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重擊x國家影視聽中心】專訪/國家影視聽中心修復組資深專員邱繼諺:透過數位修復,將瀕臨消失的老電影重新復活

0

文/陳明萱

從膠卷紀錄的老電影,一直走到現代的數位放映,影像的保存方式也大大改變,過往的珍貴膠卷多年下來容易變質,數位修復的過程更是困難重重。這次重擊 Podcast 邀請到國家影視聽中心修復組資深專員邱繼諺,來跟大家揭秘這其中會遇上的問題及應對方式。

娛樂重擊Podcast 》歡迎「聽」專訪完整內容:https://bit.ly/3ihgHov

數位修復前有些事一定要先做

邱繼諺本人看起來相當年輕,但其實他早在2009年就進入國家影視聽中心服務,目前從事數位修復工作已有十多年的經歷。當年柯達破產,讓業界上下都十分震驚,畢竟早期的電影由膠卷製作,而中心初期修復作品,複製時更需大量底片,膠卷停產確實帶來極大的挑戰,卻也加速將老電影數位化的進展。

國家影視聽中心修復組資深專員邱繼諺。翻攝自紀錄片《數電影的人》

即便擁有原始素材,影視聽中心在進行修復前,還是需要負責洽談版權,邱繼諺表示,早期許多作品都是直接使用未授權音樂,但近年著作權意識高漲,無論影像或音樂,都一定要先取得授權。而面對缺失的片段,前端的數位修復工作者,還要訪問原片導演、監製等人,並找尋其他原始素材補足畫面,以確保整體作品修復的完整性。

除了考驗技術電影的「再現」也是問題

數位修復的設備昂貴,也相當考驗操作者的技術,一部兩小時的電影,就擁有約十萬張畫格,要花費大量時間一一處理,邱繼諺說:「除了基本的調光,我們還要記住每張畫格的細節,才能正確地將原始的負像底片轉為正像,狀況好花三四個月,狀況不好一年都有可能。」

數位修復工作者需一一處理每張電影畫格。翻攝自紀錄片《數電影的人》

另一方面,年代久遠的膠卷還會出現「醋酸症」,這也是數位修復最棘手的問題之一,「狀況太嚴重膠片會無法展開,這樣連數位化都不行了,我們會放進冷凍庫除濕,並用化學藥劑吸收醋酸液。」邱繼諺表示,過去的抓勾掃描機,若遇上膠片齒孔酸縮,很容易停擺甚至被扯斷,在科技的進步之下,現在改用輪種帶動的掃描機,速度雖慢卻能更完整的保存。

但你知道,現今被修復的老電影,其實還存有不少倫理爭議嗎?些微的改變讓其蛻變為全然不同的樣貌,彷彿又是另一部新作品的誕生。有些人覺得粒子去除後沒有老電影的感覺,原片導演甚至覺得自己的初衷消失了,對此,邱繼諺說:「我們在修復時都會將細節拉出來比對,更重要的是大家要一起討論,否則個人想法是會影響的。」

《數電影的人》紀錄搶救、修復老舊膠卷的過程。翻攝自紀錄片《數電影的人》

數位修復除了能讓我們回顧過去的電影發展,更重要的是希望接觸更多新觀眾,近期國家影視聽中心也推出紀錄片《數電影的人》,讓大眾直擊樹林片庫的日常,見識數位修復前後的差異及感動。邱繼諺也透露,未來中心希望能逐步融入AI技術,試著透過不同方式實現影像再生,並協助處理大量老舊的影視作品,將其重新呈現在世人眼前。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娛樂重擊希望能透過網路社群的力量,為台灣影視音產業找到突破點,恢復相關議題該有的注目程度。本帳號將會代表娛樂重擊編輯部,以及發表各方投稿,針對影視音產業提出心得與建議,也歡迎與我們聯繫。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