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逆光飛翔》、《我的蛋男情人》,一直到勵志熱血的《下半場》,陳寶旭從記者、經紀做到監製,她是如何成功操作市面上少見的主題,又是如何找出故事與角色的潛力呢?
Browsing: 監製
0
【監製者們-系列講座】陳寶旭:監製也是成就作品的重要角色
0
【監製者們-系列講座】陳保英:監製的工作在於保護創作界線
「製片的工作就是去圈一塊地,告訴創作者所有的自由都是在這之下,超出都不存在。」陳保英從副導出身,成為監製後,她體認到這個工作就是要幫助創作畫下界線。從《迴光奏鳴曲》、《生生》等片的經驗,她也和大家分享如何在有限的預算下做取捨,同時在藝術價值及成本間取得平衡。
0
【監製者們-系列講座】李烈:臺灣電影的優勢就是什麼都能拍
「我們的優勢就是什麼東西都可以拍、都可以講,不用自我設限。」李烈提到,臺灣網劇及OTT平臺興起,對於影視產業無疑是另一片天馬行空的新天地,而她也以多年的監製身份建議盡量拉長前置期,若能先有充分的準備,也避免過程中燒掉更多錢。
0
【監製者們-系列講座】鄒介中:台灣類型片的困境在於「產量」,盡量去拍!
近年臺灣恐怖驚悚電影蓬勃發展,如《紅衣小女孩》、《粽邪》系列,結合在地文化並為類型片增添諸多驚喜。監製鄒介中提到,其實拍攝恐怖片最需注意的就是「劇組人員的安全」。
0
【監製者們-系列講座】瞿友寧:從導演、監製身分看創作者──拿出勇氣和真誠
創作者應具備怎樣的思維,才有機會擴大市場、吸引更多觀眾?從《我可能不會愛你》、《花甲男孩轉大人》的「瞿導」,轉為《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無聲》的「瞿監製」,瞿友寧從創作者的角度告訴大家,不要一味跟隨別人的腳步,而是誠懇地看待自己的「孩子」。
0
【監製者們-系列講座】資深監製葉如芬:從世界的目光製作電影,讓「分眾化」成為市場趨勢
從籌資、開拍、製作直到宣傳推廣,「監製」與「製片」的工作內容時常令人感到模糊不清。監製葉如芬投身電影工作多年,她認為除了團隊間的合作,也必須從「獲利」角度分析電影投資價值,參加海外影展、爭取國際市場關注等等,都有助於提高臺灣影業的能量。
1
活動記錄/從資金、題材、市場⋯,看台灣電影未來的更多可能性!
中國電影市場的增長已經突破許多人的想像,根據昨天(12/22)發布的「 2015 年騰訊娛樂白皮書」統計數據,今年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有望突破 440 億(人民幣),而身處台灣,到底 2015 年後的台灣電影將何去何從?我們又將如何面對這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