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日據時代的十種生存法則》主創團隊:8K 技術火力加持,用有限資源創造質感時代劇

0

採訪、撰文/Maple

前一篇訪問針對《日據時代的十種生存法則》在文學改編上的策略如何「以古移今」,此篇則將帶大家理解在客台有限預算下,製作人高君亭、陳南宏和導演林宏杰如何分工合作,共同在維持精省預算同時,仍拍出有質感的時代劇。

時代劇導演的選擇 擦出意外的火花

延續《台北歌手》的製作團隊,《日據時代的生存法則》一樣由內容物製作的高君亭與台灣文學出身的陳南宏擔任製作人,有趣的是林宏杰導演在幕後花絮裡笑說他們很有勇氣,找了一位喜歡拍喜劇的導演來拍看似嚴肅的時代劇,究竟這樣的組合是怎麼促成的呢?

高君亭表示:「其實是因為在先前時代劇《憤怒的菩薩》時我有跟許肇任導演合作到,因為這次的內容比較偏歷史,所以我請小任導演推薦人選,他就推薦了林宏杰導演,杰哥是外表粗獷、內心細膩。聊了之後有興趣,接下去他再跟南宏聊怎麼合作執行。」

林宏杰則說明他對劇本的想法:「高老闆先拿大綱給我的時候,本來的劇名是男主角秦得參的《參仔》,但我看完內容就有了『生存法則』這個概念,因為劇中每個角色都有自己不同的一套人生原則,後面就更去思考每個角色的態度是什麼、他們的人生期待跟希望是什麼。包括劇中唯一一個對台灣人較友好的日本警察、派出所副所長本田,他為什麼會大老遠跑 2000 多公里來到台灣,當時可能大多是流放的,但一定也有不同的原因,出於直覺相信一定也有好的警察,所以把敬天愛人的概念放在他身上,某程度上去體現當時時代的複雜性。」

身兼製作人和編劇統籌的陳南宏則回憶道:「一開始給杰哥看的是初版大綱,當時的版本裡得參跟秀芳是一對,對白本已經出到第八、九集了。但後來杰哥想更著重在『生存法則』這點,讓兩個兄弟的差異和觀念衝突再劇烈一點,所以出現了得隆、得參和秀芳的三角戀。在賴和小說裡面,小人物的『期待未來』是一直重複出現的主旋律,知識分子和世井小民都可能委屈求全或有苦難言,在兩兄弟身上可以個別看到這個部分。」而原本的劇名也突顯了陳南宏編劇團隊下筆時的偏重,他解釋道:「原來的大綱就是完全跟得參走,從他身上看到他無所不用其極想要去賺錢、改變生活,後來陸陸續續也讓每個角色這個部分更清楚。」

最特別的是,在接拍本劇之前,林宏杰導演其實並沒有讀過賴和,但在目前劇集的呈現,卻可以看到他把賴和小說中書寫的異族壓迫和諷刺性都表現得十分明確。陳南宏表示:「確定合作後,我就把關於賴和的所有資料,包括作品的全集、日記等等都給導演,導演在一個月內做完所有功課。」既然本來並不認識賴和,林宏杰導演為何慨然接拍呢?他提到:「除了喜歡劇本以外,主要是客台給予創作很大的空間,就是可以好好做作品。」

有限資源限制場景數 8K 攝影機與前置加持以確保質感

以有限資源挑戰時代劇,製作人陳南宏直言:「我們必須把場景數控制在十幾個左右,演員數和劇情難度也都要在合理的範圍。場景數少其實有好有壞,缺點當然是場景上的豐富度不夠,但在拍攝上可以大量節省美術陳設和轉點的時間。」

林宏杰導演則表示自己其實很適用各種規模的案子,他分享道:「我自己是製片體系出身的導演,理解執行面一定都是需要調整的。其實每部戲不管規模大小,都有預算天花板在,所以我自己作為導演也一直在學習成長,了解怎麼樣做是最合適的。我們這次總共拍攝 52 天,只有兩天有轉景,因為我跟副導在開鏡前就都喬好了,哪幾天的是同一場景可以卡在同天拍,修改劇本時也盡量不要衍生多餘的場景,先把場景數控制住。」但他同時也表示:「場景少也有其好處,我們主場景總共14個,順景表出來後,開拍前我跟攝影、燈光和製片組已經一一在勘景的時候在現場討論好怎麼拍,技術勘景做得很紮實。而且我們讀本也讀得很細,是整個劇組都一字一句把 12 集的劇本全部讀完,都把細節確認得差不多。前置做得充分,所以現場基本上都蠻順利的,沒有太多臨時狀況。」

製作人陳南宏續道:「當然,除了場景數少,也確實必須犧牲一些建構情境式的大場,像是避開去寫白北白天熱鬧的街景、學校全景之類的,以室內的小景來代替,透過演員和角色關係去營造氣氛。」林宏杰導演也笑說:「有時預算在那也有好處,在劇本跟前置期不會『亂想』,很多表現的輔助道具可能有困難,我們就把主軸回歸到角色之間的互動。到劇情後半的吃重武打戲,也都早早定調是生活情境式的打鬥,利用地形地物、一般人做得出來的動作為主,不會是太過花俏的動作。」

高君亭和陳南宏都強調,要能在預算範圍內把戲做好,一定是先從劇本下手,陳南宏也嘆道:「我還是要奉勸編劇『面對現實』,很多時候需要你修改劇本一定有苦衷,厲害的編劇其實絕對可以做到修改但不減損戲的用意,其實劇本是可以解決後面所有人的問題的。」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非常特別地採用了 RED MONSTRO 8K 攝影機,同時經營有器材公司的高君亭製作人強調:「雖然我們預算可能不夠,必須在場景美術上減省,但我們絕不能因此在質感上有扣分,所以我用硬體來補強,用 8K 攝影機的影像質感和細膩度去幫戲加分。同時也在想把規格上提後,或許未來可以推國際平台包括 NHK 等等,同時也可以向產業展示 8K 技術的火力。」

製作人陳南宏也補充道:「其實我們在《台北歌手》就已經是用 6K 拍了,這次再進一步挑戰 8K,因為它是全片幅,在視覺感上會更全面。我們這次的時代劇場景少且小,要做出景深很困難。但8K攝影和全片幅鏡頭,可以做出人物和背景的縱深,不用太複雜的美術也可以讓畫面更有層次。」

林宏杰導演對8K攝影機也讚不絕口,他笑說:「我一試拍完就決定換這台,我在現場常說用完這台下次用一般的攝影機可能不會拍了。因為它在捕捉光上面的表現,以及景深等等都非常好,畫面很漂亮,尤其最驚訝是在秦家,不是很複雜的美術和燈光,就創造出前所未有的視覺感。所以很多運鏡我都放棄掉,回到構圖本身和角色的對戲,變成我連拍攝習慣都被它改變了。」

挑戰多語言拍攝以還原時代 導演:「希望引起更多人對賴和的興趣」

與《台北歌手》不同的還有,上次同一演員分飾多角,且都是台灣人背景,雖然需要講日語,語言的分量卻沒有那麼重。這次改編賴和小說,劇本中有相當多日本警察的角色,需要大量演員講客語和日語,在演員語言訓練和表演指導上也是一大課題。

陳南宏分享道:「就主要演員來說,都是因為劇本好,才能吸引主創演員來投入,進而學習並練習日語和客語台詞。像《台北歌手》的男主角莫子儀前一次演客語劇已經是12年前的《醬園生》,也是因為劇本才再次投入。而這次主演的石知田和張寗也都是本來不會講日語或客語的,都是因為劇本和角色而全力投入,表現得也很好。次要和周邊的演員,則因為前置時間有限,就優先以本來就會客語或日語的演員為主要人選。」他也補充:「因為台詞都需要翻成客語和日語,所以也會事先跟語言指導老師溝通,像得參和得隆即便都是用客語,得參的用詞就明顯比較髒、比較俚俗,得隆就比較斯文。」

林宏杰導演則表示:「開拍前我看到日語翻譯的劇本,台詞長度出來時我有點擔心,主要是節奏跟長度都跟中文不太一樣。還好我們主要的日本角色都是由日本人來演出,所以語言表演上不擔心,現場我就是慢慢去抓到日語台詞的節奏和長度。」

最後林宏杰導演也特別呼籲觀眾一定要來看,他表示:「我們都期待做一個不一樣的文學改編劇,我希望能做到雅俗共賞。包括在改編的時候,我一直在想如果一百後有人願意改編我的作品,無論怎麼改我都會很高興,所以我們做了很多比較不同的嘗試,希望可以打破過去觀眾覺得文學改編劇很難懂、節奏很慢的印象。《日據》是部黑色喜悲劇,後面還有點風格化的暴力美學。」

陳南宏也提到:「其實客家電視台在行銷端有提到,正因為它不是想像中文學改編劇的味道,他們在定位目標族群時不是很容易。我自己希望大家看完劇可以回頭想想現在,兄弟兩人各自的觀點跟現在的狀況其實是可以對話的。」他另外補充道:「我自己認為這次改編最特別的還不是把不同篇融合,而是賴和小說這麼嚴肅,我們卻用秦得參這麼一個有趣嘻鬧的主角去貫穿,做成略帶荒謬的黑色喜劇,在調性上完全不一樣,我認為這是最大的突破點。」

林宏杰導演也再次提到運用賴和文字的特點:「我們除了選出 12 段賴和的文字,很適切地放在劇本裡面,也在戲劇推動上扮演了很特別的效果。另外,因為得隆是賴和的化身,很多他的台詞也是賴和的話,除了改編的這幾篇,其實還有其他作品像〈不幸的賣油炸粿〉的影子在裡面,劇裡有很多資深台文迷才會發現的『彩蛋』。」

高君亭製作人也讚道:「看到最後的成品其實是驚訝怎麼會這麼好,導演的分鏡功力很優秀。我們在《台北歌手》就已經想嘗試新東西,這次我們的定調更通俗,希望有更多人因此來看賴和的作品。」

林宏杰導演也感性地提到:「這次幫我們做後期的成音師,他看完第一集之後就自己去查賴和的作品、看賴和的生平,努力去搜索關於賴和的資料。其實這就是我自己的想法,只要讓看到劇的人可以想去了解賴和或那個年代,我覺得就已經夠了。」

延伸閱讀: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唸過台大外文、台大台文,都成了逃兵,現為自由寫手,從企劃編劇、影劇評論到採訪紀錄,只要是喜歡的東西無一不能寫。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