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欣專欄/藝人不多、煙花有餘,我們真的還需要跨年晚會嗎?

1

其實這幾年跨年晚會,與各縣市政府硬體不足的音樂節,養成了一種惡性循環的思維:就是演唱會是可以不用花錢看的。各縣市政府帶頭毀掉了「消費者付費」的觀念。淪為大拜拜的跨年晚會,不妨考慮停止,任何流於形式的東西,都會讓本質僵化,使音樂成為可有可無的東西。有無節日焦慮是百姓自家的事,個人無聊由個人擔,不要再把音樂拖下水,任其隨著煙火一起貶值了。

張惠妹

天后張惠妹從跨年晚會風潮開始後,每年都成為各地政府瘋搶的王牌歌手

跨年晚會變得像農曆年節目一樣,好似前年重播。

大約還在四、五年前,當時跨年晚會還是會讓人們興奮的事情,人們準備看臺北 101 放出什麼樣的煙火,當時張惠妹五月天的壓軸,讓人期待著倒數,然後呢?過了好幾年,仍是張惠妹、五月天的壓陣,或是羅志祥蔡依林蘇打綠,前兩年好不容易多了姐姐謝金燕可以帶出主秀,沒想到(其實早該想到),過了幾年,在產業鍊前端並沒有生產出任何大牌可接班壓軸,於是,當張惠妹可能有天累了,或是五月天又要忙新專輯籌備時,我們的跨年晚會到底只剩下什麼(就算延續之前的名單又有何意義)?

各縣市政府砸下大錢辦晚會、搶藝人,圖個輸人不輸陣的熱鬧,到底我們嘻哩嘩啦跨了一個又一個什麼糊塗年?說白了,跨年晚會很像農曆年重播節目,如果把前年的拿出來播,除了那掛高高的年頭數字有變化外,真的會讓人發現有什麼不一樣嗎?

跨年秀凸顯出能壓陣的歌手屈指可數!

101煙火

臺北101的煙火這幾年成跨年的例行公事,但煙火卻受建築設計變化有限

還記得香港講 97 年回歸電影《去年煙花特別多》,當年香港一共有六次的大型煙花匯演,人們緊張、焦慮,抑或期待的心情寄託於滿天煙火,放完格外蒼涼,這非政治電影,而是人心浮盪的煙火。我們跟香港並不同,但都屬面臨躁動的年代,時代的馬蹄聲隆隆大過人們心底的白躁音,對於未來,人人都可以說出一套,但沒人能拿個準,加上國際經濟的變化多端,這幾年,台灣愈是不景氣,煙火就放得更多。但台北的 101 是根火柴棒的形,怎麼放,怎麼多發都有其侷限,都像少女的火柴棒,或是根仙女棒,放好放壞都讓人玩味,但沒餘味。

煙火是呼應國際所有大城市,我們要表現有大志,似乎該好歹放一放,這點可理解。但跨年演唱則是很現實的問題,歌手數量不多,能有氣勢壓場者更屈指可數,這些已成氣候的藝人使用率過高,平常自己有演唱會外,我們縣市政府這幾年光是海港為名義都可以辦一系列的音樂節(但光現場硬體設備就不忍卒聽),年底又一堆各大媒體頒獎禮要趕場,那幾張臉孔不斷出現在各地方,跨年晚會相形除了地點在官府外,其實早已失去了其特殊性。

政府帶出「消費者不用付費」的惡風氣

Singer Adele performs during the Oscars at the Dolby Theatre on Sunday Feb. 24, 2013, in Los Angeles. (Photo by Chris Pizzello/Invision/AP)

國外歌手如愛黛兒很少在硬體不齊全的大堆頭演唱會中演出

這問題,除了台灣唱片生產線斷掉,大牌養成過程過於草率粗糙外,還有一個大問題是政府看待音樂節跟晚會的態度,搞壞了消費者的胃口。早就喊窮的縣市浮誇地辦演唱會,音響硬體都有問題的情況下硬辦,讓專業歌手在形同廟會硬體的場子,只求顯音顯靈、徒增熱鬧的唱完,台下觀眾又怎能體會或感受到歌手的專業性。而免錢看演唱會這件事,由政府帶起來此風氣,到底是對是錯?

在國外,除了賑災或像某人致敬,會有這樣對待愛黛兒瑪丹娜這樣的藝人嗎?音樂演唱這件事,本來就該如電影等其他藝術,是需要付費看的,你可能會說政府有付費給歌手,那也是我們納稅人的錢。但從政府掏出錢來,跟老百姓自己拿錢出來看,終究是兩種消費心態,久而久之,台灣養成了演唱會其實可以免錢看的潛意識。除了重度樂迷,或是某些歌手的歌迷會持續買票購買藝人專輯與演唱會,流失的是更多數的觀眾對這行業的尊重。行之多年,熱鬧一宿、一哄而散,台上唱唱、台下吃吃,台下的浮光掠影,台下的垃圾滿地,情何以堪。

全台四處擴散的節日焦慮,不用把音樂拖下水。

羅志祥

羅志祥日前才為2015新北耶誕晚會擔任壓軸嘉賓,這已是他第三年為新北耶誕晚會表演

表面上編列預算扶植音樂,但各縣市政府齊心齊力帶頭毀掉了「消費者付費」的觀念。這一毀,再回頭恐已百年身,如日前新北市的耶誕晚會,也來個倒數點燈,名單與跨年也都大同小異,這樣流於形式的慶祝,比比皆是。再加上台灣唱片業在 90 年代國際公司大舉進入,經過十多年顧著衝報表業績給國外老闆,失去音樂本質的方式,軟土深掘了這產業,體質不健康的情況下,政府又鼓勵免費看秀,無疑想當壓死駱駝的那根稻草。

如果當今台灣唱片業繁花似錦,這樣唱唱跳跳,或許不覺寒嗆,但這幾年排出的跨年名單,壓軸的老面孔不斷。除了這次台中是伍佰 & China Blue 的歌手編排還算有一些新意,但整體來看,的確凸顯了台灣歌壇的青黃不接,如以音樂活動來看,台灣如今辦的專業音樂祭不算少,已經哭窮了的政府就不用再打腫臉充胖子,淪為大拜拜的跨年晚會,不妨考慮停止,任何流於形式的東西,都會讓本質僵化。特地去看演唱會,跟跨年外順便去聽演唱會是兩回事。

讓無聊的歸於無聊,節日焦慮是每個人家裡的事。不要再把音樂拖下水,繼續任其隨著煙火貶值了。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多年寫樂評也寫電影,曾當過金曲、金音獎評審,但嗜好是用專欄文偷渡點觀察,有個部落格【我的Live House】,文章看似是憤青寫的(我也不知道,是人家跟我說的),但自認是個內心溫暖的少女前輩(咦?),著有《反派的力量:影史經典反派人物,有你避不開的自己》。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