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0年代的《萬花嬉春》描述默片轉有聲片所衍生的趣事、10年前的《大藝術家》利用黑白與彩色畫面交錯鋪寫的精彩故事,到近年的《樂來越愛你》吟唱發生在好萊塢追夢尋愛的淒美詩篇,由好萊塢來拍好萊塢其實並不是特別新鮮的題材,但因為喜歡電影,進而喜歡這樣的氛圍,或許也是我在看完《好萊塢》的預告後就引頸期待、而看了之後更無法自拔的原因吧。
Browsing: Netflix
今年威尼斯影展一貫地延續對電影藝術的堅持,但在另外一方面,這份堅持在現今變化莫測的全球電影產業是否堪用?面對後起直追的串流媒體,與多倫多影展競爭世界首映,被當成奧斯卡獎季的跳板,這些因素會如何影響威尼斯影展的定位?用一次片單看待如此繁雜的問題無疑是以管窺天,但回過頭來,或許透過選片是瞭解一個影展的最簡單方式:
繼《我們與惡的距離》之後,公視再度推出社會寫實劇《 生死接線員 》,將在 5 月 4 日起於公視主頻道、以及各大串流平台正式播出。本劇也是台灣首部以「器捐協調師」為主題的醫療職人劇,希望吸引觀眾更深入了解生命議題。以下重擊幫各位觀眾整理各平台的播放時間與 生死接線員線上看 連結。
若說現代觀眾已經漸漸習慣以串流平台取代電視的「斷線」(cord-cutting) 之路,則串流平台開始產出過往會被視為「在電視看就好」的娛樂電影,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結果。甚至,當處理得宜,這些類型能在串流平台找到新生命,反而開創出另類新局。
本文選出四個近年在 Netflix 叫好叫座、發光發熱的娛樂電影類型,以及其中較為出色的作品,證明「Netflix 原創電影」不再是爛片或空集合的代名詞,而有了新的意義。
可選擇的劇集越來越多,題材內容也越來越多元與有趣,但也因為作品太多,轉播平台/頻道也太多,必須花更多力氣去找自己想看的劇集。在新興平台上製播影集,從題材內容到卡司,都要更能別出心裁與有特色,才能吸引到媒體的報導與收視戶的開機關注,這點從六月前兩周推出的新劇來看,更能顯而易見。
2018 年,同樣改編自科幻小說、值得信任的導演執導、由知名度高的女明星主演、目標為成熟的觀眾,同一家電影公司出品的《滅絕》也是一部擁有好評且讓人津津樂道的作品,但是其討論度被另一件事大大地蓋過:那就是除了美國、加拿大及中國,這部電影並不會出現在其他國家的大銀幕上。在美國 2 月 23 日上映的 17 天後,其他地區便能在 Netflix 觀看。
改編自同名科幻小說(同時也是三部曲的第一部),《滅絕》描述在一顆隕石墜落地球之後,著陸點開始出現一種名為「微光」的現象,任何生物只要踏進被微光壟罩的區域皆是有去無回,同時受影響範圍逐漸擴大。一群女科學家意圖進入微光內進行調查,所見證的種種事物卻開始挑戰她們對世界的理解甚至自身的理智…
隨著線上隨選串流影音平台的竄起,「網路劇」成為另一種多元有趣的新選擇。除了播出日程、長度獲得前所未有的解放,也給予製作團隊更多空間嘗試新創意,無論劇情的鋪陳、長度與選材上,均能有不同方向的展開。在可見的未來,劇迷還能期待更多網路劇帶來的各種進化,獲得更自由的視聽享受。
《踏實新人生》沒有(當下的)明星、沒有太多宣傳、沒有華麗的視覺或獨特的設定,但只要看個幾集,很難想像當今美劇圈,有比它更讓人感動或更具娛樂性的喜劇。誰想得到,在這個「劇情類喜劇」大行其道的年代,時不時傳來罐頭笑聲的純種情境喜劇,反而如此有劇情張力,如此撼動人心?
整體來說,《黑鏡》第四季過度聚焦科技來吸引觀眾,甚至重複沉迷於科技、被科技操控的命題。事實上一部好作品不需要多新穎複雜的科技概念,能夠根基於很根本的人性,將人的狀態挖掘得深、呈現得完整,故事自然能引發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