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擊專訪/拒絕無腦!炎亞綸的「偶像派」宣言:「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0

撰文/商台玉;攝影/王辰志

_DSC8078

炎亞綸接受娛樂重擊專訪。

台灣娛樂產業環境的惡化早已經不是秘密,伴隨而來業界的失敗主義、政府的束手無策、開不完的研討會、看不完的救亡評論,每個人都有一把號各吹調,因為綜合併發的症狀實在太多,不同角度把出不同的脈像,但就是下不了除病的良藥。而這許多的聲音中獨缺藝人,一直以來他們相對沉默,直到炎亞綸Facebook 上的一篇推文,把演員的困境赤裸裸呈現出來,原來情況比想像的更嚴重,他更表明不參加三立華劇大賞,「戲」也似乎是再也演不下去了!

對產業說重話前,炎亞綸對不少社會議題也好發議論,因此有了「炎神」的封號,這個採訪是帶著「問卜」的心情,以關心娛樂產業的角度,試圖將產業最重要的一環—-「表演者」的想法忠實呈現。


炎亞綸在臉書上回應華流專欄的風波。

「藝人是很多人追隨的對象,一言一行的影響很大,要讓好的萌芽還是壞的?藝人只要有追隨者,就是偶像,就有責任不應該講白目的話,有部份媒體就是喜歡把偶像標籤化、污名化,說我們無腦、是花瓶,『偶像』的定義應該更深,是能影響你思考、影響你長大 過程、影響你如何選擇人生態度,責任是很重大的。」炎亞綸說話不是想像中快言快語,很多時候,他都會停頓思索正確想表達的詞彙。

他說他從來都不是衝動發言,也非要製造話題,很多「大人」都會告誡他:事情知道就好、放心裡就好、不用講出來、也不可能改變什麼,而炎亞綸就是不願意妥協,他選擇不沈默。

當熱忱被踐踏的時候……

這一切,該從「下雨引發地震說」塑造了炎亞綸藝人以外的新公眾形象而起。他回想起來還是覺得莫名其妙,不是理論對錯的問題,當時只是想用輕鬆的方式安撫粉絲,不要太驚慌於頻繁的地震,沒想到引起這麼大的關注,家人陪著一起感受輿論的壓力,而承受家人關心的眼光,是更大壓力的來源。還好天蠍座自我療癒的能力很強,炎亞綸在事實平反前已經漸漸放下,現在回頭看不過就是一場無妄之災,感受過有記憶以來,最強大壓力的震撼教育後,以後的發言就更是無所畏懼了。

對於在 FaceBook 發表意見批評電視台,就算冒著以後真的可能不再合作了都要講出來,炎亞綸認為他只是訴求藝人的底線:有劇本。之前拍戲時,劇本角色前後個性差距很大,因為編劇趕寫劇本趕到自己也混亂了,導演、男女主角都在等待答案,忙到昏天暗地的編劇也只能再把問題丟回給製作人,演變到後來演員在現場跟導演一場一場重順劇本,當你累積演戲經驗到第十年,有些生硬的對白,就算只是一句簡單的台詞如『我愛你』,沒有原因也沒辦法就這樣衝口說出來,必須先說服自己才能演給觀眾相信。劇本出得慢就會更期待,但當結果出來完全不符合期待,劇情前後矛盾,角色最初的設定也被推翻時,當下心都涼了,直覺那前面幾集不是白演了?知道電視台對劇本的控管會有一定程度的介入,私下也會向電視台長官溝通爭取,努力想要保持整部戲故事的完整性。

「演員要準備就必須有劇本,這是最基本的,因為有劇本,你才知道角色在故事當中經歷了什麼變化,上一場和下一場中間經歷了什麼?也許我哭了,也許我變堅強了,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反應,都需要劇本來幫助演員找到答案。」他記得,在《死神少女》(2010)擔任串場主角時,導演周美玲要求每個演員逼著要寫自己的角色自傳,好多人都寫了好厚一本,炎亞綸只寫了兩頁紙,交出去都覺得汗顏,即便如此都對表演有很大的幫助。「演戲不可以只是唸台詞照著劇情走完,講話的語調、眼神的背後,都應該有原因,這樣表演才會有層次,而劇本是最基本的,不要說全部出完,最少要給個五、六集吧。」

_DSC7996

炎亞綸並非快言快語,都是經過思考才發聲。

他在三立演出了三檔戲,2013 年和郭雪芙合演《就是要你愛上我》,加上《愛上兩個我》(2014)和《後菜鳥的燦爛時代》(2016),他很感謝三立讓他的觀眾群從國小國中生擴大至媽媽層,但當初說好要一起改變台灣,製作出不一樣的作品,彼此之間有很多的承諾,但三部戲拍下來,經過好多溝通、經過好多掙扎,仍然改變不了現狀,只能硬著頭皮把戲演完。

「拍戲是一個不斷妥協的過程」是炎亞綸從事演戲工作最不能理解的一句話,雖然很多同業、前輩、老闆把這句話掛在嘴上,但妥協必須要有限制,不能低到底線之下去妥協,那不如不拍,他帶著這樣的心情想要和製作單位、電視台一起前進,但掏心掏肺之後並沒有看到改進:「當然生氣,因為自己的熱忱被踐踏了。」想過發言後會有什麼後果嗎?炎亞綸說:「已經不在乎了,因為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台灣最具指標性的電視台,應該要比自己擔負起更大的責任。」

事實上,他不是唯一的藝人對台灣的劇本有意見。參演植劇場新戲《荼蘼》的楊丞琳,最近接受天下雜誌「為台灣戲劇尋下一個花季」專訪,和編劇徐譽庭一起喊出「失去的榮耀,我們一起找回來!」表達了和炎亞綸類似的訴求,宣布未來只接演「完整的劇本、完整的角色」。

「炎教授」的角色在採訪過程中不時上身,感受得到炎亞綸對改善藝人工作環境急切努力的心,也感受得到他為了對自己的發言負責,做了不少功課與準備,對產業裡的「大人」們來說,他的話也許刺耳,但如果聽到這些建言後,「大人」們的選擇是反省改善,而不是公開叫陣或是引媒體圍剿,那才會是產業之福。

演公子不能只是裝樣子

最近炎亞綸接拍了中國製作的新戲《一路繁花相送》,第一次接觸大陸的連續劇組,談到最大差別,除了劇本,還有製作的細節。

20160726101005725

《一路繁花相送》為炎亞綸參與的年度大戲。

出發之前他已經拿到十三集劇本(預計三十集將近一半),十三集被裝訂成厚厚的一本,導演劉淼淼是名導陳凱歌與馮小剛的剪接師,六十幾歲的資深電影工作者,劇的製作規格很高,為了一個場景的拍攝需要,直接在山坡上開出一條路來,「講白了就是有錢,但有錢怎麼花,他們就是願意花在製作上,拍到最後,甚至動用四台拍電影等級的攝影機來拍電視偶像劇。」

在這齣陸劇,炎亞綸和以《何以笙簫默》重新走紅的香港演員鍾漢良合作,飾演的男二角色仍然是他慣演的有錢貴公子,笑稱自己看起來也許就像個有錢人,好像很難有機會演窮小子,引得大家都笑了,但兩岸兩地演有錢人有什麼不同呢?「就是真的有錢,在劇中開瑪莎拉蒂、遊艇,辦公室豪華氣派,造型找黃薇老師,第一次試裝全部都是一線品牌,道具、陳設都是用真的,完整的劇本也給了幫助,演員節省了一大半的力氣,只要專注培養自己的情緒,以及和其他演員的配合。但回到台灣,這些都是奢求,要當一個有錢人都當得很辛苦,你要裝,要很辛苦的裝。」

_DSC7787

炎亞綸對改善藝人工作環境非常在乎。

他在拍「後菜鳥」時,為了呈現到位的劇中形象,只能自己出錢解決,甚至連妝髮都是自己出錢從片酬去 Cover,因為劇組製作預算有限,現實的演出環境如此,但越不投資越節省成本,只會讓餅越來越小,到最後可能大家會連餅都沒得吃了。

台灣連麥克風都不能換嗎……

在演偶像劇之前,大家對炎亞綸的記憶就是飛輪海的一員。台灣歌壇的偶像團體很多都是湊出來的,階段性的分合是必然,以飛輪海來說,吳尊、汪東城是當時團體裡更主要的角色,炎亞綸在四個人當中本來就顯得特殊又有點疏離,結果十年下來,吳尊已經退出演藝圈、汪東城轉往中國發展,辰亦儒以主持工作為主,最後留下來更全面多元發展的反而是炎亞綸,演藝這條路,不同的機緣與經歷的累積,一開始還真的是很難預估到最後的結果。


炎亞綸於臉書的發文。

炎亞綸特別記得一次在韓國亞洲音樂節的演出,東方神起緊接著飛輪海出場,讓炎亞綸徹底驚覺雙方的差距有多大。原來人家的表演可以高到那個程度,雙方根本不在一個水平上,深刻感受到飛輪海再走下去的危機,建議公司給他們更多的訓練,但因為上課都是四個人一起,課程沒有差異化,也相當程度體現了台灣的培養教育還無法因材施教,「自己是多元入學第一屆的白老鼠,親身的體驗台灣現在整個社會和各個產業發生的問題,歸因都是教育問題」所以,「教育」自然也成了炎亞綸關心的主要議題之一。

脫離紅極一時的飛輪海,炎亞綸知道一定會經過一段低潮期,知道要重新整理自己,不能只是待在那個團體受歡迎的高度上,而不去填補自己在那個高度上應該具有的實力。「單飛後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自己,當第一次獨自站在舞台上,才知道四個人一起的時候自己出的力有多小,以前個人的不足其實是被團體遮掩了,2011 年發行《下一個我》單曲時,在簽售會宣傳的舞台上演唱,感受到很大的壓力,大到連手都幾乎拿不住麥克風。」

近年炎亞綸也進軍日本發展歌唱事業,日本的製作人覺得炎亞綸有個不錯的 vocal(嗓音),比較台、日兩地,錄音光是麥克風的選擇就是很不同的經驗,在日本他什麼麥克風都可以用,因為不同的麥克風收的音質音色都不同,有的高音好、有的低音佳,在台灣製作人:「你就適合 149 啊!」因為收的聲音比較圓潤厚實,炎也嚐試過碧昂絲用的 Telefunken,製作人就是覺得不適合,到最後還是 149 到底。最近炎亞綸在網路上看到一支影片,上下兩支麥克風分軌收音,混音後也許聲音會更立體,下次會建議日本製作人也試試看。

image002

最適合炎亞綸的聲音?! 型號 Neumann M 149 Tube 的麥克風

「在華語音樂圈發片多年,很少能像日本這樣玩音樂讓自己感動,音樂應該沒有框架,不在意流行、主流與否,該自由自在的玩,每次抱著學習的心情去日本工作,從聽到 demo(試聽帶)到錄完歌曲的過程都很開心,錄音的方式很多樣、不制式,充滿了實驗的精神。」

他認識了一支已經解散的龐克搖滾樂團 JUDY AND MARY 的吉他手浅沼拓也,TAKUYA 很喜歡炎亞綸的聲音,決定為他量身寫歌,兩人一起玩音樂的緣分就因此結下。已經有一陣子沒發中文專輯的炎亞綸,計畫用在日本製作音樂的方式,和 TAKUYA 先創作曲再配上中文歌詞,來製作自己的下一張中文專輯。但在此之前,他先去美國短期找老師一對一教學,希望將來可以讓大家看到一個更專業的炎亞綸。


AARON(アーロン)-『MOISTURIZING』JAPAN ORIGINAL 1st SINGLE

超過十年的演藝路,11 月 20 日要過 31 歲生日的炎亞綸,最不想被貼上「不知感恩」的標籤,出道至今都沒有離開唯一的經紀公司-華研國際,感念從合體到單飛,公司不管是戲劇或音樂上一路栽培,也是因為感恩,訪問的過程中也不忘記一再感謝三立對他成長的幫助,但最終還是選擇大聲說出他身為演員對產業的諍言: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不只是為自己,也為了幫助同業,不論最後結果如何,起碼努力爭取過,也做好承受所有可能被反擊的心裡準備。套用他的話想問問台灣娛樂產業裡真正有資源的「大人」,你們的責任不就是該承諾所有從業人員,在不妥協犧牲專業的標準下, 提供一個最基本的工作環境嗎?!

炎亞綸於臉書宣告他不會參加華劇大賞。

英文專訪:HE REFUSES TO BE CALLED A BRAINLESS PERSON! AARON YAN SPEAKS UP FOR ACTORS WHO ‘LIVE-BY-LOOKS’: “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資深媒體人。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