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線警探》:老派男子,硬派愛恨,以及永遠的哈倫鎮

0

1

有沒有那樣一個地方,縱使你從未涉足,但就如同張愛玲的上海、王家衛的香港、或伍迪艾倫的紐約,單憑文字、影像、音樂、對話,你也可以輕易想像、感受,回憶,宛若自己生命經歷的一部份?

對看了五季《火線警探》的觀眾來說,肯德基州的哈倫鎮(Harlan County)便是這樣。

第一季一開始,男主角美國法警(United States Marshal)Raylan Givens(帥氣瀟灑的提莫西奧利芬特),從陽光燦爛的邁阿密調回頹圮破敗的肯德基家鄉,等著他的有兒時虐待他的罪犯父親 Arlo,一同工作過的新上司Art,過去曾暗戀他的Ava,以及永遠分不清是敵是友、說起話來咬文嚼字,迷人又危險的地方罪犯 Boyd Crowder(由演技超凡但因外型限制永遠難當一線紅星的威爾頓哥金斯飾演)。

雖然時間設定在當代,但 Raylan 活生生便是從西部片走出來的角色:多數時候穿著體面,戴著招牌牛仔帽,說起話斯文有禮但脾氣火爆剽悍,出生於犯罪世家但嫉惡如仇,辦案偏好智取,不過一拔槍十之八九便是格殺勿論。影集五季下來,便是看 Raylan 追捕對抗各大小罪犯,格局雖接近警探辦案劇,靠的卻不是法醫鑑識或心電感應,重點還是在於對地方人事物地的了掌握、語言與思路上的鬥智鬥力,以及關鍵時分那幾乎永不失誤的好槍法。衝突場面不多,但看警匪雙方運籌帷幄便已緊張刺激,槍戰戲更是高潮迭起。

2

如硬幣兩面的Raylan與Boyd,彼此互敬互重又恨之入骨。兩人關係是《火線警探》最精彩的部分

只是五季下來,觀眾不難發現,影集主角雖像西部片人物,哈倫鎮卻絕非西部片裡那黃沙滾滾、建物雷同,扣除被當作片名的時候以外永遠認不出來的無名小鎮。在《火線警探》裡,哈倫鎮才是真正的主角,這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祖父輩、父執輩的互動,決定了下一代的人生,窮到死在煤礦裡或走上犯罪一途無非成年後的兩大事業,如第二季大反派 Mags Bennett(女星 Margo Martindale 靠此角拿下艾美獎最佳女配角),她所屬的 Bennett 家族便與 Raylan 有著世代過節,該季故事也環繞著這個犯罪家庭與礦工生涯緊密發展。劇中主角有這麼一句台詞:「我們一起挖過煤」(we dug coal together),一句話便能傳達一輩子的歷史。自然,一個一窮二白的破敗小鎮不是多了不起的地方,這裡的人也早已習慣外人對他們的輕視與低估,甚至反過來利用這個劣勢-君不見第二季的Mags,是如何利用自己鄉下慈祥老太太的面具,殘忍無情地擴張自己的犯罪版圖。

從第一季2010年開播到現在,五年時間,觀眾對哈倫鎮形形色色的地方角色:天真愚蠢的 Dewey Crowe、聰明瘋癲的 Arlo、永遠從重量刑的法官 Reardon、刀子嘴豆腐心的Art、比蟑螂還難殺的 Wynn Duffy、難以捉摸的 Limehouse、想耍狠卻永遠只是個丑角的 Dickie⋯⋯等等,都已如摯友一般熟悉,更別提一起經過風風雨雨、準備要在新一季一決生死的 Raylan 與 Boyd。《火線警探》真正把美劇長篇幅能夠塑造的漫長歷史感,發揮得淋漓盡致,無論多小的角色都有特色,彼此堆疊互動,成為近年美劇少見的獨一無二完整世界(唯一可以匹敵的大概只有《公園與休憩》或《廣告狂人》),每次造訪都讓人更捨不得離開。

3

第二季的Mags,格局與悲劇性儼然是南方大嬸版的《教父》

除了哈倫鎮之外,另一個不能不提的名字則是埃爾莫爾倫納德。這位在臺灣知名度始終不如雷蒙錢德勒或詹姆士艾洛伊的美國犯罪小說家,甫於2013年去世,作品中文翻譯少得可憐,反而改編自他筆下小說的電影,如昆汀塔倫提諾(唯一一部改編自他人作品)的《黑色終結令》、史蒂芬索德柏的《戰略高手》,或巴瑞索南菲爾德(《MIB星際戰警》導演)的《黑道當家》,等皆享有不錯的評價與知名度。《火線警探》與倫納德的關係很有趣:Raylan、Boyd與哈倫鎮等一干角色,原出自倫納德的小說,但影集以短篇《Fire in the Hole》做為起始點進行改編,保留倫納德淺顯易懂但妙趣橫生的風格化對白、聰明狡詐的正反角色塑造、明快流暢的敘事與動作,與準確的留白等等;同時也自由地擴張敘事規模,甚至納入其他(版權許可範圍內)倫納德創造的角色。

而隨著《火線警探》一路長紅,更多人因此注意到倫納德的寫作以及Raylan這個角色,倫納德亦稱讚《火線警探》是少數真正抓到其寫作精髓的影像改編。影集的成功,甚至讓倫納德特別以本劇為靈感創作了主角 Raylan 的同名續作。本來文字與影像便像是異卵雙胞胎一般的存在,但像《火線警探》的原作與影集間和諧共生,共存共榮的合作關係,想一想還真是當今少有。

4

倫納德總有本事讓筆下角色無論多小,總是讓人印象深刻。Pruitt Taylor Vince客串演出的第三季小反派、喜歡玩哈倫輪盤的Glen Vogel雖是虛構人物,表現卻是百分之百的倫納德神采

上月底,《火線警探》的第六季,也是最後一季正式開播。對於前季已略顯疲態的本劇來說,在此時寫下句點,固然令戲迷無比不捨(尤其是筆者深愛的另一齣劇《公園與休憩》也將同時告終),但至少在收在高點,也算得上是不幸中的大幸。另外,最終季到來,也意味著一拖再拖的 Raylan 與 Boyd全面對抗將正式上演,加上找來西部片傳奇山姆艾略特加入演出,全劇緩緩策馬步入夕陽前,肯定要再來一次那讓人膽戰心驚又鼓掌叫好的老派對決。英雄不死,只是凋零,但哈倫鎮的歷史與罪惡仍頑強聳立。若在此之前,你沒有聽過《火線警探》,請把握剩下的最後十三個月,神遊一趟這肯德基州東部小鎮,並在三個月後,結尾那充滿宿命與悲劇性的片尾曲《You’ll Never Leave Harlan Alive》響起時,倒杯波本威士忌(Pappy van Winkle最好),送Raylan、Boyd與熟悉的哈倫鎮最後一程。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生活環繞電影、影集、古典樂與吃喝存在的不務正業上班族。努力做一個假文青,但每每淪為不甚好笑的脫口秀藝人。經營有 P is for Picture 。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