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產業
0
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由2014國片票房榜看台灣電影的難題
2008年《海角七號》以後,每年台灣電影似乎都風風火火,一副蓬勃發展之姿,又因為每年至少都有一、兩部票房大賺評價不錯的電影撐場,國片市場的軟肋始終被掩藏得很好⋯⋯
0
重擊短訪/資源要用「黏」的:專訪群募平台HereO創辦人林鼎鈞
Dennis 認為群眾募資應該回到群眾身上,首要就是從消費者角度出發,增加用戶參與感,他舉出這次集資實境當例子,粉絲自動發起各種與參賽者的互動,這些反應很難在群眾募資平台看到,卻是貼近群眾最好的方式。
0
當大明星變成女性主義者,而女性主義變成大明星⋯⋯
性別與族群多樣性在二十一世紀終於成為一個議題,甚至是可以賣錢的議題,因此一不小心就變成用來推銷商品的手段,甚至變成了商品本身:只要我喜歡OO/只要我買了OO,就自動成為「pro女性主義」的圈內人,至於理論的功課與實踐的攻克?那是什麼可以吃嗎?
0
台灣偶像劇誰在看?其實,大學生很喜歡
「日劇」和「臺灣偶像劇」並列年輕觀眾觀看的第一名,比例皆達58%,其次為「美劇」和「韓劇」,大約有45%。超過80%的年輕觀眾不只觀看單一國家劇種,並且著重於主題、劇情、製作品質,尤其當收視時間等資源有限時,此現象更加明顯。
0
老專輯是帖好賣的青春藥,但你有沒有保存配方與材料?
這種大盒的紀念版的經典專輯近幾年在市場上愈來愈多,奇怪的是華語專輯很少見到這個做法。除了是因為怕銷售數字太少、怕這樣大包的東西賣不出去外,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唱片工業從來都沒有什麼資料保存的意識。
1
大數據做了什麼,以及沒做什麼
《紙牌屋》的成功為大數據的威力背書,也幾乎為影視產業如何運用大數據分析立下了典範。所以,各評論/專欄/論壇趁勢吹捧大數據的正面效益實在合理不過;但要說《紙牌屋》全因大數據而成功,不免以偏概全。
0
重擊論壇精華內容回顧(一)/「想做OTT,我們還缺什麼?」
重擊論壇第一場講座「想做OTT,我們還缺什麼?」邀請了四位講者,分別是微軟營運暨行銷事業群總經理康容、昕淇科技專案經理黃建豪、酷瞧執行長蔡嘉駿,及雲永科技創辦人暨副總經理林志強,就這些面向來討論台灣發展OTT的優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