做不賺錢的生意,最後還是將本求利;當你把自己圈住,本永遠只能一點點,當你把利的視角放大,才可能導入正循環。
Q. 經營權易主對東森電視發展自製內容的決策有什麼影響?
當你受限於台灣市場,尤其是有線台,最後你也只剩下那張執照。當通路多元是趨勢,經營角度也要變大,跟經營權易主沒有關係,至少,短期內不會有太大變化,因為我們現在規劃的都是東森中長期該走的路。
Q. 台灣影視人才流失問題,東森怎麼因應?
幕前演出人員,還有幕後主力,都大量流失。中國找人是給一樣的數字,幣別直接改,我們得花加倍的力氣才能找到適切的人選,很多人是帶著使命感回來的。很多人經驗還不夠就被推上第一線,往好處想,帶著做也很好,快速成長,只是製作時程勢必得拉長,因為要預留教育訓練的時間,不可能速成。這不是長久之計,台灣一定要做出一定的量,沒有產業,沒有專業分工,中國迅速成長,又吸走各式各樣人才,底層訓練還沒做好,就得迅速拉上,問題更難了。比如演員剛有點名氣,就被對岸吸過去,有時經紀人也流失,或導演還沒準備好,問題一環扣一環。老實說,我們也只能在這有限的條件下,盡量把最好的呈現給觀眾。
Q. 大陸這幾年在都會女性的題材也越做越好,台灣還有什麼優勢?
中國市場蓬勃,但都會劇都是大「 IP 」,他們還是需要台灣影視人才,台灣進入現代社會的時間比中國長,在挖掘情感面深刻細膩的部分,還是較擅長。之前問中國製作單位為什麼還來找我們?他們說,因為台灣人可以拍出一種「洋氣」。
台灣優勢還有「成本控管」。今年,中國網路劇號稱一集 60 分鐘 800 萬人民幣,像個篩子,但洞很大。台灣做非常多年,成本控管更精實,錢拿到台灣來,一分錢不只換到一分質感,而是 1.5 倍。很多國外團隊進入亞洲,是看中國的「市場」,台灣的「製作」。
Q. 此刻政府最應該做的是什麼?
台灣影視對外策略白皮書,這是打團體仗的時代,政府應該協助業界整合。舉個基本例,中國現在對外來影片有很多限制,既然說友好,為什麼台劇進中國還是受管制?應該比照陸劇進台灣的時數對等交換。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