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電影,新聲景──全新配樂後的白景瑞《台北之晨》

0

評論:白景瑞的動態影像與都會感性,《台北之晨》裡的維多夫(Vertov)與萊芬斯坦(Riefenstahl)。

本文轉載自國影本事十六期
文/陳平浩
圖/影視聽中心

當年,《台北之晨》音軌設計原已擬妥,功虧一簣以致聲部缺席,讓它成了默片,卻反而增加了抽象性、也成了純粹的動態影像。本片完成後,緊接而來的《寂寞的十七歲》(1968)、《今天不回家》(1969)、《家在臺北》(1970) 便在中影健康寫實主義與三廳愛情文藝電影之間拉鋸,但亦有創新:分割畫面,加速蒙太奇、摩登空間、當代藝術的引入,以及危險的青春、都市、家國、與現代。《再見阿郎》(1970) 改編陳映真短篇小說〈將軍族〉,則可視為八○年代台灣新電影的遙遠先聲。

白景瑞對「攝影機」和「電影眼」高度自覺,讓本片充滿「動態影像從中誕生」的現代城市都會感性。雖稱「台北之晨」,但影片始於夜裡發光的燈箱招牌──「光」乃都市標誌,亦是電影本質;交通載具魚貫全城全片,攝影機也沿都市風景線不斷橫搖,運動、速度、節奏、韻律,正是動態影像與流變城市的共性。都會擁擠人群的「匿名性」,事物意外入鏡的「偶然性」,讓銀幕內外都不時遭遇現代性的驚詫。 ──此片可謂臺灣版《持攝影機的人》(1929) 與《柏林:城市交響曲》(1927)。

同時也有蕾妮‧萊芬斯坦(Leni Riefenstahl)。本片前段有廟宇、清真寺、教堂,乍看精神生活,但恐怕也是禱告跪拜的「馴服的身體」;復興劇校學生在中正堂前庭壓腿拉筋、吊嗓翻滾、試打過招、穿戲服戴臉譜,這是「國粹身體」;後段則有名校情結,臺大傅鐘,北一女儀隊,建中樂儀隊(旁有刺槍術操練),這是「軍事化身體」。繼之以四六事件之後黨國化保守化的師範大學,音樂教室裡大學生仍像小學生整齊劃一在指揮棒下張口齊唱,也難怪此幕之後切至大會操的全景俯瞰鏡頭,從司令台往下閱兵的視角,這是「集體化身體」。緊接著從「操場上群體的體操」切至「體育館內個體的體操」,剪接邏輯恰好是從《意志的勝利》(Triumph des Willens,1935)到《奧林匹亞》(Olympia, 1938)。

但也不乏疑似反黨國的影像:片首橫搖鏡頭裡的午夜燈箱,從「中國旅行社」到「台灣大飯店」再到「台北航空站」──這是K黨敗退臺灣路線?抑或「我 (攝影機) 在臺灣」的肯定?郵政總局裡,漆有「中華郵政」的郵務車緩緩入鏡,但鏡頭慢慢搖到了郵件麻袋上的字樣「TAIWAN POST」;昨日的《中央日報》被今日的清道夫連同人行道垃圾一同掃掉;片頭過橋進城的馬達三輪車,行過大型日用品廣告立牆,上有一行反共政宣大字「服膺領袖完成反攻大業」──民生vs政治,他們是為了前者而非後者才進城,而今日觀眾應該比較好奇牙膏與奶粉的巨幅廣告畫。

馬達三輪車也駛進影片裡的社會矛盾。雖是城市交響曲,但片頭就有鄉下人進城──城鄉差距乃是背後動力。早市的冰鎮魚鮮,暗示了漁村在城市裡的在場──鄉村餵養城市。

全片乃「默片動態影像」(純粹影像),但敘事上似乎尾隨識字讀報的家庭(純粹文字):西裝父親鐵馬載送女兒到幼稚園後,再去上班;妝髮端莊的母親乘人力車上早市買肉(生存需要)買花(生活點綴),然後去上班。這是彼時中產階級小家庭。勞動階級也穿梭城市:挑菜進城兜售的農婦、清道夫、送報生;士林新光紡織廠(一九八八罷工抗爭「埋鍋造飯」的臺灣工運史現場)大門口,攝影機從女工進廠上工隊伍,橫搖到一旁女工打卡的下崗隊伍──三班制,這是當年訂單推動生產線日夜運轉的工廠。也有勞動時刻的特寫鏡頭:輪軸旋轉、銲槍噴濺火花、煉鐵廠鼓風爐、熾亮鐵漿、車床輾軋機,一連串加速剪接的藍領蒙太奇。

白領辦公廳則是電話不斷。老電話和配線室之間的蒙太奇;西裝男人撥打電話 vs制服女接線生或套裝女祕書接聽電話;女性打字員(賺錢)vs男人撥算盤(算錢)──他背後的辦公室牆面掛了一幅「港口輪船起重機」的大圖輸出照片,或許是頌揚工程建設的政宣海報。

片首黑夜燈箱、進城農婦剪影上坡上橋之幾何構圖的「實驗片」傾向,隨影片進展而慢慢轉至偏寫實的「紀錄片」;林強的配樂,前半寫實(搭配或從屬畫面的音效),後半則是音畫分離的自主電子聲響,進而電子音樂從有序頻率波,漸漸變作失序的噪音線。片首行過廣告牌的馬達三輪車父子,片尾似下工離城而上橋,如此首尾框架,拮抗著訂報中產家庭的敘事線。攝影機仰拍鐵橋鋼骨的動態線條抽象構圖──既像Joris Ivens《De Brug/The Bridge》(1928),也像貝托魯奇《巴黎初體驗》(2005) 的巴黎鐵塔。 

白景瑞以《台北之晨》試探的「紀實與實驗」,尚出現在《喜怒哀樂》(1970) 首段與《大輪迴》(1984) 第三段:前者是默劇鬼片配上尖銳噪音,後者則是《再見阿郎》十年之後再一次臺灣新電影式的嘗試──對於白景瑞及其臺灣電影史位置的研究,才剛破曉。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是我國唯一典藏影視聽資產專責行政法人機構,以強化影視聽資產典藏研究修復推廣、實現資產公共化任務為宗旨。為「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FIAF)正式會員,前身為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及「國家電影資料館」,成立迄今已逾四十年。在14座片庫中典藏計有電影膠片約2萬部、影視聽文物逾20萬件,自2008年起開始數位修復業務,至2019年高階數位掃描171部,合作修復42部,自主修復8部電影。致力於透過數位修復技術搶救保存影音檔案,以影視聽媒介保存記憶、典藏歷史。除以推動與保存臺灣電影藝術文化為首要目標,為建立台灣電影面向國際市場橋梁,國影中心自104年起,將積極扮演海外市場推動使者、溝通者等角色,協助台灣電影、紀錄片作品國際行銷任務。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