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製作人黃桂慧 X 編劇溫郁芳:《勞動之王》是怎麼生成的?

0

撰文/Maple:攝影/林東亮

《勞動之王》主創團隊製作人黃桂慧、編劇溫郁芳、蔡沂澄、柯雁心接受娛樂重擊的專訪。

客家電視台在《出境事務所》的成功之後,首部推出的旗艦大戲《勞動之王》選擇了既熱門又硬蕊(hardcore)的勞資題材,身為原案開發的製作人黃桂慧這次找來金鐘編劇、剛寫完家庭喜劇《戀愛沙塵暴》的溫郁芳搭檔,她的企圖心和考量是什麼呢?

用偶像劇包裝勞動題材 盡量引起觀眾興趣

《勞動之王》最初的 IP 是《過勞之島》,製作人黃桂慧深覺過勞其實最現在台灣最迫切的社會問題之一,同時她也坦言:「其實《出境事務所》的成功來得非常意外,一開始只是呂蒔媛說她有一個放了很久的本,所以我就說那來做吧!其實那時根本沒想到觀眾迴響會這麼熱烈。而《出境》的成功其實也讓我壓力很大,一直在思考那下一步我到底該選擇什麼題材,剛好遇見《過勞之島》,也適逢台北市勞工局長賴香吟上任,開始進行媒體勞檢,覺得這真的是台灣現在必須要好好去探討的問題,所以就大膽地做了。」

黃桂慧也感性地表示:「而且我們都覺得現在的年輕人真的好可憐,現在的起薪真的是比我 18 歲報紙上分類廣告的起薪還低,透過這部劇也想讓年輕人知道該怎麼適度爭取自己的權益,合法、受保障的手段是什麼,而合理的界線又在哪裡。」

《出境事務所》播出後引起很大的迴響。

溫郁芳回想自己接到這個「命題作文」時相當興奮,但又笑說後來也有點後悔:「我自己跟小棣老師一路寫了不少職場、勞動的戲,對這個題材當然有興趣。但實際接下之後也有點後悔,因為開始田調著手之後,才發現眼前真的是一片荒蕪,我連勞基法都從來沒去翻過,勞檢員的工作內容是什麼也不知道,真的是從零開始。」所以她也趕緊找來兩個得力助手蔡沂澄、柯雁心共同針對題材與故事進行田調與消化:「因為她們也對這個題材有興趣,而且田調功力非常紮實,非常認真,跟她們一起工作,我非常放心。」

而從《過勞之島》到《勞動之王》,從劇名上來看似乎是專為勞工發聲,但取名的編劇蔡沂澄卻語重心長地說:「雖然我跟柯雁心都被戲稱為『正義魔人』,從劇名也看來也是站在勞工立場居多,但我們其實是希望勞資雙方能夠真正雙贏,而不是只站在特定的立場、只為一方說話。」溫郁芳也補充:「其實這部戲真的很難寫的地方也是在這裡,我們不能草率地選擇靠邊站,而且對白也很難寫,稍有不慎就會變成宣導片、變得很說教。」

溫郁芳為了盡可能讓更多人透過戲劇知道如何維護自己的勞動權益,還是決定用偶像劇的方式呈現。

處理這麼硬的議題,又是在並非收視熱門的客家電視台,溫郁芳思考良久後,為了盡可能讓更多人透過戲劇知道如何維護自己的勞動權益,還是決定用偶像劇,但她坦言:「我當時是做了這個決定,但其實直到現在,我也不還確定這個決定是否正確。」黃桂慧製作人倒是全力支持這個決定:「其實我認為這個決定還是對的,一方面真的需要把觀眾拉進來看;二方面因為客台製作費有限,用男女主角的愛情戲主線,旁及不同勞工案例作為背景,處理起來比較能夠負荷,否則可能會無法每段故事都做到盡善盡美。」

過去從來沒有拍過偶像劇的黃桂慧,也因此找來拍攝過《惡男宅急電》《原來我不帥》等作的張哲書導演為全劇定調,把它包裝得更有可看性,溫郁芳也說:「基本上除了讓戲好看之外,也希望讓觀眾看完劇真的可以知道一些基本的勞動權益概念,知道遇到問題可以找誰幫忙。」

「看到社會出了問題,就像人身上生了腫瘤,不能不去管。」

編劇之一蔡沂澄親自參與了多次田調。

也因為戲劇還帶有社會教育性質,溫郁芳特別找蔡沂澄和柯雁心合作,並大力稱讚她們在採訪田調過程中極其認真。蔡沂澄從《過勞之島》的作者黃怡翎和高有智開始採訪起,蔡沂澄表示:「當時我們聽到很多台面下、因故無法寫在書中的案例,覺得很被觸動,很多真實的細節後來都寫進戲中。戲裡面只要有律師、快遞員等特別嚴重過勞職業的對話,都很怕我們揣摩或劇情設計有錯,所有對白寫完後都特地再找律師、怡翎、勞動部等人看過,就是希望提高正確度,不要寫出不符現實的東西。」一提到「對白」,溫郁芳又很有感的補充:「寫這部對白真的非常容易遇到困難,常常開會的時候都是說『那個什麼』,連名詞都很難記住,每個細節也要一一去問不同的單位。」

蔡沂澄也提起讓她特別印象深刻的工運人士林佳瑋,她分享道:「我一去她就開始講很多接觸勞工的經驗,比書裡面提到的更多更令人感動。其實一開始她爸爸是不諒解她投入運動的,讓我特別感動的是,她其實認為自己 3 萬塊薪水就夠了,只要去做的事是可以幫那些比她更弱勢的人更好,她就是義無反顧地去做,到後來終於她爸爸也被她感動。」蔡沂澄也補充:「另外就是在採訪台北市產業總工會的黃健泰的時候,他其實自己薪水少又過勞,但還是努力為大家爭取權益,他說:『看到社會發生問題,就像人自己生了腫瘤,不能不去管。』」

《勞動之王》將於 3 月 27 日播出,總集數為 20 集。

蔡沂澄也提到,在採訪和了解勞檢員、工運相關工作的過程中,她自己也有很大的成長,她坦言:「其實我發現自己以前並沒有所謂的『勞動意識』,我自己那個年代都是告訴我們『不要草莓』,不能拒絕吃苦,我們都被教育成很好的勞工,卻不知道怎麼保護自己的權益。」

柯雁心也補充:「其實在台灣勞動意識不只有世代差異的問題,其實同一個世代也會有兩種極端的情況,有些人仍然相信就是要拼命工作獲得成功,會去花時間力氣爭取勞動權益的都是魯蛇;相對的有一群人是很努力去維護所有勞工的權益,彼此之間的鴻溝非常的大。劇中的男主角是勞檢員,而男二律師其實就是屬於前者。」

雖然在採訪田調過程中,聽聞很多令人心酸的案例,但柯雁心感性地表示:「其實我反而在做的過程中感受到台灣真的不是鬼島,採訪過程中,不管是公務單位、作者、工會的人,每個人都是一接到電話,也不知道我們是誰,就非常熱情地什麼都跟我們分享、幫我們解答。我要再說一次,台灣真的不是鬼島,真的有很多努力工作、想改善現狀的人,大家都持續在努力。」

柯雁心認為台灣勞動意識不只有世代差異的問題,其實同一個世代也會有兩種極端的情況。

比兩人長一輩的黃桂慧更慨嘆:「其實有時候覺得都是我們害了年輕人,其實我們 5、6 年級就是標準的奴工,而現在中高階主管差不多都跟我一樣是落在這個年紀,我們其實是完全享受到台灣經濟超好的年代,習慣安逸優渥的生活,我們人生中唯一『經歷』過的抗爭就是六四,還不是本土自發性的。我們這一代其實是真的從來不講話、不去爭取的,導致後來習慣成自然,現在的 8 年級生才會面臨現在這麼根深柢固的困境。」黃桂慧也表示:「我自己客台如果人才要走我都是非常捨不得的,但每次看到有勞資糾紛,底下都會有一堆留言說『不爽不要做』,我就覺得很心痛,明明人才本來就是公司應該要好好培養的,員工真的不是消耗品,是公司寶貴的資產。看到這樣普遍的留言,就會覺得為什麼大家會這樣子去思考勞資糾紛。」

提到把員工當成消耗品的慘況,溫郁芳也溫暖地說:「其實寫這個戲除了想要讓大家普遍更了解勞動意識之外,更希望大家能多關心體貼這些你身邊的人,我們寫了很多特別過勞的行業,希望大家以後跟保全、便利商店店員、快遞員這些強烈過勞的勞工打交道的時候,能夠多一點善意和體貼。」當然溫郁芳也不忘戲劇的本質:「其實戲本就是扮演一個溝通的角色,所以寫的過程中我一直都戒慎恐懼,即使編劇成員本來就都關心弱勢,但戲本身一定是要去達到溝通的效果,而非加強對立,所以我們劇本中同樣也會呈現好的老闆跟不好的勞工,真實呈現現實中多元的勞資關係,給予大家更多溝通省思的空間。」

除了要平實公正再現勞資關係外,柯雁心也提及編寫《勞動之王》另一個關鍵的難處:「其實每一個勞動案件的本質重複性很高,流程一 定就是投訴、認定、判決,過程也很枯燥。但我們一定要有戲劇的張力,所以我們要不斷去思考怎麼樣既不脫離現實,又能讓故事發展到一樣的點,而且還要讓不同的案子有變化性。」

抗議與過勞前線 比劇情更戲劇化的真實  

身為製作人,黃桂慧面對影視業本身的過勞問題,也一直在思考平衡的可能,她特別提到:「去年客台拍《已讀不回》時,外籍攝影師其實就是固定一天最多拍 12 小時,劇組自然也就這樣運作,我們就發現這真的是做得到的。後來我就發現,其實只要前置做得夠完善,拍攝就可以更有效率、更順利,工時正常並不會做不到,所以我之後的規劃,就是再多預留前置時間,而且盡量是先把劇本完整寫完,前置做足再開拍。」

黃桂慧希望透過這部劇讓年輕人知道該怎麼適度爭取自己的權益,而合理的界線又在哪裡。

問起黃桂慧在拍攝過程中,都是借場景拍攝過勞,會否遭到業主拒絕?黃桂慧坦承確實有些過勞最嚴重的行業不肯出借,反而是不心虛的店家就願意出借。但播出後,都不擔心業者抗議嗎?黃桂慧霸氣地:「我不怕抗議,因為這就是事實。」

而蔡沂澄和柯雁心說起田調過程各種抗爭前線的故事,更慨嘆真實比想像更離奇。柯雁心提起:「全劇收尾最高潮的設計,就是來自真實故事的感動,從化工工廠的真實案例改編,那種為了親人冤屈,只是要一聲道歉、維護尊嚴的堅持,真的讓我很感動。」蔡沂澄也分享道:「有時候也聽佳瑋講,他們抗爭過程還要上演員課,因為主事者常常避不見面,他們就扮演記者、花店員工打去問清楚主事者哪天會在哪裡參加產業會議,然後無預警去堵董事長。在抗爭過程中很多跟資方攻防的過程,就像特務間諜片似的。過勞死的調查也是,真的要像福爾摩斯一樣,因為公司往往不承認工時過長,也拒絕提供工時證明,只能蒐集死者的發票、通聯紀錄等等生活事跡去證明他真的是長期過勞,才能申請賠償。」

溫郁芳也慨嘆的說:「雖然為了劇本關係,我們會把很多細節融合消化後再放在不同地方,但大部分的情節都是源自真實故事,真相真的比我們的想像力更離奇,那些都不是我們在那邊開會討論可以想像得出來的。」蔡沂澄說起自己覺得最印象深刻之一的細節:「抗議因為警察會拉人,他們有次就設計繩結把所有人串在一起,那繩結是設計過,只要警察一拉就真的會勒死人,所以他們在抗爭前自己也掙扎要不要這樣做,因為他們真的是拿命當賭注。但最後他們賭警察一定受過繩結的訓練,看出那是活結還是死結,就真的戴著繩結走上天橋抗議,警察果真不敢輕舉妄動,成功讓抗議被看見。」

溫郁芳最後深深感謝所有願意分享的朋友,她表示:「這個故事能寫出來真的很感謝大家,我們做這個戲反而是再次感受到台灣人的溫暖可愛,也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怎麼合理維護自己的權益。我認識一位去布吉納法索當替代役的醫生,他曾說覺得自己當外科醫生,『能打開人的身體是很神聖的一件事』;我覺得作為一個編劇,可以去打開別人的內心,同樣是一件很神聖、也讓我很感動的事。再次感謝過程中這些人都願意跟我們分享故事,沒有人拒絕我們。也希望這戲能達成更多溝通、教育的功能,也讓大家理解合理的界線在哪裡。」

本文由客家電視台委託,娛樂重擊企劃執行

延伸閱讀: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娛樂重擊希望能透過網路社群的力量,為台灣影視音產業找到突破點,恢復相關議題該有的注目程度。本帳號將會代表娛樂重擊編輯部,以及發表各方投稿,針對影視音產業提出心得與建議,也歡迎與我們聯繫。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