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創作還是跟風?讓IP成功轉化,關鍵在於寫自己喜歡的故事
現今有越來越多跨文本作品都是由IP孵化的產物,讓故事遊走於不同媒介中,被更多人看見。但一個成功的 IP 應具備哪些元素?創作過程又該注意什麼?《通靈少女》編導陳和榆、《植劇場》編劇詹傑、知名影評人李光爵(膝關節),也在IP SALON與大家分享過往的經驗。
現今有越來越多跨文本作品都是由IP孵化的產物,讓故事遊走於不同媒介中,被更多人看見。但一個成功的 IP 應具備哪些元素?創作過程又該注意什麼?《通靈少女》編導陳和榆、《植劇場》編劇詹傑、知名影評人李光爵(膝關節),也在IP SALON與大家分享過往的經驗。
《通靈少女》在短短 6 集的篇幅內,以愛與死亡為母題軸線,試圖處理包括少女成長校園、通靈宮廟、與芸芸眾生這 3 條故事線,反映出宮廟裡的通靈少女謝雅真,所面臨不同面向的人生。
HBO 和公視合作的《通靈少女》掀起不少矚目,尤其《通靈少女》更是 HBO Asia 第一部中文發音影集。這次的合作成果究竟能為台劇和 HBO 的亞洲布局帶來什麼樣的化學變化,大家都在關注。從首映的第 1 集中,我們已經看見了多重的驚喜。
帶領《通靈少女》這個平均年齡不到 30 歲團隊的靈魂人物,同時擔任編劇與導演的陳和榆,自己也是 30 歲。在娛樂重擊的專訪中,談到這次面對跨國合作他面對了那些限制,以及做出了哪些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