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影評/《攻殼機動隊》:全新烤漆,老舊機型

0

視覺上頗有可觀、敘事上老調重彈,籌備多年終於與觀眾見面的好萊塢真人版《攻殼機動隊》,有如無數科幻電影經典集大成,在熟悉的框架裡,搭配三不五時出現的精彩效果,提供觀眾間歇性的娛樂。如果在此之前從未看過《攻殼機動隊》的漫畫以及押井守執導的動畫版,或單純只是想感受視覺震撼,本片還是能提供一定的觀影樂趣,但只要觀眾帶著一絲對原作的憧憬與期待進戲院,恐怕失望是必然的結果。

《攻殼機動隊》描述在未來,人類能夠透過科技升級自己的身體成為生化人,而在這前提下最精密先進的案例就是「少校」,一名人類大腦與生化身軀完美結合的犯罪終結者。但當少校與她所隸屬的公安九課試圖要打擊恐怖組織,她卻開始質疑起自己的存在意義與原因。

這次故事劇情將重點擺在「少校」自己的存在意義。

彷彿受到電影的啟發,先前曾在《公主與狩獵者》裡頭展現視覺長才的魯伯特桑德司這次更上一層樓,將香港獨特的街景和 3D 投影技術結合,加上各式各樣城市元素的拼貼,呈現自己專屬的未來世界,無論服裝或佈景皆有可觀(原作雖是漫畫,電影中也有使用日文,但這更像是一個獨立存在的混合城市,而非特定地點)。此外,桑德司把過去拍攝電玩廣告的經驗帶入《攻殼機動隊》裡頭,讓動作場景多了一絲精緻細膩的光澤,亦有種另類的美感。

可惜的是,在這之外,強納森赫曼傑米摩斯的劇本只能說乏善可陳。以一部探討機器與人類靈魂的電影來說,2 位編劇更傾向把電影塑造成另一部純粹的反烏托邦科幻動作驚悚片,主軸大概便是《機器戰警》加上《魔鬼總動員》,佐以《銀翼殺手》與《第五元素》,再用《關鍵報告》的劇情走向包裝。當然,《攻殼機動隊》的原作問世至今已過了 20 年,上述作品亦有許多曾受其影響(如《駭客任務》便是一例),但當現代觀眾已經看過類似內容無數種變奏,特別是當同樣主題在 21 世紀仍至關重要,本片在創作上的缺乏創新與停滯不前,反而更讓人感到遺憾與失望。更別說最後整個故事的收尾,都已經 2017 年了,可以不要再用邪惡企業的邪惡經營者為敘事解套嗎?

將香港獨特的街景和 3D 投影技術結合,成為本片最棒的亮點。

另外,史嘉蕾喬韓森的演出只能說不過不失,雖表現出角色的內心掙扎,卻無法讓人同情或產生共鳴,反倒是宣傳鮮少提及的茱麗葉畢諾許與皮魯艾斯貝克,個別都有較為完整的個性與心路歷程,戲份稀少的麥可彼特也莫名吸睛,出現另一個配角比主角有趣的尷尬狀況。

如果說看科幻類型期待的是娛樂,《攻殼機動隊》仍有一定的娛樂性,只是想來當多數觀眾看見《攻殼機動隊》的名字,期待的是思想刺激與辯論,而非聲光效果與爆破。而當電影使用此一故事概念,卻又無法善用故事的特點,則本片存在的理由,格外讓人困惑。明明是探討靈魂的電影,卻成為商業鉅作,明明是綺麗奇異的科幻世界,故事卻總是似曾相識,看來深受身份混淆之苦的,不只有本片主角而已。

延伸閱讀: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生活環繞電影、影集、古典樂與吃喝存在的不務正業上班族。努力做一個假文青,但每每淪為不甚好笑的脫口秀藝人。經營有 P is for Picture 。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