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表面上無國界,但同時也帶群眾更快速地「穿越」回到過去「雞犬相聞」的村莊互動模式,於是我們看名人婚禮如古代員外娶親,除喜氣洋洋,更意在消費一種「富裕模式」。為何藝人結婚如今變實境秀?背後成因不外乎貧富差距,人們相對網路那頭「王子公主」的貧窮感。但名人私生活的 ON SALE ,也對娛樂圈敲起「專業將被無視」的警鐘。
陽光下沒新鮮事,於是演藝圈名人結婚像重播的「新鮮事」,我們從網上探頭探腦地按讚,媒體們如隔壁鄰家娶親般,忙不迭送上祝福,並交頭接耳似地不斷 PO 出新文章,諸如是否準備鴿子蛋般的鑽石、迎親坐駕是哪一台?蜜月計畫是否推陳出新?伴郎伴娘「卡司」如何?到場嘉賓輪著數,加一加看看是否比跨年演唱會或賀歲片還有更大排場與陣仗?這些雞毛蒜皮報導法,卻依按讚數暴增成為「鄉里間」大事,網路表面上無國界,同時也帶群眾更快速「穿越」回到過去「雞犬相聞」的村莊互動模式,現實生活中不熟的,都可藉網路社群的效力,拉近「彼此」距離。網路時空帶我們回到部落社會行為,若有酋長女兒或鎮長娶親,必定是樁大事,大家張燈結綵,好不熱鬧的事不關己,如同網上各種熱門、吵鬧不休的「巷口」閒談。
雞犬相聞的網路時代 人們在滑一種「鄰里裝熟」的溫暖錯覺
不分是傳統紙本還是網路,如今許多媒體面對新時代的未知、賺取 KPI 的方式非常土法煉鋼,多以密集而快速的 PO 文賺取總點閱率,於是新聞洗版如海浪沖刷般強烈,任何文字訊息都以「消失」為前提進行產製。既然知道會快速消失在網海中,「關鍵字」變得異常重要(甚至開班授課教編輯與記者箇中訣竅);其中,名人婚禮與懷孕,以及其排場細目,更成為這幾年網路影劇新聞的顯學,而撰文要技巧性串上網路當紅語彙,也著重所謂「裝熟」技巧,畢竟網路社群就是鼓勵「交淺言深」的場域。
於是人們看藝人結婚,都跟著報導技法起舞,產生一種類似「遠方親戚」辦喜事的親切感,並有種「再怎麼也是同個『村莊』的吧!」的錯覺。如同吳奇隆娶劉詩詩,就以台灣媳婦包裝;先前徐若瑄結婚寫得像「嫁女兒」情結;周杰倫與昆凌婚禮辦在「古堡」,增添童話味道;王陽明與蔡詩蕓的婚禮,就被點綴成台灣第一帥男成婚;黃曉明與 Angelababy 成了王子與公主的嫁娶,而婚禮的豪奢度與排場,更是報導焦點。我們彷彿又回到古代,看著東城員外喜事,一路敲鑼打鼓,西城百姓也跟著殺雞祝賀;而以這樣鼓勵「好生羨慕」的眼光,洗版他人私事,之後會造成什麼樣的社會效應呢?
為何要一再複製與營造「公主王子」氛圍的婚禮?
這造成什麼社會效應?容我先賣個關子跳過。其實名人婚禮背後的贊助也是一大重點,贊助商不僅鎖定金馬獎等大獎紅毯,如今名人結婚也很像實境秀,有贊助商加碼、置入行銷;從部分好萊塢名人結婚,如布萊特·彼特跟安潔莉娜·裘莉提供相片權給《時人》等雜誌,到現在名人婚禮發稿式的演出,不難看出婚禮背後不只是結婚這麼單純,如今藝人很多都是自創公司,尤其檯面上的紅人結婚,他們婚禮的版權與直播費用,就是自己旗下公司的年度獲利。因此有些藝人並不排斥將婚禮做大,不僅對自己形象有童話王子公主、天上人間的加分,同時也為公司提高年度獲利。結婚固然真心情意,但在大環境體制操控下,連結婚也難逃實境秀魔掌。
名人私生活的 ON SALE ,已從自媒體衍生到藝人婚禮與伴侶不合或離婚悲劇上,如今公眾人物的隱私權,早被有條件地買斷。私生活不公開,只有作品公開,已被養成重鹹口味的觀眾可能不會買單。名人必須有條件地銷售自己生活中的金光或剩屑,讓網友有被套交情的四海一家感,才能免除過氣或被遺忘的下場——就算是你結婚也一樣,名人已難逃脫公私不分的命運。
中產階級價值垮台 高調的貧富差距由影劇新聞開始
這種網路上窺看名人婚禮的心態,久而久之會造成什麼樣的社會效應?喜事發生當下,歡聲雷動、祝賀有餘,但當排場或鴿子蛋鑽石接連曝光後,貧富差距與階級斷層明顯地浮出,我們消費名人的幸福婚禮,彷彿看到南瓜車與玻璃鞋的魔法,但這樣過於聚焦物質與價碼的鉅細靡遺追蹤方式,將造成社會上另一種相對剝奪感。
這是沒有直播與名人婚禮前,不至加劇的心理鴻溝,也顯示幾十年來,中產階級的低調奢華價值已然垮台,貧富不見得對立,但它變得顯而易見,只等著經濟下一波的好壞,來收割這些「鄰里傳聞」造成的心態差距。影劇新聞成為名人與類上流社交新聞,除「獵奇」這招 KPI 特效藥,影劇圈還剩哪些會被點閱的新聞?影劇新聞的質變,反映著藝人的專業性,將從上一代後,直接付諸東流。
延伸閱讀: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