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滾石愛情故事》編劇吳洛纓:「產業改變,原創實力是關鍵。」

0

採訪、撰文/童一寧;攝影/黃詠靖

_N3C6978

《滾石愛情故事》第三集〈最後一次溫柔〉以陳昇的〈最後一次溫柔〉為主軸,描寫愛情的逝去。(圖片提供:愛奇藝)

上篇談的「愛情」,在二十個精彩的故事之外,《滾石愛情故事》可以說是台灣目前在所謂 IP 影視作品領域中,一次最重要的嘗試。究竟在這二十集的單元劇當中,幕後製作團隊有哪些企圖心?對於台灣的電視劇,期待帶來哪些影響與刺激?吳洛纓形容自己是一個「貪心的編劇」,期望可以寫出「反映真實生活」的故事,對這個社會造成「小小的改變」。

長期觀察產業變化,吳洛纓認為,未來科技的突破和收看載具的改變,有可能將所謂「電視劇」從現有限制中解放,甚至在不久的可見將來,「電視劇」三個字可能將不再存在。展望未來,吳洛纓仍舊抱持樂觀態度,她相信,身為一個生產內容的人,這樣的樂觀並不是來自這個產業的規模會有多大,而是來自於對自己的期望和信心,「對自己可以成為一個什麼樣的編劇的想像」。她認為最重要的是,如何持續跟上環境的變化,原創實力才是最後決定勝負的關鍵。

娛:在接這個案子的時候,妳覺得《滾石愛情故事》這個系列應該是什麼樣子?妳在下筆的時候,有怎樣的企圖心?

我應該算是比較早期就參與整個案子成形的過程。我跟馬宜中導演和滾石的段總(段鐘潭),曾經聊到關於這樣的形式:每一首歌都用來做一個單元劇故事,並找很好的內容、很好的創作者來完成。

那時第一個企圖心,跟馬宜中導演他們討論是說,一定要在劇本完成後才開始拍攝。這是台灣電視劇製作上一個很大的問題,對於表演跟整個產業有很大的殺傷力。所以我會覺得,從一開始我們不單純只是在做愛情故事、做一檔戲,同時我們也想要去做一個正常的製作模式。劇本完成後,導演再來挑選他們喜歡的、有興趣的故事,然後找演員、拍攝,所以它需要的時間跟成本非常長,可是它是比較正常的,其他國家大部分都是這樣做事的。

當然,在一邊做的時候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說台灣的技術人才一直在流失,所以當你同時有三組戲要開拍——那《滾石愛情故事》甚至有二十組——你的人就會不夠用,你找不到人。這產業開始有點虛掉了。

最重要的還是要回到滾石的音樂。我自己是這樣看,以流行音樂來說,台灣當然是整個亞洲,華人世界裡實力最堅強、原創性最高,從以前到現在都是這樣。從校園民歌到國語流行歌曲,不只有影響台灣,其實是影響整個華人世界,包含中國。難道這些東西隨著時間過去,就消失了嗎?如果我們有可能去做一件事情,讓這些東西再生的話,它可以怎樣再生?是不是透過一個故事去重新定義一首歌?可能有一些人是因為這一次的播出,才第一次聽到莫文蔚的〈愛情〉,對他來說那是一個新鮮的記憶的東西。那對以前就聽過的人來說,這就是一個新的回憶,那個回憶被從一大堆的回憶中撿起來。於是你可能在二十首歌當中,想到二十件跟你談戀愛的時候發生過、有關係的事情。我覺得這就是有原創性的東西,能夠帶給人最好的東西,它的原創性跟情感是生生不息的。

滾石因為作品的完整度,歌手面向非常多,所以有辦法支撐這樣一個二十集的系列,都可以透過歌曲來表達,而不是只是在把歌曲當成配樂來使用。那我們最近在談台灣的 IP (智慧財產)產業,我覺得滾石音樂算是台灣一個很重要的 IP 資產的開始,未來也許可以再做更多的事。現在的規模就是一個二十集的連續劇,但未來我們不知道可以發展到什麼樣的狀況。

娛:觀察兩岸三地影視產業之後,你覺得台灣電視劇的未來應該如何發展?

因為收看的東西、載具已經不一樣,觀看所謂的「劇」的方式都不一樣了。以前家裡一台電視可能就決定這個家的收視,現在可能一個人就有三台(載具)。所以「收視」到底要從什麼東西來建立,它一定跟整個網路科技產業有很大的連動關係。

科技工業將是未來領導內容產業的一個很大的重點。今天一個做手機的人,加上通信業者,加上一個做內容的,再加上一個做頻道的,這四個人加起來就會形成你在看的東西。這些東西有沒有可能變成一條龍?假設我是 Apple ,我是做手機的,我把我後面的這些頻道全部組起來,變成一個強大影視帝國,是不是就有可能去掌握一個市場上最大的量?我們過去從內容出發的想像,或是從電視台播出的想像,要從那個東西想像中解放出來。現在很多叫做電視劇的東西,很快都要消失了,因為當它未來不在電視上播放的時候,就不叫電視劇了。我們會說它是影視產業,我們會說它是戲劇作品,不會說是電視劇。現在還有新興起的網路劇,有一些是根本不在電視台播,所以網路劇有沒有可能帶來一個巨大的威脅?對於現有的電視頻道平台裡面所製作的東西,這一切是很複雜的問題。

身為一個編劇,我做的是內容,對我來說比較重要的是,我要怎麼樣不斷跟上這個東西的腳步。也就是說,如果未來的戲劇就是二十五分鐘,我有沒有辦法在二十五分鐘內講一個故事?《滾石愛情故事》一集只有六十分鐘,扣除廣告只剩四十七分鐘,要怎樣在四十七分鐘內,講一個有頭有尾的故事?可是八點檔一集是兩個半小時,偶像劇一集是九十分鐘,當你不再有那麼長的篇幅的時候,最關鍵性的就是「實力」這件事,原創的實力。

終結-130 拷貝

《滾石愛情故事》第二集〈終結孤單〉由杜政哲編劇,柯有倫和張榕容主演。(圖片提供:愛奇藝)

未來,台灣的電視劇產業要拓展到網路層面的時候,戲劇類型要更多樣化。以創作者來說,不能只會寫一種戲,至少要會兩、三種。或者說,不能只關心你寫的那種戲的類型,你要對類型做更多研究。因為它分眾會變得非常細,分眾變細的時候,當你不是觀眾的味道、不是觀眾的菜的時候,觀眾就不會接受。所以你要把你的東西做到類型的極致,你會需要做更多功課、更多想像、有更多企圖心。

如果在劇本故事這個部分,可以讓編劇們因為這個變動的時代,而有一些新契機的話,我就會覺得這反而是件好事。它會解放掉過去電視台、或是過去十幾年來偶像劇對台灣電視劇的牽制,或是鄉土劇始終佔據八點檔的這樣一個模式,這些生態其實是會改變的。所以做為一個做內容的人,應該可以更樂觀地看未來,而那個樂觀並非來自這個產業規模會有多麼大,而是來自於對自己的期望,對自己的信心,對於自己能夠成為一個什麼樣的編劇的想像。當你有這些東西的時候,你的未來就會是樂觀的。可是如果你只會寫鄉土劇,那當然就會開始擔憂未來會怎麼樣。基本上,我還是保持正面的態度,我覺得在原創性的部分,特別是劇本的內容,能夠做一個開始,像火車頭的作用。所有的戲都是故事、劇本先開始,這部分的創造力會影響後端的拍攝,所以應該是鼓勵大家多努力在內容上。

娛:在這個變化裡,妳最想要嘗試的類型?

我覺得在電影跟電視,也就是所謂的連續劇,需求是不太一樣的。電影故事種類非常多,可以很商業或很不商業,幅度是比較寬的。可是連續劇作為一個商品,它必須要被賣掉,如果沒有被賣掉,它也不可能被博物館收藏的,可是像電影就會被電影圖書館收藏。所以那個意思是說,必須認清楚這個商品的本質是這個樣子,你要去想這個商品可以帶給人的東西是什麼。

如果換到連續劇這個方向去想,很大的問題是台灣現在的類型不夠多。我自己比較想要寫關於心理寫實的部分,比較探討人性面的東西,像這幾天發生的社會事件(註:內湖小燈泡事件),可是這類新聞事件在戲劇類型裡不會被看到的。或者是說,這幾年看到這麼多社會運動,其實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我們的戲劇從來沒有反映過這一塊,沒有反映我們真實生活裡面發生的事情。

DSC_9918

談到最想寫的劇本類型,吳洛纓不諱言,自己最想寫的反映社會真實面的心理寫實劇本,並不被主流戲劇市場接受。(攝影:黃詠靖)

娛:妳覺得這是為什麼?

台灣社會有種逃避社會的傾向,我稱為「集體的創傷症候群」。當事情發生的時候,創傷症候群就會發作,像是廢死或不廢死,全部情緒都累積起來。可是在這個案子到下一個案子之間你在做什麼?沒有啊,就逃避啊,不面對這件事,也不辯論,也不了解對方,可是等下一個事件出來,某一個情緒又被激起來,好像你又有很多想法,這個就是創傷症候群。不太願意面對真實人生,因為感覺很殘酷、很現實。

對於真實人生,我們大部分人是採取一種比較無可奈何的態度:就這樣啊,我們這國家就這樣啊,就這樣過了一輩子。一直到三一八學運的時候,可能才感覺到這社會有點活力。所以對我來說,可能反映社會的真實面,談這個社會裡的人性,人與人之間等比較黑暗的部分,也許是比較人不太願意面對的部分。我覺得在現在的頻道、媒體裡面,完全沒有辦法接受這一類型的戲。

娛:我記得以前看過一部電影,男主角說每個人都有一個按鈕,只要把按鈕找出來、按下去,就可以控制這個人。所以妳想做的事情,是想去按台灣社會的那個按鈕?

大概是吧,想按按看它會不會爆炸?有可能已經太久、不會爆炸了,炸藥也沒有用了的狀況。如果今天在台灣的連續劇上,可以看到一個有共鳴的題材,它訴求不只是情緒或情感,是以一個更高的觀點看這個社會、看生命、看人,我們也許有機會可以做出不一樣的東西。也許就可以回到社會,成為改變社會的小小的影響。

我不太願意我一直在寫的內容,只是讓觀眾打發兩小時的東西。我還是有一些貪心的企圖,希望觀眾看完之後,也許會有一些小小的改變,可能就因此改變許多事情。

比如說《我在 1949 ,等你》講的是兩岸隔絕的一個情感故事,而很多觀眾的反應是:終於可以跟爸爸一起看電視,而且是有共鳴的。觀眾終於可以比較理解爸爸那一代的人。有很多類似的例子,可以讓人確定自己做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改變了一個家庭裡的父子關係,且是透過戲劇的形式去改變它。所以我是一個貪心的編劇。

螢幕快照 2016-04-08 下午12.41.35

同樣由吳洛纓編劇的《我在 1949 ,等你》,刻畫上一世代的感情故事。

娛:所以就算不是按到那個會爆炸的按鈕,你也想要往前推一點、往前推一點,大概是這樣吧?

對,其實〈愛情〉劇本著墨比較多的,是年輕女孩的事情,跟這個城市比較有關係的:這個女生怎麼樣找停車位?她怎麼樣找每一餐?比如說特價,她為什麼去牛肉麵店點牛肉湯麵?因為加麵加湯不加價。這是她生活、甚至生存在這個環境裡的方式,愛情對她來說是外加的。那她有沒有可能去做一個小小的夢想?那這些東西有沒有反映 22k 的年輕人?這個世代的人,他們在一個很難想像未來的困窘條件下,還是可以做夢。至少可以做愛情的夢,至少愛情的夢有實現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娛樂重擊希望能透過網路社群的力量,為台灣影視音產業找到突破點,恢復相關議題該有的注目程度。本帳號將會代表娛樂重擊編輯部,以及發表各方投稿,針對影視音產業提出心得與建議,也歡迎與我們聯繫。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