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馬欣專欄〉 台劇不止於愛情偶像劇

1

文/鄭人豪(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研究生)

67798009

除日韓劇以外,台灣也不乏呈現社會現實的戲劇,如《一把青》《我的 30 定律》(左至右)。

日前,馬欣發表了〈從日劇《重版出來》、韓劇《戲子》,看台劇真有拍出年輕人身影嗎?〉一專欄文,企圖藉由熱門日劇《重版出來》以及韓劇《戲子》對於在職場奮鬥的青年的深刻描繪,對照出台劇的困境與不足。然而,即便該文章確實點出了部分台劇長期令人詬病的問題,如低成本造成的質感低劣和對傳統偶像劇模式的迷信等,台劇所表現出的真的只是炒短線、淺碟,十幾年來毫無進步嗎?身為一個長期的台劇觀眾,目前亦投注於台灣戲劇產製的研究,我想談談這幾年我所認識的台灣戲劇。

事實上,我非常認同該文所強調的,戲劇是要讓觀眾有所共鳴,在該文中,所謂的共鳴,是來自於韓劇與日劇對產業實況的深刻描繪,以及對於「年輕人」在職場困境中求生存的刻畫,使得角色「都能與我們真實生活中呼應」。而這些能引起觀眾共鳴的特點, 也對應到該文所認為台劇的不足。在她看來即便偶有佳作如《麻醉風暴》《出境事務所》,台劇大多還是角色刻畫扁平,「中年人總是歇斯底里,年輕人總是耍帥」,只能靠愛情故事來當賣點。似乎台劇就是缺乏這些特點,才會到如今的窘境。

然而,這樣的推論正是我所疑惑之處,也是我無法同意該篇文章對於台劇描述的原因所在。首先,令我感到困惑的是,馬欣文章中所謂的「台劇」顯然指涉的是特定型態的戲劇,而這樣的指涉可能造成在討論台劇現在與未來發展上的侷限。近來不論是公視的《一把青》、三立的《紫色大稻埕》,還是更早的客家電視的《新丁花開》,這類帶有文學性質的歷史題材戲劇,在故事軸線上仍緊抓著人物情感的互動,也得到觀眾的好評。但若放在馬欣文中觀看台劇的視野,這類戲劇顯然消失在討論之中,而這樣的戲劇卻是現今台灣戲劇可以發展,也發展得不錯的路線之一。

就算回歸到該篇文章談論台劇的視野,台劇除了文中提到的《麻醉風暴》《出境事務所》兩部得獎作品,就沒有反映時代環境,世代生命經驗的優秀作品嗎?2014 年 TVBS 製作的《十六個夏天》,劇情從主角間的情感糾葛緊扣著台灣社會十六年來所一同經歷的種種,從 921、SARS 到金融海嘯等,不但引起廣泛討論,也在隔年的第五十屆金鐘獎囊括最佳戲劇節目及最佳導演等大獎。但或許,從馬欣該篇文章的論點推敲,他可能會覺得《十六個夏天》還是太著重在愛情敘事,不夠細膩地刻畫角色生活、工作。

去年年底同樣由《出境事務所》導演許肇任執導的《我的 30 定律》,描述的是保險經紀人的故事。製作人陳慧玲相當重視劇本開發的田野訪調,劇裡對於保險經紀人工作情境的描繪,詼諧的敘事方式,勾勒了小人物生活的酸甜苦辣。即便沒有當過業務,也很能夠與這樣的生命經驗有共鳴。另外,在去年六月開播由王明台執導,王小棣監製的《長不大的爸爸》,故事的主角是一般人相當陌生的大動物獸醫,劇中不但點出了大動物獸醫職業的困境(錢少、事多等),交織著年輕夫妻的親情、愛情與夢想及其中所面對的掙扎,也是充滿歡笑和淚水的優質作品。

又或是今年年初引起廣大迴響的《必娶女人》,即便不是側重在職場的描繪,但有別於過去的偶像劇,整齣戲以職場女性為主軸,刻畫的是一個不顧他人眼光,積極爭取自己所要的女人。正如該劇導演余中中在訪談所提,他是要顛覆過去傳統偶像劇的敘事模式。以上這幾部作品,都嘗試著突破傳統偶像劇的模式,相當程度也呼應了馬欣在該文中所期待的,深入描繪了一個世代、一群人所面臨的困境,還有他們的一些特質和態度。

舉了那麼多例子,我其實想說的是,台灣的戲劇產業當然有很多的問題,大概也沒有人會否認整體來說,韓國和日本的戲劇比台灣強。但當這個產業面臨著不論是外來的競爭,還是內在累積已久的問題,左右著產業中諸多工作者的生計時,還是有一些人努力著,試著突破點什麼、堅持點什麼,最後交出了這麼多優秀的作品。當這個時候,我們是不是該給他們多一點掌聲?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娛樂重擊希望能透過網路社群的力量,為台灣影視音產業找到突破點,恢復相關議題該有的注目程度。本帳號將會代表娛樂重擊編輯部,以及發表各方投稿,針對影視音產業提出心得與建議,也歡迎與我們聯繫。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