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rowsing: 坎城影展


0
【第71屆坎城專題】影展賽前大預測,誰能脫穎而出?
法國尼斯陽光明媚,坎城紅毯星光熠熠,在最後一部土耳其名導錫蘭的《野梨樹》放映完畢後,也宣告第 71 屆法國坎城影展即將進入尾聲。每年影展重頭戲勢必是最後一日的頒獎典禮,金棕櫚也將從主競賽影片中挑選而出。

0
【第71屆坎城專題】影展賽前展望世界篇:大師引領、新秀突起!
第71屆坎城影展已如火如荼進行中,前篇介紹亞洲電影於本屆坎城的光彩突圍,但主戰場的歐洲依舊不甘示弱,在21部主競賽作品中佔得11部,其中也以法國5部居首,本篇將介紹其他主競賽影片,也擴及新秀斐然的一種注目單元。


0
院線影評/《光》:纖細溫柔的模糊面貌
情感與敘事上皆是纖細溫柔、若有若無,日本導演兼坎城寵兒河瀨直美新作《光》試圖透過失去視覺的過程,搭配力道十足的攝影,訴說那些神秘抽離、難以言喻,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複雜情緒。

0
2017 下半年觀影重點: 7 部值得期待的藝術、獨立製作電影
在年初的〈文青、影迷照過來:2017 年值得期待的藝術、獨立製作電影〉中,我們介紹了上半年上映的小眾電影。接著在第 70 屆坎城影展結束之後,又有一波得獎及入選作品將引進戲院。儘管還不確定上映日期,但是有那麼多精彩的電影可以看,讓下半年的片單簡直期待值破表:


1
《不過就是世界末日》負評成為導演的惡夢!札維耶多藍為何與媒體影評人鬧翻?
被稱為「坎城之子」的多藍,以新作《不過就是世界末日》拿下今年坎城影展 2 項大獎,然而卻在首映時噓聲連連,排山倒海的負面評論與報導,讓多藍負荷不了,與媒體開戰了。

0
院線焦點/《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訴說著曾為恐怖的現實,與那些不該被遺忘的
要怎樣讓人去看一部片長長達四個小時的電影?與其把《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看成政治批判或青春成長,不如把它當成時光機,回到一個對於多數觀眾來說如此遠又如此近,早已遺忘卻又陰魂不散的時代。

3
25 年後修復完整 4K 上映的台影經典:《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修復秘辛
2016 年 11 月 11 日,長達 237 分鐘的完整版《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終於在台灣電影院上映,距離首次在台灣上映忽忽已過 25 年,書寫 1960 年代白色恐怖時代,描繪高壓而無所不在的政策壓抑與苦悶,那種不安全感、漂流感、對未來的惶惑和恐懼,最終如何化為刺向最愛的人的尖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