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上的魔術師》《做工的人》之後台灣 IP 改編影視的下一步在哪?盤點近年台灣最值得影視改編 15 部作品

0

這幾年台灣本土IP改編影集或電影可以說是大有收穫,包括從短片《神算》與報導文學底本開發成跨國合製影集的《通靈少女》、植劇場《花甲男孩轉大人》、改編自全球知名遊戲的《返校》電影版(電視劇版本也即將問世)。然而,從2019年的《俗女養成記》和《用九柑仔店》、2020即將上映的《做工的人》和《誰是被害者》,以及剛殺青的《傀儡花》與即將殺青的《天橋上的魔術師》,每一部都是題材各異但自帶亮點的故事。

近期《天橋上的魔術師》為募資而開放潛在投資者前往參觀劇組重新搭建出來的中華商場場景,照片公開之後在社群網站與新聞媒體都引發極高關注,顯見該小說凝聚的共同記憶,透過影視改編,能夠輻射出多高的能量,群眾對台灣的故事能夠影視化有多大期待。同時因為疫情影響,台灣重要的國際書展宣布延後,對於出版、文化領域當然是影響,我以及娛樂重擊所關心的無非是有沒有任何辦法能去創造、推動閱讀與文化多元發展的可能,因此寫下這篇台灣本土故事改編推薦文,為大家精選出近五年(本文有兩部作品不是)值得改編的台灣本土IP,我們羅列出遊戲、小說、散文、漫畫、舞台劇、報導文學等不同領域的文本,展現多元的故事力,同時也特別諮詢娛樂重擊作者、整理過往訪談經驗、與業內人士的相互交流,本篇試圖勾勒出影視改編的方向,具象化影視作品的可能性,希望能拋磚引玉,讓更多優秀的文本與故事得以跨界合作,讓好故事被更多人看見。

《北城百畫帖》(AKRU/蓋亞):漫畫改編影集

漫畫家AKRU以1930年代甫面臨現代化繁盛榮景的台北與世界博覽會切入,帶著讀者遊歷近百年前的「現代台北」與都會生活,從文人生活地景、複雜的國族議題、地緣政治的微妙互動、乃至不同社會階級當時經歷的日常生活不一而足,加上用奇幻手法讓「已逝者」現身,更補足了過去難以發聲者的視角,可以說是活靈靈地重現了當時的社會百態與眾生相。而這些都是透過與「百畫堂喫茶」的幾位主要人物互動而演繹出來,只要漫畫繼續畫下去,不管做幾季都是有機會的,而隨著1930年代的美好隨太平洋戰爭爆發而結束,《北城百畫帖》也許最好做成五季(一季10集),第一季是現代化的甜美,第二季是現代化末段無限好的黃昏,第三季是太平洋爆發後的斷裂,第四季處理戰爭期的荒蕪,第五季處理戰後的國族歷史劇變與認同轉換,如此應是最將該作品處理國族眾生相此一特質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方式。

《北城百畫帖》肯定是高成本製作,但實際搭景應於國家相關文化場域(影城),能夠永久留下,1930年代地景出來,我們在還原過往歷史之時,可以重複運用,能夠作為擁有的資產累積與活用。

《二常公園》(張西/三采):小說改編影集

被譽為90後最具影響力的作家,張西犀利但溫柔的社會觀察,《二常公園》看似清雅,但內裡從自身出發卻觀照到整個世代變遷的書寫,讓三位個性外表各異、但角色立體度都十分飽滿的女主角幸子、楊思之與艾瑪,從部落格到社群媒體時代,從科技到與週邊的人際關係,如何改變他們的自我認知及自己與外界的關係,她們時而深陷自卑、時而憎恨世界、時而困惑迷惘、時而選擇令人意想不到又合理不過的得失。寫作主軸緊扣她們如何在「做自己」跟「無所不在的社會外在目光」間掙扎成長,並透過微奇幻的「布偶症」設定讓這個命題更具象。

全書一路寫她們的「十年一瞬」,從大學生活到成為社會前中年,扣緊整個世代自我追尋的摸索與迷惘,看她們如何最後與世界達成某種程度的和解,加上頗為個人化(甚至可能有半自傳性)的觀察與自省,都讓這個故事絕對堪稱台版的《女孩我最大》(Girls),完全可以做成一個四到五季的都會影集(8-10集),從大學生活、摸索自己想要什麼工作、職場菜鳥的成長與站穩腳跟、得到與失落後的前中年心境,讓觀眾看著時間長流與社會變遷,如何改變並形塑她們的痛苦、挫折與成長,甚至觀眾可以跟著她們一起長大、一起用更成熟的內在去面對世界的目光與擠兌。由於是生活化的題材,不少場景可以縮限在二常公寓及週邊完成,加上關鍵時刻的奇幻元素呈現可以重複運用,實際上的整體預算應該落在中成本左右即可處理。

《人魚紀》(李維菁/新經典):小說改編電影

李維菁的遺作《人魚紀》,當真與她筆下寫的人魚霓裳一樣閃閃發亮。透過極私密的母子關係、感情、與性的坦誠思索,作者自身不斷追尋「舞伴」的渴望與自我成就的欲望也有文字中翩翩展演出來,其間的失落與心碎,追求完美的不可得,透過隔了一層的「舞伴」,反而更加某種程度點出親密關係的本質,更加自由而誠實地貼近在這眼下世界裡每個人似乎都需要找到另一半的焦慮。《人魚紀》以更不動聲色又刀刀見骨的方式書寫情慾與自我成就的渴望與斷裂,搭配著對身體力與美的迷戀描寫,在影像上必須用同樣華麗但內斂的方式去捕捉那稍縱即逝的吉光片羽,同時融合類似《七月與安生》的氣味,那種表面上充滿華麗青春外向追求、實則描寫潛藏崩解暗流之脆弱深情的風格手法,方是成就《人魚紀》最美麗海洋的載體。

《人魚紀》不能不美,製作水平、演員魅力及演出非常重要,這是需要卡司、細膩演出與高質感影像支撐的夢幻故事,好在人物與場景並不複雜,可以將預算花在攝影和演員的刀口上,理想的預算範圍最終應該落在中成本。

《人偶輓歌》(哲儀/秀威):小說改編影集

推理小說家哲儀融合布袋戲偶、催眠術與不思議現象寫就的推理小說《人偶輓歌》,讓小說逸出了傳統推理純然理性的框架之外,結合了恐怖與心理驚悚的氣氛,打造出一個渾然天成的世界觀,隱約有著反推理(英雄)的意圖,卻也讓整個故事更加人性化,渾不可解的遺留謎底,與偵探某些時刻的困境與挫折,讓這部小說若要影視化,絕對會是帶有黑色電影氣味的心理驚悚之作,宛如《索命黃道帶》或《黑色大理花懸案》,雖然偵辦案件的過程仍然引人入勝,但最終破不破案已經不是最大重點,在過程中走進人性與慾望的迷宮與著魔,才是令人久久低迴不去的關鍵。

而同時具有靈異元素、懸疑、偵探元素的《人偶輓歌》,因為元素的多元而有著更豐厚一些的肌理與心理探索,若能以迷你劇集的方式限縮在3-4集以內短小精幹的方式緊抓探案推進與事件對角色帶來的影響,能走向如《新世紀福爾摩斯》、《他們眼中的我們》、《神探韋蘭德》等作品。由於題材的心理驚悚感其實並不是靠大場面而是靠氛圍營造,這會是部可以用中低成本、明確類型搶到市場目光的作品,如果成功還可展開該偵探的系列作,未來IP發展潛力無窮。

 

《性感槍手》(鏡文學):小說改編影集

鏡文學《性感槍手》是基於社會線記者長年對性工作者的採訪與田調轉譯而成的小說,講的是一群令人好奇的台北八大行業「小姐」們的酸甜苦辣,有人堅不賣身等待良緣,有人容易暈船賠了夫人又折兵,有人為了搶客人無所不用其極,每個人來到這裡有不同的原因、有不同的原則、有不同的曲折離奇,《性感槍手》用寫實的細節與生動的對白堆砌出這個花花世界的笑聲與背後的蒼涼,劇本與角色的雛型呼之欲出。

考慮到「小姐們」在行業裡不斷的適應轉變、與不同客人過招,《性感槍手》最好的影視改編模式也是發展數季的8-10影集,讓我們跟著主角們走入這個世界,看見她們的轉變,也旁及時代如何改變八大行業興衰,如同HBO影集《墮落街傳奇》(The Deuce)般,寫女子的傳奇也寫都市的傳說。改編預算上,由於能做出時代變遷是上上策,所以預算如能走中高路線,足以讓影集有飛躍式的提升,同時具在台灣在地次文化的肌理特色,又具有世界普遍可理解的性產業百態,以滿足「越在地、越國際」的命題。(同時鏡文學的《死了一個女記者之後》與《鬼魅豪宅》都相當值得改編)

《作品》 (林文月/九歌)X 《台北家族,違章女生》(李屏瑤/麥田) X 《準台北人》(陳又津/印刻)

:散文改編影集

 

1991年,當林文月寫下散文名篇〈溫州街到溫州街〉記述著台北地景的滄海桑田時,「違章女生」李屏瑤年方7歲,開始走入校園,開始在學校與家庭生活慢慢認識自己的「不在框框內」,然後在十數年之後踏進了台大生活圈,在可能離溫州街不遠的咖啡店打工。年紀再小兩歲的陳又津在1991讀著幼稚園,牽著印尼籍母親的手在台北市的邊緣重新街附近遊走,最後在進入城市中心、台大生活圈的同一年失去了榮民父親,見證一代歷史的結束。

台北生活的氣味與細節向來是散文書寫的一大命題,如果說《俗女養成記》的江鵝自我定位成一個想融入台北卻終究發現自己不會是「台北淑女」的台南「俗女」,那麼到底台北「淑女」又是什麼樣貌呢?透過三個在不同時代走入溫州街這個特殊台北地景的女作家及其書寫,可以看到不同時代台北市的變與不變,凝聚台北記憶與認同的同時,也看到台北與台北女性從傳統典範走向多元「違章」或「邊緣」的時代遞嬗,透過三個女主角(也是女作家)的不同視角,拼湊出一個更完整的台北,探索台北不同文化階級、不同世代間的見與不見。實際的改編模式,應會是將三本書的女主角依女作家的基礎作深化與改編(如同《俗女養成記》的陳嘉玲),每集用A、B、C線分別敘說三人在同一城市不同時空的類似感觸,揉合梳理成8-10集左右的迷你劇,未來還可再沿此模式選取不同台灣城市及文學作家的漫遊散文做後續季度。

《還願》(赤燭):遊戲改編電影

讓赤燭一炮而紅的遊戲《返校》在2019年獨佔台灣電影票房鰲頭,絕對是赤燭驚人故事力的印證。而他們在2019年初推出的《還願》同樣在遊戲市場引起萬眾矚目與熱潮,赤燭完全抓到了台灣社會最核心的文化脈絡,第一部作品處理政治、第二部作品處理宗教。《還願》甚至比《返校》更成熟的地方,在於處理80年代的社會氛圍與視覺重建細節更加細膩,而且遊戲中的三個角色都寫得非常立體,解完謎的故事有角色、有情感、有轉折、有故事推進、有反派,改編的門檻事實上甚至比《返校》還低,精彩度卻同樣可期。

在影視改編上,只要能夠把心理驚悚的調性抓穩,幸福家庭變奏曲的呈現令人既同情共感又能獲得新的視覺與心理刺激,而且市場上已經頗久沒有這樣的題材,也較少亞洲家庭電影走這個路線,如能成為台版的《鬼店》或《與敵人共枕》,並從父親視角出發,最後再來劇情翻轉,相當有機會用小成本獲得票房上的成功。

《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胡淑雯、童偉格編;春山):小說改編影集

如果說去年《返校》的成功一是印證IP改編的實力,二就是印證轉型正義確實是現在的大家所關注的焦點,在此時剛好出版的《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將過去經典的台灣小說家書寫白色恐怖的短篇小說結集,包括郭松棻的〈月印〉、邱永漢〈香港〉、李渝〈夜琴〉、朱天心〈從前從前有個浦島太郎〉、李昂〈虎姑婆〉、楊照〈一九八九.圳上的血凍〉、施明正〈渴死者〉、李喬〈告密者〉等篇都是非常適合影視改編的作品,角色立體、風格清楚,完全可以用類似《黑鏡》詩選劇的作法,讓大家看到同樣的一種白色恐怖氛圍下,不同的心理驚悚與被政治壓迫的現實與反應。

如李喬的〈告密者〉是從「現在」第一人稱出發,講主角對於「舉發」這個「神聖任務」的虔敬,但隨著回憶與現在才慢慢揭露出主角背後的動機其實是因為過去家族政治受難的恐懼;而朱天心的〈從前從前有個浦島太郎〉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先從一個嚴重被害妄想症的老人主角現身開始,慢慢透過揭露他的過去理解白色恐怖與監獄之禍如何讓他變成如此。在風格類型和內在邏輯的強大相似性之下,不但詩選劇非常成立,而且還可以每集由不同導演執導,讓每集更有不同的發揮視角,同中求異。

在改編手法上,除了心理驚悚這個統一的調性外,幾乎都會透過單一主角的可能扭曲視角去看待世界,這個不可信的主敘事視角能在慢慢揭露之後讓人更覺毛骨悚然,也可以透過這樣的主視角讓觀眾對於白色恐怖受害者更能感同身受,避免因為歷史氛圍的差異而導致門檻過高。而在篇幅規格上來說,因為題材田調需求和氣氛較沉,也許可以以每季4-6集,但一路以四季的架構,從近代往回做,一路從80回溯到50年代,帶領觀眾一步步回望這段歷史。如此一來,在預算上第一季可以先用中預算做出80年代的時代感,在累積操作經驗和市場口碑後,再慢慢加大預算,往回做70、60與50年代,展現出白色恐怖在不同時代的不同氛圍。而本改編最困難的就屬田野調查,這方面則必須屆政府之力協力完成。

 

《命運咖啡館》(小野/二魚)

 

作為資深小說家與編劇,小野老師在2016年出版的《命運咖啡館》仍然有著他一貫的犀利觀察,書中三篇中篇小說的場景都發生在非常「台味」的場景,不管是咖啡館、(台式)日式料亭或小鎮書店,都充滿了台灣的巷弄風情和因為人情味而獨特建立起來的人與人關係。尤其與書名同名的〈命運咖啡館〉,結合了算命與咖啡這兩件台灣人熱愛的日常,從咖啡店長姊妹到上門的客人又都反映出形形色色都會男女的當下困惑。把整本小說改編成三段式電影,或是三部系列電視電影,都會是可以完全把重心放在角色與感情關係上,CP值非常高、戲又非常精彩的嘗試。在加強咖啡館的特色與店長姊妹的角色深度及她們與客人的互動如何推動單元主角往前走之後,完全可以延伸成數季的單元劇,成為饒富台灣特色的劇集,宛如《深夜食堂》遇見《通靈少女》。

〈高級日式料亭〉的女主角美智則是回到這裡尋找故鄉與父親的味道,在志業與愛情裡困惑自己的選擇,是一個非常現代都會式的命題,最好的改編模式是結合職人與愛情,成為《沒有名字的甜點店》或《請輸入檢索詞WWW》的路線,篇幅可以再精簡到8-10集左右。從女性進入廚師這個男性化職業的面向切入,又多少觸及職業女性面臨的玻璃天花板與社會結構壓力,在感情與事業中如何抉擇,如何摸索自己的理想人生。〈小鎮書店愛情〉則是透過一個突入其來的「外來者」年輕女孩「小心」,重新攪動了小鎮的的平凡日常,透過三角情慾的設計,去看見夢想挫折後的無所適從與百無聊賴,城市與鄉村不同的拉推力,側寫青年回鄉的議題發展,其實與《用九柑仔店》或《凪的新生活》都有相呼應之處。而這三篇小說值得改編之處,還不只在它充滿台灣在地特色與普世性,更是因為它專注在角色互動與成長,完全可以用最基本的預算去舖排角色間的關係,可以說是CP值極高的改編標的!

 

《公東的教堂:海岸山脈的一頁教育傳奇》(范毅舜/時報)

出生台灣的世界知名攝影家范毅舜走過世界,曾尋訪建築大師科比意,最後才發現在台東竟然聳立著一棟意義相仿的後現代思潮建築「公東教堂」。他用鏡頭與文字紀錄下這座教堂與傳教士錫質平如何在海岸山脈深耕多年,創辦公東高工,不但透過教育改變了這塊邊陲土地孩子的命運,更深遠地影響了往後臺灣的木工與傢俱業(是的,筆者從小在木工家庭跟傢俱工廠長大)。但在辦學的過程中,從瑞士來到台灣、講求實質與工藝的神父,與台灣體制文化間如何折衝抗衡,他如何看中木工與傢俱作為此地孩子未來的出路?

有了《公東的教堂》的田野與角色塑造,我們已有一批基礎的傳教士角色,尤其作為精神領袖的錫質平神父幾乎可說是理所當然的主角,他如何像公東教堂般異質地矗立在海岸山脈上,開始融入並理解台灣,又保持自己的目光與遠見,以為這裡的孩子提出解方,影響數代人的未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15-20集歷史劇的題材,不僅可以透過東西文化衝突的角度來由外而內看到東部小鎮數十年來的改變,看到台灣人在別人眼中究竟是誰、是什麼樣子,也可以看到這些孩子在教育的種子種下後人生的轉變與光芒,而這群始終在原地奉獻的傳教士經歷了什麼樣的挫折與欣喜,透過什麼樣的信仰力量讓他們屹立不搖。這個題材如果拍得好,又能觀照戰後以來半世紀的台灣社會變遷,也許可以往《浪淘沙》x《雨後驕陽》的方式來改編。

 

《閃焰假面》(徐瑞良)

在2018年金穗獎亮相後讓人驚艷無比的《閃焰假面》,不但透過紮實的田調捕捉到台灣獨有的地下摔角文化,動作英雄的男主角塑造既接地氣又能令觀眾喜愛投入,更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執滿拍攝的完成度極高,整部短片的敘事節奏極順暢,連該有的動作場面與奇觀都十分到位。它是部角色夠強大、類型夠明確,而且已經證明可以用有限的預算執行到這個程度的短片。

台灣過去雖然少有短片改編成長片的案例(倒是有從短片《通靈》改編成電視劇的《通靈少女》;以及現在正在改編中的《氣》),但其實這種作法在好萊塢行之有年,許多短片其實都是作為長片的前導被拍出來,讓人更清楚影像化後的調性、角色和拍攝手法,提高未來長片募資成功的機會,如後來闖進奧斯卡拿下剪輯獎的獨立電影《進擊的鼓手》就是先拍了短片版再改拍成長片版,而台灣的恐怖片《屍憶》也是循此模式,先拍短片再拍成長片。《閃焰假面》無疑擁有一部電影長片的架構與實力,短片中讓人覺得懸念無比的結尾更可以在電影長片中得到完整的舖陳。

 

《服妖之鑑》(簡莉穎/耳東劇團):舞台劇改編影集

圖片來源:耳冬劇團臉書

2016年推出後即大受好評的《服妖之艦》,透過三生轉世、時空交錯的手法,帶出家族與歷史命運的因果,從現世患了失眠、憂鬱、失語症的均凡夢境開始,一步步走入過去的歷史迷霧,最後發現現世的病根源於歷史的血腥傷痕。《服妖之鑑》透過轉世與扮裝(及舞台上的角色扮演),把複雜的歷史因果重整在舞台之上,實則訊息量極其豐厚,完全是能改編成6-8集劇集、以時空交錯模式說三生三世故事,從明代、戰後講到現在,橫跨台灣不同時代的國族記憶與政治角色。實際改編手法可以說是《想見你》遇上《芝加哥打字機》(?),也許能讓看是嚴肅的議題用編劇手法更親近人,以數度夢境穿越作為橋樑,爬梳出三個時代不同的故事,又透過轉世的設計讓歷史重演、變與不變自然展現在劇本之中。

特別提及:《Re/Turn》(蔡柏璋/臺南人劇團):舞台劇改編電影

 

圖片來源:台南人劇團官網

如果能重來,我們會怎麼做?作為2011首演以來觀看人數超過兩萬的台灣舞台劇超級IP,《Re/Turn》不但是金馬影后謝盈萱成為劇場女神不可或缺的履歷,更與最近大熱的偶像劇《想見你》有許多異曲同工之妙,證明這個IP抓到的核心從未過時。《Re/Turn》用一個門把啟動時空穿越,讓主角們回到過去的關鍵時刻,再嘗試一次如何尋回失落的感情或遺憾,並穿插運用得宜的雋永音樂旋律與舞台調度去傳達難以言說的深情。

由於角色與情感的完成度相當高,加上每段故事與主角雖然不見得直接相關,但面對遺憾的內在情感連結乃至困境彼此遙相呼應,時空穿越與歌舞的設定也用得恰到好處,《Re/Turn》其實很適合用歌舞片的方式去做影視化,實際執行與角色結構會類似《華麗上班族》,但情感面與敘事模式則會更接近《如果愛》,帶有奇幻色彩,但核心還是回到愛與失落的命題,扣問著我們能追回的究竟是什麼。影視改編的預算規模需要能做一定程度的場面調度與歌舞編排,幾位主要角色需要至少有一至二位卡司,預計會是中成本的電影。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泛科知識副總編輯,也是娛樂重擊主編。大學就讀中國文學系,主修現當代文學。以大量電影,英美影集,國內外音樂填飽自己。熱衷閱讀、思考與嘗試新鮮事。偶爾作風老派,被歸類為學院派。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