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娛樂重擊產業系列報導】(二)/從類型創作看國片的商業未來
從導演世代交替看 2015 台灣電影,侯孝賢和張作驥,「兩個人沒有同類」,在各自美學領域都走到了最遠的邊界,是勇氣更是才氣,《刺客聶隱娘》和《醉.生夢死》的意義,是台灣新電影作者論這個式微傳統的文藝復興…
從導演世代交替看 2015 台灣電影,侯孝賢和張作驥,「兩個人沒有同類」,在各自美學領域都走到了最遠的邊界,是勇氣更是才氣,《刺客聶隱娘》和《醉.生夢死》的意義,是台灣新電影作者論這個式微傳統的文藝復興…
「十年來,美國、日本、泰國在台灣上映 257 部恐怖片,而台灣,僅僅只有兩部。」今年國片市場同時有《屍憶》和《紅衣小女孩》兩部誠意十足,掀起比較討論的同時,也讓人好奇,台灣為何隔了這麼久才又有國產鬼片的出現呢?
金馬 52 已圓滿落幕,相較於去年台灣電影只得兩獎的慘狀,今年台灣電影靠著《刺客聶隱娘》、《醉 · 生夢死》幾乎大獲全勝,照理說是豐收而歡欣鼓舞的一年。然而奇妙的是,台灣少得獎被批「胳臂向外彎」,今年台灣多得獎沒想到一樣被批…
《青田街一號》雖然笑點多,也有看得爽快和感動的部分,劇情走向也還算明朗流暢,但實際拍攝成果讓人看得彷彿有頑垢在背,怎麼也舒暢不了,且電影談的類型實在太多,整部片跟主角一樣「卡得有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