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多項商業類型元素的《青田街一號》,既有名製片和名導加持,又有兼具金馬獎演技與偶像外表的華麗卡司,宣傳也衝勁十足,相信觀眾買票拿到水晶肥皂的那一刻,都能確切感受到行銷的用心。
然而,不知是劇本經手兩個風格迥異的編劇,還是導演不太適合拍喜劇,全片雖然笑點多,也有看得爽快和感動的部分,劇情走向也還算明朗流暢,但實際拍攝成果讓人看得彷彿有頑垢在背,怎麼也舒暢不了,且電影談的類型實在太多,整部片跟主角一樣「卡得有點多」。
◎ 類型混搭:一加一等於二或大於二?
相較於第二部得獎短片走的是宛如早期李安拍的家庭劇路線,李中在第三部短片《五樓之二》中,徹底嶄露出他對動作和喜劇等類型元素的濃厚興趣,可惜《五樓之二》雖有許多有趣的點子,卻沒什麼劇情邏輯,喜劇節奏的拿捏也時好時壞。
相較於短片,這次陳玉勳的加入讓整部電影的劇情主軸明朗不少,不過喜劇節奏仍不太穩定,尤其在表演方面,只有萬茜明顯調整成較為誇張唐突的喜劇演法,張孝全、蔡明修和楊雁雁等主要演員,仍然一本正經(隋棠則時靈時不靈),顯得有些孤掌難鳴,只有對上演技合宜的高盟傑時火花四射,此後就每況愈下。
類型不是不能混搭,但需要導演有極為精準的風格拿捏(像是柯恩兄弟或 PT 安德森),才能同時駕馭超過兩個以上衝突元素,兼具搞笑鬼片、黑色幽默、動作喜劇和犯罪片等調性的《青田街一號》。本片時而以文藝片的攝影視角拍攝理應搞笑的橋段(如張孝全化女妝),時而以過於認真細膩的鏡頭處理應當荒謬的部分,風格的混搭變成混淆,讓人感到滿身頑垢般的不自在。
◎ 內容參差不齊 宛如洗三溫暖的劇情高低潮
故事始於殺手青田街一號(張孝全飾)察覺自己「卡到陰」,看得見被他殺害的人的鬼魂,於是請抓鬼神婆林香(萬茜飾)幫忙袪除。充滿趣味的劇情和人物設定,很快就在描述這些鬼魂執念的過程中破功,尤其「老夫婦鬼魂與兒子之間的情結/節」這段特別無聊且不知所云(兒子的結局跟他原本想反抗的動機恰成反比)。開頭出其不意的殺手本色讓人眼睛一亮、被鬼纏上的橋段使人想起九○年代港式搞笑鬼片的好,可惜發展到鬼魂背後故事的老梗處,便讓觀眾從雲端跌落塵土。
不只如此,片中還有略顯莫名的橋段,既不似專為搞笑而設,又看不出跟劇情有多大連結,有點浪費篇幅,比如隋棠和張孝全摺床單的一場戲,這些都拖垮了故事結構與敘事節奏,讓一部本該緊湊的動作片變得鬆散不已。
由於電影花太多篇幅在收無聊鬼與鬆散橋段上,最後要處理主軸洗衣店、阿姑與青田街一號背後的淵源,就顯得轉折不夠令人信服──還好全片呈現動作喜劇調性,不然結尾收場的缺點恐怕會演變成災難。雖然收線不完善,但最後的大場動作戲調度頗精彩,娛樂性與拍攝功力都十分出色,足以掩過劇情的軟肋。但既然這是部無處不想娛樂觀眾的電影,結局是否需要如此逆反商業片的通則,實在有待思考,片尾的反高潮讓人難以評斷本片究竟想走什麼路線。
整體而言,雖然劇本和角色的編排具商業嗅覺,實際的拍攝執行卻相當卡,若非極佳的配樂與剪接幫了不少忙,很多橋段效果會更差。類型元素實在混搭得太雜,風格也不統一,反倒讓人無所適從。要說成熟的類型電影,其實同期的《屍憶》純度更高、執行成績也更好,《青田街一號》反倒是行銷出彩,成品頗有令人失望之處了。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