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楊德昌的第一部電影《海灘的一天》傳奇在其起點之高得不可思議,及兩大女神張艾嘉與胡茵夢的對手戲太過精彩;第二部電影《青梅竹馬》的傳奇色彩更是從戲裡延伸到戲外——這是楊德昌和侯孝賢合作最密切的一部電影(另一部則是侯孝賢的《冬冬的假期》)。《青梅竹馬》那令人耳熟能詳的故事:侯孝賢看完劇本覺得這劇本太好,一定要幫楊德昌拍出來,所以抵押房子借錢,並親自下海演出男主角,最後還入圍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兩人當時即便是知心好友,但在電影美學關懷上素有不同,究竟《青梅竹馬》為什麼如此打動侯孝賢,他又演得如此入木三分呢?
《青梅竹馬》說的不只是一對漸行漸遠的青梅竹馬間的感情故事,更是城市與現代化進入台灣社會後變與不變的掙扎,骨子裡講的是城市與鄉村的拉扯,也處理人面對現代化時所遭遇的斷裂與適應問題。而在這個「台北物語」(是 Taipei Story,不是 Story of Taipei)裡,男主角阿隆代表的正是堅守傳統的鄉村人情義理,面對城市化的變遷與衝擊,他所原本擅長的所有能力與價值失去了意義。他不但失去了心頭摯愛,也與原本身邊守候著他的青梅竹馬愛人阿貞漸行漸遠。
而宛如嘲諷的阿貞,在情感上雖然對阿隆用情貞堅,卻因為她適應了現代社會的潮流與處事風格,最後反而成為壓垮阿隆的最後一根稻草。他們都沒有錯,但在沛然莫能禦之的都市現代化衝擊下,連他們自己都說不上來為什麼他們如此苦悶、如此困惑、不知不覺地被什麼往前帶著,並且被沖刷上不同的路,而無法回頭。
侯孝賢從戲裡戲外都宛如就是阿隆的化身,戲外他衝著義氣為《青梅竹馬》「撩落去」,戲裡他無奈苦悶的抽煙側臉,更為當時被時代拋落的無數鄉土中堅分子身影做了最好的註腳。在《青梅竹馬》裡,侯孝賢真實地演出詮釋了他在作品中最同情的那些人,極其動人。另一方面,當時稱得上是形象時髦的當紅歌手蔡琴演出的阿貞,也很好地同時詮釋出她顧念舊情與時代新女性之間的兩難與矛盾,即便她與阿隆過去再好、再共享過多麼相近的價值情感,進入城市後變了的東西就回不來。兩人恰如其分的選角與演出,不但讓角色極有說服力,也讓《青梅竹馬》成為楊德昌電影中情節推動最自然的一部,我們可以完全理解角色的成長與選擇,而劇情就不知不覺地推動了下去。
而在美學語言上,《青梅竹馬》延續了楊德昌電影裡對於城市空間的構圖想像,空間、空屋、制式建築更多地成為了城市空洞情感與苦悶單調的隱喻,隱然影響了後來的蔡明亮。而畫外音和間接並疏離地處理衝突(尤其是結局),也更已成為楊德昌駕輕就熟的技巧,讓整部電影的餘韻後座力十分強大。
《青梅竹馬》是楊德昌最好的作品之一,也是筆者自己最愛的楊德昌電影,侯孝賢加上阿隆的生命力和渲染力,被時代拋落後頭的無奈煙影,即使在楊德昌如此多的經典畫面裡頭,仍像片尾空蕩蕩的辦公室一樣,不時浮現在筆者個人腦海裡。
延伸閱讀: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