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慕慈專欄/好記者都到哪裡去了?

0
photo credit: MTSOfan via photopin cc

photo credit: MTSOfan via photopin cc

iphone 6來了Apple Watch出現了,當媒體人興奮地盯著電腦屏幕看蘋果的發表會時,可能沒意識到,自己的飯碗已經放在桌子邊緣,不經意就會被打破。

因為單是蘋果的App Store,就有超過120萬個Apps,2014年6月的下載數字是750億次,平均每個App的下載量為6.2萬次,我們的手指與眼球習慣已經快速改變。美國的求職網站 CareerCast 公布未來八年最不被看好的職業,報紙記者僅次於郵差、農夫及水電查表員。在台灣,我認為農夫不會被淘汰,但媒體記者,包括電視從業員,不用八年那麼久,現在已是高危一族。

我認識一位媒體朋友,四十出頭,在電視圈工作逾15年,寫稿、企劃、執行、製作、行銷、辦活動,一把抓沒問題,在我眼中他絕對是媒體精英,但兩年多來他卻找不到一份正職工作,高喊快要吃土了。

他沒有挑三擇四,履歷表寄到平面媒體、數位媒體、電視台,申請職位包括跑線當記者,或寫文案擔任廣告企劃,面試也有好幾次,始終被摒棄門外。為何?

「他太資深了。」(正解:靠!他比我懂,請他會顯得我無知!
「他太貴了。」(正解:請個二百五就好,幫公司省錢呀!
「他太常換工作。」(正解:經驗那麼豐富,很難管理的!
「我不認識他。」(沒有誤解:熟人好講話。

以上理由,是朋友向我打聽這號人物的「疑問」,亦是台灣媒體管理層的通病:沒自信,害怕下屬比自己優越,總是以省錢為理由,用「不想委屈你」來推搪

處在一個媒體轉型的數位年代,管理層本來應該think outside the box,找各方好手改革嘗新才能拚出個未來,但真要聘用下屬時,豈止是inside the box,最好是小箱子內的「自己友」,不懂做事沒關係,只要懂得人情世故,例如幫主管擦桌子訂便當團購美食,飯碗就會拿得穩,缺乏熟人牽線的,根本連面試的門都沒有。

我的訓練不是這樣的。當年我的媒體恩師移民海外,留下一句話給我:「請最好的下屬,你才能當最好的上司。」下屬能力越強,主管越好當,反之員工捅一堆摟子,上司還要幫忙擦屁股,不小心自己也沾了一身屎。

我曾找一位香港最厲害的娛樂記者當主管,面談時她問我:「你不怕我搶你飯碗?」我回她:「你搶不到的。你的專長是新聞,我的工作是管理。」她很滿意的點頭答應,因為我們談的是專業分工合作,而不是友儕間的互相幫襯。

後期我到電視台工作,很多紙媒的舊同事聯絡我,詢問能否跟我「過檔」,大家都沒電視經驗,我只好一一回絕。朋友問:「你不用自己的班底?」我說:「我沒有班底。」班底是一個自我限制的框框,關上門自己就是老大,覺得天經地義要保護同船的跟隨者,卻忽視了船已經破洞滲水需要外來救援

但媒體高層都喜歡有自己的班底,建立自己的山頭:你是建中/北一女/台大/中時/T台/誰誰誰的親戚/某某人的介紹,選項多於一個或以上更好。最近,我聽說有美術編輯突然改當美食記者(以為吃完寫文就可以),無法勝任後又變成剪接師(不就是a+b+c),表面上是高層很照顧自己人,實際上卻害了這位毫無相關經驗的年輕人,工作效率差受不了壓力最終離職被打入魯蛇一族,外面一大堆好手卻不得其門而入,保護主義凌駕專業要求之上,結果是好心做壞事。

經常有人罵記者沒水準,其實沒水準的大部份時候是主管。懂採訪不等於懂管理,媒體充斥著霸佔著位置不放的50、60歲高階主管,電腦只是用來收發郵件,手機只是用來上臉書打電話,官網有什麼?App怎麼用?官網跟App分別在那?流量是分開還是互加? 廣告要flash還是pop-up? 有聽沒有懂,或是連聽都聽不進去。烏龜比命長,作為媒體中流砥柱,甚至是未來接班人的中層員工根本沒上位機會,乖的就當聽話羊像公務員上下班,不合群的就成為裁員的第一順位目標,降低成本就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最佳藉口。

台灣媒體面臨的不只是斷層問題,還有去專業化的結構性改變。媒體競爭下各業者拚命生產膚淺的即時報導,提供混亂且破碎的資訊,只求快不求真,電視新聞則最愛民生消費與貓狗小孩,連澳洲媒體大亨梅鐸都改口「記者不是專業」,當下可以隨時被取代。《蘋果日報》去年甚至開宗明義聘請鄉民記者,工作期一年,反正大家都在網路找新聞,菜鳥記者還不如網友厲害。而鄉民記者比當年電視新聞台的「在家記者」更簡便,後者還要打電話找新聞或求證,前者宅男宅女用手指滑來滑去就可以勝任。

在此風擋不了的狀況下,我認識為數不少的好記者,都已經離開羊欄不在傳統媒體工作。有的是雜誌/節目/部門裁掉被逼轉業,有的是嗅到媒體沒將來提早走人,有理想的投入網路事業,利用網路無遠弗屆的影響力繼續做新聞寫評論,或跑去唱片公司、電影公司當經紀人或宣傳企劃,更多的,是宅在家裡接案子過生活。

轉型行不行?我上面的媒體朋友,失業跑到政府就業服務站報到,承辦人員幫他找工作,配對的竟是龍巖行銷職缺。電視人跑去賣靈骨塔?聽起來像金凱瑞的電影橋段,但連政府系統都告訴你:這日子不遠了!要不要?隨便你。


尋找更多犀利有趣的娛樂觀點?
歡迎加入【
娛樂重擊粉絲團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黎慕慈,資深媒體人,曾任台灣《壹周刊》執行副總編輯,台港媒體工作歷24年,範疇涉及報紙、週刊、月刊、電視及網路,亦三度參與包括香港《壹週刊》、台灣《壹週刊》、台灣《壹電視》的草創工作。2013年離開媒體。個人著作:《愛。來去。住台灣》(2014/8月出版)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