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競賽入圍名單揭曉!策展人林木材:「 我們試圖拓展這門藝術的光譜,讓大家對紀錄片有更深的認識。」

0

圖文提供/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第12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於今日(2/12) 公佈「亞洲視野競賽」、「國際競賽」及「台灣競賽」的入圍名單, 並由文化部影視局局長徐宜君為入圍競賽的台灣導演頒發證書。 諸位紀錄片工作者齊聚一堂,現場氣氛熱絡, 會後交流更是久久不散。

每兩年舉辦一次的TIDF自去年底(2019)結束徵件, 共徵得來自132個國家與地區的作品,投件總數達2,384件, 歷經兩個月的初選過程,入圍名單終於在記者會上揭曉。 三位初選委員皆認為,入圍的創作者們並不畏懼拍攝既有題材, 而是找到獨特的觀點切入,在形式上拓展美學邊界,延續人文精神, 以多元豐富的內容為世界帶來參照和指引的作用。 策展人林木材表示:「感謝這些投件的創作者,代表TIDF已經累 積了一定的國際聲望和信任。紀錄片是一個自由奔放的電影類型, 我們試圖拓展這門藝術的光譜,讓大家對紀錄片有更深的認識。」 本屆的競賽成果依然亮眼,台灣作品也表現不俗,其中吳梓安以《 此岸:一個家族故事》入圍亞洲視野競賽,黃邦銓則以《 去年火車經過的時候》同時入圍國際競賽與台灣競賽。 完整入圍名單請見文末。

亞洲視野競賽:多元稜鏡,映照在地景況

亞洲視野競賽共收到761件作品,最終選出15部入圍影片, 國別不僅包含日、韓、中、港、台與東南亞,更有黎巴嫩、 亞塞拜然和吉爾吉斯共和國,將為觀眾構築宏觀且多樣的亞洲印象。

入選的台灣作品《此岸:一個家族故事》 是吳梓安對於實驗電影的最新嘗試, 以影像材質呼應一個華人家庭的離散。記錄烏崁事件的《迷航》 耗時八年拍攝製作,展現出追求「民主」過程的諸多層次與面向, 為香港紀錄片導演李哲昕的首部長片。至於談論南韓慰安婦議題的《 The Pregnant Tree and the Goblin》, 以及用討論侵權和數位複製隱喻在地政治的泰國作品《100 Times Reproduction of Democracy》等等,則跳脫傳統紀錄片的約束, 轉以獨特觀點進行敘事, 凸顯出亞洲視野入選作品不落俗套的創作傾向。

在眾多長片中脫穎而出的兩部短片《Ayana》與《Diary of Cattle》, 前者跟拍志在騎馬與角力等運動的吉爾吉斯共和國小女孩, 反轉刻板性別印象;後者以節制冷靜的影像風格, 觀察生活在垃圾堆中的牛群日常。

國際競賽:真實視界的美學拓邊

本屆國際競賽有高達1,623件作品參賽,入圍的15部影片不僅 在美學形式及敘事觀點上具有豐沛想像力, 題材內容也反映當代社會與人文景況,回應世界的種種現實面向。

《No Data Plan》敘述菲律賓導演自己做為非法移民的心境, 用第一人稱視角帶領觀眾進行一趟另類的美國公路之旅; 以色列導演的《The Ashram Children-I Am No Body, I Have No Body》面對自身成長過程,被父母帶至印度修行, 但心中被教導的「恐懼」,卻與家人和世界衍生出強烈的衝突。 來自黎巴嫩的《Erased,___ Ascent of the Invisible》,聚焦在「被消失」的失蹤者, 以後設方式辯證國家暴力與轉型正義,自我實踐尋找真相。《The Makavejev Case or Trial in a Movie Theater》追索當年塞爾維亞電影大師馬卡維耶夫(Duša n Makavejev)於前南斯拉夫「電影黑浪潮」 時期被禁的電影作品, 卻意外發現眾人曾公開對影片進行文化批鬥的殘留錄音, 導演找來當事人們重聽「聲音檔案」,探索自由與民主的真諦。 短片《The Sasha》則把視角拉到外太空, 用數位語言反思現代影像的永恆性問題。

台灣競賽:影像作為見證,中新生代之聲

台灣競賽有192部作品參賽,最終入選的15部作品中, 導演們紛紛以影像提出探問,涵蓋的題材豐富多元, 關注社會議題與生命經驗。其中,將於TIDF進行「世界首映」 的作品包括高俊宏的《拉流斗霸》與林謙勇的《買房子賣房子》: 前者透過導演紮實的歷史研究,談到原住民的土地正義, 也關照三峽的族群關係演變;後者則將鏡頭跟隨自己的父親,在「 買房」與「賣房」的世代差異下,映照出台灣的當代景況。

許多導演以詩意的影像語言回望個人經驗。陳芯宜的《 恍惚與凝視的練習》以被毀壞丟棄的各種神像為題,運用「 檔案影像」串聯兒時記憶與廟宇經驗,探詢信仰與儀式、 人與神的處境。黃邦銓在《去年火車經過的時候》巧妙地利用底片和 CG技術,訴說關於「時間」的故事。蘇明彥的《伏流》 以意識流般的視聽語言,呈現極簡生活調性的群像。

入圍作品中不乏以影像為見證,探討台灣的社會問題。謝欣志、 陳芝安的《力爭》記錄被消音的寶山水庫抗爭, 客家聚落的居民被迫離鄉,對於迫遷展開多面向的探討。詹皓中的《 親親抱抱》關注靠近雲林六輕石化工業區的小學汙染問題, 帶有黑色幽默的反諷。在《未來無恙》中, 賀照緹長時間拍攝原住民家庭現況, 記錄女孩成長並揭露背後的社會結構問題。

在生命議題上,李家驊的《我的兒子是死刑犯》 用多方角度展現不同理念的交鋒,打開觀眾對於死刑和人性的想像。 陳志漢的《一念》則呈現垂死者與照護者之間的關係, 細緻程度引人思考。李亦軒的《共生流浪》 將鏡頭對準定居台灣的英國老爺爺,他的生活如今為貓所環繞, 流露出獨特生命觀。

本屆也有兩部以新住民議題為主的作品:吳郁瑩的《阿紫》 以細膩的鏡頭,記錄一個台灣-越南跨國婚姻的家庭景況, 以及社會傳統觀念與結構的價值衝突;《工寮》 關注無證移工的在台處境、生存條件和逃離原因, 蘇育賢以特殊形式演繹多層面的觀察。

少數導演也將鏡頭移至台灣以外:盧彥中的《開水喇嘛》 在四川藏區捕捉藏人的堅定信仰, 看來荒謬的治療情節對照殘破荒涼的景象,成為強烈的文化衝擊;《 潰爛 癒合 掩藏》 是洪子健再度探討二戰時期日軍在東北進行細菌戰實驗的作品, 以調查方式造訪受害者,反思戰後不忍卒睹的傷口狀態。

第12屆「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指導、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主辦。 本屆初選小組委員包括台灣電影與藝術圈重要影人、學者、 影展代表等共13人,包括史惟筑、李泳泉、林欣怡、林明玉、 郭昭蘭、孫松榮、奚浩、陳智廷、許芳慈、鄧兆旻、蔡靜茹、吳凡、 林木材,評選重點聚焦於紀錄片美學上的嘗試創新, 以及在議題觀點上的深度聚焦及獨特視野。 競賽結果將於影展期間揭曉。

影展將於 2020 年 5月 1 日至 10 日於台北新光影 城、光點華山電影館、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舉辦, 詳情請上官網查詢(www.tidf.org.tw)。

亞洲視野競賽
片名 導演 國別
100 Times Reproduction of Democracy 朱拉亞農.西里彭

Chulayarnnon SIRIPHOL

泰國Thailand
Ayana

 

艾妲娜.托褚貝娃

Aidana TOPCHUBAEVA

吉爾吉斯共和國Kyrgyzstan
Counting Tiles 辛希亞.舒凱荷

Cynthia CHOUCAIR

黎巴嫩Lebanon
Diary of Cattle 莉蒂亞.阿菲麗塔 Lidia AFRILITA

大衛達瑪迪 David DARMADI

印尼Indonesia
For My Alien Friend 傑特.雷伊可 Jet LEYCO 菲律賓Philippines
Help Is on the Way 伊斯麥.法米.盧比思

Ismail Fahmi LUBIS

印尼Indonesia、台灣Taiwan
迷航 Lost Course 李哲昕 Jill LI 香港Hong Kong
The Pregnant Tree and the Goblin 金東鈴 KIM Dongryung

朴勁泰 PARK Kyoungtae

南韓South Korea
Shadow Flowers 李承俊 YI Seungjun 南韓South Korea
Soil without Land 南塔瓦.努班查邦

Nontawat NUMBENCHAPOL

泰國Thailand
The Strangers 明昭希 MYOUNG Sohee 南韓South Korea
The Taste of Secrets 吉雍.蘇翁 Guillaume SUON 柬埔寨Cambodia、法國France
此岸:一個家族故事 This Shore: A Family Story 吳梓安 WU Tzu-an 台灣Taiwan
Vigeo Cannonball Run 2016 – 西南.南山.三坑.六和.大塘爆走96km旅之極北篇 Vigeo Cannonball Run 2016: Xi’nan, Nanshan, Sankeng, Liuhe, Datang Running 96 km for the Northernmost Trip 譚嘉灝(熊仔俠)

“Xiongzaixia” TAN Jiahao

China
When the Persimmons Grew 席拉.貝達洛夫Hilal BAYDAROV 奧地利Austria、亞塞拜然Azerbaijan

 

國際競賽
片名 導演 國別
The Ashram Children-I Am No Body, I Have No Body 尤納坦.歐菲克 Jonathan OFEK 以色列Israel
The Black Tree 馬西摩.席安倍亞 Máximo CIAMBELLA

達米安.柯魯西歐 Damián COLUCCIO

阿根廷Argentina
Erased,___ Ascent of the Invisible 迦桑.哈瓦尼 Ghassan HALWANI 黎巴嫩Lebanon
How Big Is the Galaxy? 卡珊尼亞.艾利楊 Ksenia ELYAN 愛沙尼亞Estonia、俄羅斯Russia
去年火車經過的時候

Last Year When the Train Passed by

黃邦銓 HUANG Pang-chuan 法國France、台灣Taiwan
Little Man, Time and the Troubadour 伊內珂.斯密茲 Ineke SMITS 比利時Belgium、荷蘭Netherlands
The Makavejev Case or Trial in a Movie Theater 戈蘭.拉多伐諾維奇 Goran RADOVANOVIC 塞爾維亞Serbia
No Data Plan 米可.瑞維雷薩 Miko REVEREZA 菲律賓Philippines、美國US
The Sasha 瑪利亞.茉莉納.裴羅 María MOLINA PEIRÓ 荷蘭Netherlands
Scheme Birds 艾倫.菲斯克 Ellen FISKE

艾莉諾.哈林 Ellinor HALLIN

瑞典Sweden、英國UK
Selfie 奧古斯提諾.斐倫鐵 Agostino FERRENTE 義大利Italy
Space Dogs 艾兒莎.克倫瑟 Elsa KREMSER

雷文.沛特 Levin PETER

奧地利Austria、德國Germany
That Which Does Not Kill 阿蕾瑟.普金 Alexe POUKINE 比利時Belgium
樹房子 The Tree House 張明貴 Minh Quý Trương China、法國France、德國Germany、新加坡Singapore、越南Vietnam
Walchensee Forever 亞娜.伊.翁德斯Janna Ji WONDERS 德國Germany

 

 

台灣競賽
片名 導演名 國別
一念 A Decision 陳志漢Maso CHEN 台灣Taiwan
力爭 A Fight to the Death 謝欣志HSIEH Hsin-chih、

陳芝安CHEN Chih-an

台灣Taiwan
工寮Gubuk(Hut) 蘇育賢SO Yo-hen 台灣Taiwan
去年火車經過的時候

Last Year When the Train Passed by

黃邦銓HUANG Pang-chuan 法國France、台灣Taiwan
未來無恙 Turning 18 賀照緹HO Chao-ti 台灣Taiwan
伏流 Flow 蘇明彥SU Ming-yen 台灣Taiwan
共生流浪 Mutualism 李亦軒LI I-hsuan 台灣Taiwan
我的兒子是死刑犯

Me and My Condemned Son

李家驊LEE Chia-hua 台灣Taiwan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娛樂重擊希望能透過網路社群的力量,為台灣影視音產業找到突破點,恢復相關議題該有的注目程度。本帳號將會代表娛樂重擊編輯部,以及發表各方投稿,針對影視音產業提出心得與建議,也歡迎與我們聯繫。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