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手繪看板隨著時代轉變,成為懷舊的印記。顏師傅除了固定在戲院工作,也接受商家或藝術空間的委託客製,原本用於傳統電影映演宣傳的視覺圖繪,變成現代生活擬仿復古的裝飾物件,功能轉化,乘載的文化意義也不同。從過去到當代,畫師的筆從未停下,然而電影看板卻不同於海報與其他宣傳品,註定被覆疊,消抹自身的痕跡。或許手繪電影看板終有被取代的一天,然而,當我們思考影像保存的範圍與意義時,是否也能考慮過往從戲院建築發展而來的視覺經驗與空間感受,看見時光更迭中仍堅持傳統的職人與技藝,這是一代人電影記憶的重要環節,同樣值得珍視。
台北影業(1980—)的起初業務計有沖印廠與影視後製兩大部分,後於二○○八年底遷移內湖。其沖印廠規劃,原是以成為亞洲地區首屈一指的專業廠房為目標,相關樓層配置,一樓為沖片、剪接、印片,二樓為看光、配藥,地下室設置污水處理廠。走進一樓沖印廠區,抬頭可見井然有序的管路連接機台,每條管路流體之配送,都代表了膠片沖印的不同環節。當年精心規劃的沖印廠房,卻隨著商業電影院的放映媒材,於二○一三年由膠卷全面改為數位放映,公司的經營方向也朝電影數位化後製。當年這批千萬的膠卷沖印設備頓時無用武之地,卻也開啟此次國影中心接手保存設備的契機。
時間倒轉至1991年香港元朗區的一棟石棉瓦平房裡。房中沒有空調,時逢六月炎夏,屋內熱氣蒸騰,整室鐵鏽亂飛。兩個年輕小伙揮汗如雨,無暇顧及渾身的鏽斑,只管在塵封多年、改造自老紡織工廠的這座倉庫裡,忙著將整倉庫的兩百餘部、上千本的膠卷打包裝箱
在訪談中韋禮安表示,《Sounds of My Life》是以「聲音的相本」為概念的創作專輯,裡頭紀錄了生活中所在乎的每道聲音。從家人、朋友、寵物、乃至於歌迷,所有他重視的人、事、物,都用聲音以及音樂,集結於這張專輯中,是一張充滿愛與感謝的創作。而筆者在重複聆聽多次後,深深感受到專輯中蘊含一股暖流竄流於其中。
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市電影委員會共同主辦,第十二屆「拍台北」電影劇本徵選活動,徵件將於6月30日截止!今年以「台北人的愛情」為徵件主題,邀請有志於編劇寫作的人才們,一同寫下屬於台北最獨特的愛情故事。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Taiwan Film and Audiovisual Institute,簡稱影視聽中心)與韓國映像資料院(Korean Film Archive, KOFA)合作「電影中的城市:臺北」(Cities on Film:Taipei) 專題,於 6 月 16 日至 6 月 29 日開始線上電影放映活動。以三個不同時期的概念劃分臺北:「經典臺北」(Taipei in Classics)、「轉變中的臺北」( Taipei in Transition )及「愛在臺北」( Taipei in Love ),藉此探討城市的流動、運轉與電影間的關係
從50年代的《萬花嬉春》描述默片轉有聲片所衍生的趣事、10年前的《大藝術家》利用黑白與彩色畫面交錯鋪寫的精彩故事,到近年的《樂來越愛你》吟唱發生在好萊塢追夢尋愛的淒美詩篇,由好萊塢來拍好萊塢其實並不是特別新鮮的題材,但因為喜歡電影,進而喜歡這樣的氛圍,或許也是我在看完《好萊塢》的預告後就引頸期待、而看了之後更無法自拔的原因吧。
如今的日舞影展已經不再一支獨秀,它必須與特柳賴德影展、西南偏南影展、翠貝卡影展、多倫多影展等影展「分食」北美的優質作品。就連選片方向也不再如過去如此講求「獨立性」,許多參展作品可能已經掛上Plan B 等知名影業或 Netflix(網飛)等大牌串流網站名號。影展總監約翰.庫柏(John Cooper)對此曾有一種開脫說法:「我不認為日舞影展需要這種商業作品,但電影工作者們需要日舞影展。」強調了日舞影展同樣也有賦予電影人榮譽感的價值。
這兩位獲獎連連的青年影視幕後工作者,身處《海角七號》(2008)後的台灣商業電影復甦時期,各有其學習之道,試圖理解並靠近觀眾。雖已在業界站穩腳步,但他們強調自己「不是雀屏中選的天才」,工作成績源於理論、方法與持續不懈的練習。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