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Maple;攝影/莊永鴻
作為台灣公視首次與 HBO 合製的戲劇,《通靈少女》剛辦完的記者會上冠蓋雲集,HBO Asia 高層、新加坡 IFA 公司監製、NCC 主委、公廣集團董事長、公視國際部,還有主要演員郭書瑤、蔡凡熙、李千娜、陳慕義等全數到齊。而在盛大的場面最後壓軸出場的,就是被陳郁秀形容為「英雄出少年」,帶領《通靈少女》這個平均年齡不到 30 歲團隊的靈魂人物,同時擔任編劇與導演的陳和榆。現在也正是 30歲的他,雖然在台下等待時略帶緊張地看著媒體陣仗,一走上紅毯卻顯得台風穩健,而讓他走上這個舞台、擁有面對群眾關鍵能力的,似乎都還要回溯到他的戲劇系紮實訓練。
陳和榆:「戲劇系教會我,這個世界上真的沒有壞人。」
《通靈少女》的前身是陳和榆在公視拍的學生劇展《神算》,《神算》把宮廟靈媒題材處理得不落俗套,更難得的是氛圍和對白都十分生動自然,和一般學生製作的生硬對白相比,更是格外令人很難不注意,也因此筆者一直以為編導陳和榆是從小在宮廟耳濡目染長大的孩子。直到這次訪問時才得知他實在是個道地台北都市小孩,對宮廟的記憶和情感,僅止於逢年過節的家族傳統。而陳和榆的神奇魔法,竟都來自他的戲劇系養分。
陳和榆談起戲劇系,第一句話就是:「當初選擇戲劇系,我不誇張,真的改變了我的一生,可以說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決定。」他回想起:「進戲劇系之後,因為每個環節都要去學,包括表演、幕後、導演等不同組別,最後才確整自己真的對於導演特別有興趣。」他認為戲劇系對他最大的影響不但是讓他找到真正的自己,更在於:「戲劇系讓我回到最純粹、找尋自己跟生活之間的關係 ,怎麼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台灣的教育其實是比較功利的,不管學什麼重點都在『學這個以後要幹嘛』,但戲劇系讓我學會最純粹的溝通、表達,第一次是由內而外去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麼,無形中也打開了創作的某種開關。」
談起戲劇系的訓練,陳和榆特別提到姚坤君老師的表演課:「她會引導我們去面對自己最原始的面貌,打開最深的自己,課程中間也會不斷有同學暴露出自己脆弱的一面,已經有點類似心理治療了。當我學會這些技巧,看到人的心思和人情世故背後藏的是什麼,再回頭去看生活中的人的時候,其實我觀察到和看到的,都會不一樣。」他也笑說:「所以這次也請姚坤君老師來演其中一個角色,這次換我挑戰她!」
雖然志趣是導演,但陳和榆的劇本還是回歸到最基本的角色與人,戲劇訓練也讓他善於走進不同角色的內心世界,他形容:「我覺得是戲劇系真正讓我了解到什麼是『原來這個世界上沒有壞人』。因為當我們要去詮釋角色的時候,必須真正完全融入這個人的世界。而每個人在自己的世界裡,都覺得自己是最對的。所以,一旦能進入不同角色,才能真正理解這句話背後的涵義。」
認為劇場底子對自己的創作有重大影響的陳和榆,也不諱言自己的偶像導演就是李安:「我自己高中就試過用 DV 拍短片,還剛好遇到 YouTube 興起的年代,掀起了一點討論。但我受到李安影響,他的故事人味非常重,而也是先從劇場學起,所以我也認為,如果以後真的想當電影導演,可以先回到劇場學習。唸了之後就真的發現自己確實喜歡,雖然要成為李安非常難,但他立下了一個很高的標準和典範,讓我可以朝著他前進。」
意外遇見《神算》原型索菲亞 開啟一趟奇幻旅程
其實《神算》是陳和榆進入台藝大後的第一部短片,不但是課堂作業,而且帶領他找到這個題材的幕後推手,竟是該堂課的教授何平。陳和榆提起如何會拍《神算》與《通靈少女》,背後緣分相當微妙:「那時候何平老師就是叫我們去看《蘋果日報》的「人間異語」專欄,然後挑一個故事去拍。因為主題是訪談生命故事,每則都是鎖定一個特定人物去寫。我看到索菲亞的故事,覺得那篇特別吸引我,就先寫了簡短的故事,後來也真的跟她取得聯繫,很聊得來而變成好友,才開啟了更密切的合作。」
雖然有索菲亞作為靈感來源,讓角色面貌相當真實,但陳和榆也特別強調:「她確實是我們的靈感啟發,也是我們的實務顧問,許多養分雖然來自她的真實經歷,但故事仍是重新原創。若不是她的參與,整部戲一定會失色非常多,但故事還是杜撰的,跟她本人的經歷不見得相關,在這邊也替她澄清一下,不要再跑去問她暗戀的學長是誰了。另外這次的拍攝期間,也要感謝她充當我們的『靈保全』,裡面有一場戲是拍鬼屋,那天又剛好是在中元普渡拍攝,索菲亞主動說要到場幫忙,一路跟我們拍到凌晨,真的非常感謝她。」
雖然找到索菲亞和《通靈少女》的題材,說起來有點因緣際會,但陳和榆對這次的跨國合作和題材選擇仍有很高的自覺:「雖然我自己過去跟宗廟或民間習俗沒有特別的淵源,但我仍然對它有濃厚的感情。現在大家都意識到台灣必須開發多元類型,初步階段一定很多是模仿國外既有的框架,但我們也必須思索自己的特色究竟是什麼?每個寫過劇本的人都會發現,很多國外常見的元素很難直接挪移來用,像台灣的法庭就是不會有那麼精彩的攻防,我們的社會氛圍就是沒有那麼英雄主義,警罪辦案流程也跟國外有很大差異。要讓這些東西既接地氣又好看,需要很多包裝和戲劇化,所以也常讓人感到力不從心。」
在思考劇本的同時,陳和榆形容:「其實也是不斷在自問『我是誰?』其實台灣缺乏共同的歷史記憶、共同的英雄、共同的名字,所以劇本出來常常只有類型的空殼,卻沒有在地特色。我自己想做的,就是既有類型架構,但也要有本土特色,而且本土特色絕不可以只是去消費、當噱頭,而是真的要打從心底對它有愛,還要把它成功融進大家都能了解、易懂的戲劇結構裡面。」
所以陳和榆的選擇,既是緣分也是自覺,但他也很了解這個題材背後潛藏的挑戰與考驗,他直言:「找到奇幻跟真實的平衡,是這次最大的課題。為了不流於消費、獵奇,我最後還是選擇一個較難的角度,為了希望靈媒的角色不要太違背真實性,所以放棄了較戲劇性的表現手法。但我相信這樣去做,才能讓故事角色更真實,不流於浮誇。」
陳和榆認為:「台灣信仰的特色是很親近生活的,我們是泛神信仰,神跟人之間是很接近的,也因為神明很親民,所以衍生出很多東西,包括迷信、功利、欲望等等,甚至會有我燒多少紙錢就換取什麼心願等等。原本我也曾擔心外國觀眾看不懂,但《神算》實際出國參展後卻發現大家其實都可以理解,還有芬蘭觀眾跟我說,這就像天主教過去的贖罪券概念。當時的經驗,也讓我更相信,我們做的東西一定要有在地特色,才能國際化。如果我們只玩西方的類型,永遠贏不了他們,要讓國際觀眾看見,更需要我們自身文化的獨特性。」
在泛神信仰的文化下,陳和榆也補充:「我們的靈媒(乩童)也是跟人很接近的,反映出很多人的慾望。因為每個人來到這裡都是有所求。所以《通靈少女》寫的不只是少女本身的成長,也會和每個來宮廟的不同人產生交集,用她少女的視角去看一個成人、奇幻的世界。她既看得見一些成人看不見的東西,但自己又似懂非懂,這種身分的落差,就會讓事件和故事都變得更好看。所以我不是用傳統類型(恐怖/靈異)去看這件事情,而是選擇把它跟青春成長結合,用人的方式來看,調性夾雜在奇幻跟寫實之間,前置時也花了很多時間去定調。」
「挾 HBO 以令諸侯」 背後其實是陳和榆做戲的堅持
作為台灣第一個與美國戲劇製作接軌的導演,問起陳和榆這次與 HBO 的合作,是否帶來一些新的限制或優勢?他坦言:「因為是跟 HBO Asia 合作,故事一開始就是設定要給全亞洲、甚至全世界的觀眾看,所以確實會有一些更保守的出發點,會不斷提醒我們有些題材可能某些地方不能播,就會建議我們再考量要不要放。」
中間遇到最大的問題是,「一開始他們希望我們全國語發音,不能有台語、方言,但因為這真的是會影響到戲劇真實感,所以我就去抗議。但我覺得他們的好處是,只要我們能提出有說服力的理由,真的能夠面對面去說服、去溝通,他們其實都可以談、可以接受,所以最後還是讓我們用台語去拍。整體合作下來,會覺得他們雖然觀眾群大,但限制其實比台灣電視台少,他們只會底定大方向,其他都盡量讓我們的創意去自行發揮。」
實際受到 HBO 的限制不多,陳和榆話鋒一轉,倒是笑說:「但敘事節奏確實會比一般台劇快,倒不一定是 HBO 的要求,而是跟 HBO 合作,讓我有這個名正言順的理由去做。戲劇的節奏要快,劇本一定要做到更飽滿、更精彩,常常聽到別人『規勸』說電視沒有人這樣做,但我就覺得這樣比較好看,反而是去質疑他們『為什麼以前不這樣做』,或是跟他們說『但這是 HBO』。其實我真正想證明的是,其實只要大家願意提高標準,去想什麼可以更好,我們才有可能能再往上提升、進步。」
在戲劇訓練下,不管題材和風格怎麼看似天馬行空,陳和榆還是紮實地回歸到故事和角色,他最終還是強調:「《通靈少女》嘗試了新的說故事節奏和方式,而且是以角色為出發,絕不拖戲。同時用了一個真實的、人的角度去看宮廟,希望呈現出來和大家既有的想像會有所不同,我也很期待觀眾的反應。」
延伸閱讀: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