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電影‧五大關鍵字──解讀李行導演的人文道統與青春浪漫

0

本文轉載自國影本事十三期
文/陳煒智(Edwin W. Chen)
圖/影視聽中心

李行電影向來以中華傳統文化及儒家思想本位為核心,從一九五九年的《王哥柳哥遊台灣》到一九八六年的《唐山過臺灣》,旁及零星幾部政宣短片,洋洋灑灑五十二部導演作品中,「人文道統」幾可謂貫穿全局的精神所在。當代年輕觀眾可能嫌此古板、棄其板重,殊不知半世紀之前,正是這份濃郁的雅正氣質,兼以優美的抒情氛圍,使這些於臺灣本地攝製的電影,得以走出海隅,迎向國際,不僅征服香港觀眾,更在亞洲各地贏得極佳的口碑。特別當香港影壇確立片廠制度、類型逐漸完善、產業結構成熟而全面邁向商業化生產之際,臺灣電影與人文情緻,得力於李行導演的作品,在朦朧隱約之間,產生了微妙的重疊,終成一抹既定的印象。 

一、街坊人情味:技術與風格的形成

《王哥柳哥遊台灣》並非結構嚴謹、文學性很強的作品,然而它在鬆散且節奏緩慢的故事線中,騰出空間展現主要演員的演藝才華和搭檔魅力。回首當年,李行覺得雖然拍攝預算低,製作條件不夠優秀,賣座壓力又大,卻提供了絕佳的機會,能讓他這樣初出茅廬的青年導演,有辦法在超短的時間、極差的支援條件下,與優秀的演員和技術人員合作迸發出亮眼的創意,由此而去,他的十多部台語片,就是在這樣摸索、實驗、完善、成長的過程裡,磨練出技術,也淬煉成風格。

到他的第一部國語片《街頭巷尾》,出道當導演四年多以來的種種積累,自然滿盈,一如水到渠成。影片中男女老少透露出的飽滿人情味,他在序幕介紹主場景及所有人物時展現出的調度功力,還有那份珍惜寶島福地、大家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心境,在在都證明這部影片堪為李行早期導演生涯的集成之作。這樣的情懷,也直接影響中央電影公司,以此為鏡,定下所謂的「健康寫實」製片方針。

◎王哥柳哥遊台灣(上、下集)(插畫1)
1959│84min、67min│台聯出品
◎街頭巷尾(插畫2)
1963│92min│自立出品

二、正能量充滿:健康寫實的抒情筆觸

「寫實」,幾乎可說是李行導演這輩二戰後投身影劇圈的文藝青年,心目中最崇高的創作聖火。經過「左翼文藝」和「進步電影」的發揚,它往往因為銳利的切入觀點和強大的感染力量,贏得有志青年的好感。

揭發社會黑暗面,並以白描手法控訴種種不公不義的「受壓迫」慘狀,在影壇「左」、「右」界線一刀劃清的年代,很容易被貼上政治標籤。當時民營影業的幾部作品如《街頭巷尾》、台語片《思想枝》、義大利彩色商業佳作《河孃淚》(Woman on the River),共鳴出了一個「寫實」方向,中影公司則一方面不滿足於單純只是呼告官方教條,再方面又希望真能在電影領域帶動風向,便希望以「正能量的寫實」,迴避掉負面、不具建設性的激情控訴;待《蚵女》拍攝接近完成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影正式宣示二元整合的「健康寫實」成為主要製片方針。李行、白景瑞等幾位年輕導演,都是該時期重要人物。尤其李行在儒雅敦重的「道統」梗幹上,他以浪漫、優雅的筆觸,寫成青春的抒情篇章,藉以調合中影的政宣本位,讓電影作品更能被大眾所接受。

《養鴨人家》講農業及養殖業的品種改良、養父養女、流浪歌仔戲班、荳蔻少女心裡那一份小小的執拗。導演李行、編劇張永祥、攝影師賴成英為這個乍聽之下不太吸引人的故事,拉開了抒情的篇幅,把一場短短只有一兩分鐘的水濱父女相會戲,拍得像已流傳超過兩千年、卻又新鮮得像是第一次吟誦的田園詩,而且,在那片無垠的晚霞裡,它會永遠延續下去。

◎養鴨人家(插畫3)
1964│111min│中影出品

三、夢幻寫實:李行和瓊瑤的集合區

「健康寫實」遇上瓊瑤小說的愛恨嗔痴,就成了李行導演的拿手好戲。他對父母親長的描摹,對倫理道統的重視,對社會責任的特別強調,給予如夢似幻的瓊瑤故事紮紮實實的現實生活基礎。由中影攝製的《婉君表妹》、《啞女情深》,和李行七○年代執導的一系列三廳電影如《彩雲飛》、《心有千千結》、《海鷗飛處》、《浪花》、《碧雲天》、《風鈴‧風鈴》等等,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特色。

《啞女情深》以瓊瑤中篇原著〈啞妻〉為藍本,在主要情節之外,加上仕子籌辦聾啞學校,最後卻是靠啞妻變賣刺繡以維繫學校運作。當軟弱的男主角終於趕返家鄉,伊人已逝,舉目惟有荒庭廢園。隆冬時節,父女二人為啞妻上墳,歸途中,只見長河波心有帆影一點,不知是遠行旅人還是返家鄉客。全片洋溢著濃郁的文藝氣息,也拓寬了原著的深度和格局。

到了七○年代的瓊瑤系列電影,透露出的已不是端正典雅,也不是中影肩負的社教責任,繼《彩雲飛》「失散多年雙胞胎姊妹」的都會傳奇後,是堅毅現代女性步入職場、情場,最終成就自我並且覓得良緣的《心有千千結》,該片故事相對簡單直接:美麗的護理師因為認真的工作態度獲得暴躁且孤寂的老人賞識,聘為居家特別護士,在美如童話的「風雨園」裡展開一段冒險。以往《簡愛》式的影影幢幢,在瓊瑤小說及電影如《菟絲花》、《尋夢園》、《月滿西樓》、《庭院深深》裡一再出現,但《心有千千結》沒有前朝恩怨的縹緲魅影,只有兩代父子各自在愛情戰場上痛定思痛,奮力拚搏的浪子回頭。

基本上都是「俗」得可以的劇情橋段——貪婪的親生子媳爭奪家產,早慧卻自卑的私生子浪跡江湖、迷途知返,不過在這裡,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居家照護的嫻淑優雅,我們還看到卓越的管理才華,富貴不淫、威武不屈、貧賤不移的強勢美德。從《心有千千結》再到接下來的《海鷗飛處》,我們可以大膽地說,臺灣電影已經準備好了,因為迎向海外市場不再只能靠著對傳統文化的謳歌,「海鷗」可以飛向香港的維多利亞港,可以飛到新加坡,而《風鈴‧風鈴》甚至可以在譴責愛慕虛榮女大生的同時,也讓我們看到臺灣當時成衣事業、消費文化的輝煌盛景。

◎啞女情深(插畫4)
1965│96min│中影出品
◎心有千千結(插畫5)
1973│100min│大眾出品

四、宣道娛樂化:繽紛燦爛的健康綜藝

說到消費文化,李行還曾經打造過臺灣影史上,整體視覺效果最奇特、最別出心裁的豪華歌舞片。影片與當時極受歡迎的電視歌唱節目「群星會」同名,內容涉及彼時方興未艾的歌廳、夜總會文化,將臺灣娛樂文化史上極重要的一章,運用電影人的創意想像,還有片廠資源的潤色和擴張,鏤寫在彩色弧形闊銀幕上。

有趣的是,《群星會》的故事本質,依然是人際倫常。家庭、師生、親子;情節和人物,比起《養鴨人家》雖然多了一些香辛調味,較之瓊瑤小說和三廳系列,則少了奔放的青春夢幻。這是中影公司在「健康寫實」製片方針漸漸施展不開之後,給自己的一個新使命,仍然維持「健康」的教育責任,放下「寫實」的階段任務,轉而擁抱一個多元燦爛的綜藝世界。

至此,創作人才紛紛拋開包袱,李行、白景瑞、張永祥等若干老友,合組了「大眾電影公司」,白景瑞導演的《今天不回家》,張永祥「編而優則導」的《警告逃妻》等等,都在寫實的基礎上,耕耘且揮灑出百花齊放的繽紛燦爛。

◎群星會(插畫6)
1970│118min│中影出品

五、儒學守護者:經典與不合時宜的經典

談大眾電影公司,不能不談李行導演以下三部重要作品。《秋決》是臺灣影壇繼李翰祥、胡金銓先後將製片重心轉回香港之餘,藝術成就最高的古裝電影。以「莊嚴」來形容這部製作規模並不宏偉,內在世界卻極為崇高的作品,並不為過,它等於把李行創作中講究「人文道統」的哲學及道德層次拉抬到巔峰。與此同時,依然保存了詩意的抒情元素,主要反應在片廠佈景的建置上,在侷限的空間裡,透過一年四季的更迭,反映故事主人公心境的轉變,沉鬱的秋蕭瑟的冬,漫天大雪裡盈盈下拜的紅衣新婦——而且不是悲金悼玉《紅樓夢》的紅,是蒼涼淒清、無路可退的絳紅;春來嫩綠愛在滋長,夏至溽燠大徹大悟;再到秋天,沉鬱裡透露出熟成的希望。

李行曾自謂,《秋決》幾乎已來到創作生涯的最頂端,好像接下來要拍什麼都沒關係似的。他嘗試拍「臺灣西部片」,結果《風從哪裡來》只紅了歌曲,垮了票房;之後拍《彩雲飛》才又開闢一條新路,到七○年代後期,「夢幻寫實」類型已有瓊瑤、平鑫濤的巨星影業專擅調理,李行遂重回「健康寫實」路線,為中影拍了《汪洋中的一條船》,再來就是大眾電影公司十週年紀念作品《小城故事》。

遙望十多年前的《養鴨人家》,《小城故事》當然更顯老練,商業操作更加熟稔,但也因此少了一些腁手胝足、奮力打拚的手作質地與感動,更多的是明星扮土的新鮮趣味;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年,李行拍攝臺灣作家鍾理和的傳記電影《原鄉人》,張永祥以無比體貼的筆觸寫下這部劇本,故事裡的鍾理和與鍾平妹夫婦,所有的生機、希望,都從刻苦的情境而來,創作團隊以悲憫的姿態在疼惜、憐愛這對夫婦,特別當報上刊出鍾理和的文學作品獲獎時,不識字的平妹要丈夫把新聞讀給她聽,鍾理和不讀獲獎名單,卻讀了一則結婚啟事,並感慨那對新人跟他們一樣兩人同姓,當年他們的婚事因為遭家庭強烈反對,只好踏上艱難的人生旅途,如今這則啟事,正可證明他們的選擇。

《原鄉人》問世之際,臺灣電影正好進入巨變年代——院線重組、片商勢力消長、新興媒體(如錄影帶)出現、娛樂結構改變,在在衝擊電影產業;而《原鄉人》也透露出一股時不我予的味道,有論者稱之為「不合時宜」,電影圈也感嘆「拍什麼賠什麼」,影壇的世代交替儼然開始。一、兩年後問世的作品包括《光陰的故事》、《小畢的故事》,同樣談臺灣生活經驗、成長經驗,某種程度上可以看到從「健康寫實」一路而來的影響和繼承,在新世代的臺灣電影裡繼續發酵。 

◎小城故事(插畫7)
1979│95min│大眾出品
◎秋決(插畫8)
1972│100min│大眾出品
◎原鄉人(插畫9)
1980│112min│大眾出品

李行重要年表

1930 (1歲)農曆5月20日出生於上海,本名李子達

1948 (19歲)考入蘇州國立社會教育學院藝術教育系戲劇組;因國共內戰全家遷至臺灣

1949 (20歲)轉入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教育系就讀,參加校內話劇社演出並擔任導演

1952 (23歲)6月從省立師範學院教育系畢業

1954 (25歲)任自立晚報文教影劇記者;9月申請進入中影擔任基本演員被拒

1955 (26歲)參加國光影業《聖女媽祖傳》、自由影業《馬車伕之戀》等片演出。

1958 (29歲)首次擔任電影導演,與張方霞、田豐聯合執導台語片《王哥柳哥遊台灣》上下集,隔年農曆新年上映轟動一時

1960 (31歲)因台製廠長龍芳提攜進入台製廠擔任特約編導,拍攝省政建設彩色紀錄片《台灣地下水》

1961 (32歲)與家人自組「自立電影公司」

1963 (34歲)完成首部國語片《街頭巷尾》並首次與攝影師賴成英合作;進入中影與李嘉合導彩色闊銀幕國語電影《蚵女》,為中影「健康寫實」路線首部作品

1965 (36歲)先後完成《婉君表妹》、《啞女情深》,開瓊瑤小說改編電影之先河

1967 (38歲)執導中影公司影片《路》,後與中影正式簽訂基本導演合約。

1969 (40歲)與白景瑞、張永祥、林贊庭等夥伴籌組大眾電影公司。

1973 (44歲)執導《彩雲飛》等作品,再度掀起瓊瑤小說改編風潮,開啟瓊瑤電影第二個黃金時期

1978 (49歲)重回寫實路線,以《汪洋中的一條船》、《小城故事》、《早安台北》蟬聯三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

1984 (55歲)出任天下電影公司總經理,負責製片工作,監製白先勇小說改編作品《玉卿嫂》

1989 (60歲)中華民國導演協會成立,膺選首屆理事長

1990 (61歲) 出任「台北金馬國際影展執行委員會」主席

1992 (63歲)與香港導演協會會長吳思遠共同推動「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導演研討會」,首次邀請中國影人訪台

1995 (66歲)獲第三十二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

2002 (73歲) 9月成立李行工作室,自許電影終身義工

2005 (76歲)12月至北京參加「中國電影一百年國際論壇」,中國電影界為其發行紀念郵票

2011(82歲)獲總統府頒授「二等景星勳章」

2016(87歲)3月24日獲頒第三十屆行政院文化獎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是我國唯一典藏影視聽資產專責行政法人機構,以強化影視聽資產典藏研究修復推廣、實現資產公共化任務為宗旨。為「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FIAF)正式會員,前身為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及「國家電影資料館」,成立迄今已逾四十年。在14座片庫中典藏計有電影膠片約2萬部、影視聽文物逾20萬件,自2008年起開始數位修復業務,至2019年高階數位掃描171部,合作修復42部,自主修復8部電影。致力於透過數位修復技術搶救保存影音檔案,以影視聽媒介保存記憶、典藏歷史。除以推動與保存臺灣電影藝術文化為首要目標,為建立台灣電影面向國際市場橋梁,國影中心自104年起,將積極扮演海外市場推動使者、溝通者等角色,協助台灣電影、紀錄片作品國際行銷任務。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