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黃金單身漢:從福山雅治到李奧納多,我們究竟失去了什麼?

0

文/程威銓

台大心研所畢,筆名海苔熊,是一種結合可愛與可口的動物。目前為泛科學、女人迷、姊妹淘、三十雜誌等個多平台的專欄作者,著有「在怦然之後」與「暖傷心」二書。

前幾天編輯問我,為什麼最近日本演藝圈的男神們紛紛結婚,會造成這麼大的動盪?我想,是「類失戀」(Parasocial breakup with mediated characters)的效果[1]──當你越去追一個銀幕人物的劇,你就越容易形成對他的依戀

愛上偶像之後的「類失戀」

最早進行這個研究是美國影集《六人行》[2],他們發現在影集結束之後,觀眾都有一種失落的感覺:「什麼,就這樣結束了?」研究者解釋,因為當我們長期在追一個劇,很容易把自己代入其中的某個角色,而當這部影片結束的時候,好像跟這個人關係結束了一樣(因為你們之間不會再有其他新的劇情產生),當然會覺得悵然若失。

我們本來就容易從主角與劇情的投射中獲得溫暖的慰藉[3]。所以,在看過《全面啟動》、《神鬼交鋒》、《龍馬傳》或《破案天才伽利略》之後,你可能會認為自己是福山雅治的戀人,或者是被李奧納多救出來的少女。而這幾個黃金單身漢的結婚所造成的影響,或許是因為女孩們終於意識到,他們想像中的情人「真的」沒有機會了(雖然說原先機會也不大)。

FotorCreated

福山雅治 9 月底結婚,李奧納多跟女友求婚成功,迷妹真的沒機會了!

隨著年齡貶值的吸引力?

不過,這個看起來沒什麼問題的理論,背後卻藏著一個很大的問題──為什麼那些氣質女星結婚,卻沒有造成同樣的動盪?如果像媒體報導粉絲依戀是真的,為什麼女性結婚造成的波動比較小?

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從演化論的觀點來看,男生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越值錢,女生隨著年紀越來越大,生育率卻變得有限。國內學者張榮富的系列研究指出,女性的擇偶競爭力是「來得快,去得也快」[4-7]。換句話說,那些大叔們結婚讓女孩們很痛苦,是因為他們還有美好的未來可以期待(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說黃金單身漢,但不會說黃金美魔女),可是這些正妹們結婚了之所以不痛不癢,是因為他們真正的美好,在於過去。

對男生來說,一個新垣結衣結婚了,還有波多野結衣,綾瀨遙結婚了,至少也有綾波零可以妄想。反正活在一個女神比宅男還要多的時代,正妹什麼的都可以隨時間淘汰。

498eab29e75ca

至少我們還有綾波零

女孩,你過了「競爭力」最高的時間點了嗎?!

除了媒體依戀之外,還有一個細節藏在魔鬼裡。讓我們看看這些黃金單身漢和他們的伴侶背景資訊:

你發現了什麼?上面三位黃金單身漢,分別找比自己小13、17、16歲的女孩,似乎這些帥氣老漢除了推車之外,還喜歡吃嫩草?其實是滿典型的現象,平均而言40~46歲的男人,傾向找比自己小8~11歲的女孩作伴[4]──當然,如果你有更多「資源」,選擇也會多一點。

fukuyama-kekkon-3

日前傳出福山雅治(下排左二)結婚消息時,twitter上流傳的日本帥大叔擊墜榜,看來需要加上竹野內豐(中排左二)了~

不過,無論如何,年齡總是女孩們的敵人。國內學者張榮富利用2000年臺灣未婚人口的資料,模擬 20 至 49 歲男女的配對,發現兩個驚人的現象(以下整理引自張榮富教授的論文資料)[8]:

  1. 女性配對成功率的高峰比男性來得早,但是下降的速度比男性快;女性一旦錯過了最佳年齡,其負面後果(成功率與優勢的下降)要比男性來得嚴重。這就是為什麼你總是很早收到女性朋友的紅色炸彈,但後來你的 FB 都只剩下早婚女性朋友的晒嬰兒照,以及還未婚的女性朋友的「一個人也很好」
  2. 男女最佳的結婚時機都是在 30 至 34 歲。男性擇偶優勢的高峰發生得比女性早,但在年長時有明顯回升的跡象,女性則在擇偶優勢的高峰過後一路下降。這就是為什麼,這些黃金男晚年「仍」有吸引力!

那麼,什麼時候是你人生的「黃金時間」呢?另一個研究發現兩性的『吸引力』最高峰都在29歲,但是女性被接受度「劇降」的關鍵年齡在30歲,而男性在36歲[9]。

讀到這裡,警報女孩們可能會很生氣,因為聽起來不論是明星還是吾輩庸俗凡人,好像都是女性過 30 就比 FBI 還要悲哀,男性隨年齡越來越大,黃金也越來越多(這句怎麼好像怪怪的),畢竟女性比男性更重視伴侶的經濟條件[10]。但親愛的,即使世界不斷讓你失望,也要繼續相信愛啊(Peter Su語氣)!演化論的觀點常常是解釋很多事,卻解決不了任何事

其實,不論到幾歲,還有許多比年齡更重要的東西不會隨時間消退:彼此的記憶、相處與溝通,家人朋友的支持、互動與認同[11]。有一天你會發現,歲月帶走的不只是時間、竹野內豐或李奧納多,更是那些你對感情的不成熟,與害怕失去的膽小懦弱。在這個過程中,真正能被留下的事物與人,往往才是你生命中重要的靈魂。


[註] 為行文簡便故,研究內容多有省略,有興趣者請參閱原文。

延伸閱讀

  1. Gabriel, S. and A.F. Young, Becoming a Vampire Without Being Bitten The Narrative Collective-Assimilation Hypothesi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1. 22(8): p. 990-994.
  2. Eyal, K. and J. Cohen, When good friends say goodbye: A parasocial breakup study.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2006. 50(3): p. 502-523.
  3. Hong, J. and Y. Sun, Warm It Up with Love: The Effect of Physical Coldness on Liking of Romance Movie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12. 39(2): p. 293-306.
  4. 張榮富 and 唐玉蟬, 個人結婚年齡與配偶年齡差距的關係. 教育與社會研究, 2009(19): p. 111-132.
  5. 張榮富 and 唐玉蟬, 逐歲分析男女年齡對擇偶年齡偏好的影響. 淡江人文社會學刊, 2009. 40: p. 115-143.
  6. 陳玫瑜, 異性年齡偏好對擇偶之影響及其男女差異-以相配區模式評估, in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2008, 臺北教育大學.
  7. 張榮富, 年齡對擇偶年齡與身高偏好門檻的影響. 中華心理學刊, 2006. 48(3): p. 275-289.
  8. 張榮富, 結婚最佳時機的性別差異:一個以臺灣人口資料的模擬配對研究.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 2011. 49(4): p. 215-275.
  9. 張榮富 and 陳玫瑜, 年齡被接受度的性別差異-以年齡偏好的雙向配對擇偶模式評估. 經濟論文叢刊, 2012. 40(1): p. 119-146.
  10. 黃宜慧, 理想伴侶特質與戀愛滿意度:演化論觀點之檢驗, in 社會心理學系2010, 世新大學 台北.
  11. 張思嘉 and 李雅雯, 擇偶歷程中影響關係發展的關鍵因素. 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 2009(25): p. 179-212.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娛樂重擊希望能透過網路社群的力量,為台灣影視音產業找到突破點,恢復相關議題該有的注目程度。本帳號將會代表娛樂重擊編輯部,以及發表各方投稿,針對影視音產業提出心得與建議,也歡迎與我們聯繫。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