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腸劍的「割裂」與「貫串」──胡金銓、李行、白景瑞的《大輪迴》

0

本文轉載自國影本事十四期
文/陳平浩
圖/影視聽中心

睽違三十五年,物極必反或是風水輪流轉,《大輪迴》如今又值得臺灣的電影人重新回顧了。

咸認台灣新電影運動以《光陰的故事》(1982) 與《兒子的大玩偶》(1983) 啟動,取代了《大輪迴》(1983)與《喜怒哀樂》(1970) 的世代。巧合的是,它們皆是三段或四段式的「集錦電影」,但恰好形成了戲劇性的對比。八○年代青年導演的尖新銳氣與嶄新語言,七○年代大師導演爐火純青的風格與技藝;一是「藝術電影」的實驗與練習,另一則是商業票房保證的「類型電影」,二者分別出自兩批典範不同的「作者導演」之手。然而,二者又奇異地構成了既斷裂又連續的辯證關係:《大輪迴》裡的「三世情仇」歷經明朝末年、民國初年、七○年代;而《光陰的故事》則以戰後嬰兒潮之眼重寫了從六○到八○年代的臺灣政經文化史──兩種史觀的分野,呼之欲出,樞紐似乎就坐落於七○年代「鄉土文學論戰」與「回歸現實」的轉折。

《大輪迴》由胡金銓、李行、白景瑞三位七○年代巨匠導演合作攝製,以三段短片呈現同樣三位演員(石雋、彭雪芬、姜厚任)在三個不同時代的聚散離合。三人連袂輪迴轉世,角色關係洗牌,但愛恨糾葛卻跨越了時空。二男一女的三角妒戀,被一把匕首「魚腸劍」貫串,這柄凶器也讓每一世皆以悲劇作結。牽腸掛肚、魚腹翻白,羈絆了三生三世:明末東廠和江湖的對峙、民初富家少爺和京劇花旦的苦戀、七○年代摩登舞者和漁村乩童的畸戀。「宿怨」與「轉世」構成了敘事動力,以「輪迴」強調了時代遞嬗中的恒定與不變,揭示了無常人生裡的永恆人性,迥異於八○年代新電影回訪「現實」而採「寫實」(題材或美學),從「鄉土」動身而吋吋深入「本土」,首度再現特定政經與跨國因素底下臺灣獨特的歷史軌跡與社會狀態──二戰之後的內戰與冷戰,美援、反共、戒嚴,發展主義、現代化、經濟奇蹟的去魅化與去政治化。

然而,《大輪迴》裡三段各別與之間的斷裂與連續、差異與重複,正好隱喻了每一段短片的類型性。 

胡金銓的首段,乃是他簽名風格鮮明、已臻世界級電影大師位階的武俠片類型──李安二十年後引領全球武俠片復甦的《臥虎藏龍》,即是向胡金銓的武俠美學致敬(甚至那句「要劍還是要我」也疑似出自此片)。胡關注明代東廠與錦衣衛題材,奸佞與忠臣,密謀、埋伏、短兵相接,勤王、託孤、護主,復仇、救國救江山。然而,此一祕密警察體制在片中的瓦解趨勢(比如內部自己人的臥底與背刺),彷彿暗暗指向了彼時解嚴前夕威權機器鬆動、民間社會力即將噴勃的緊繃氣氛。

第二段的李行,嫻熟以大時代小人物為軸的通俗倫理劇。此段以民國初年做為背景(這是一個新舊交替、青黃不接、舊世界崩塌而新社會尚待建立、甚至已然多次死去活來遂呈半死不活的時代),豪門紈褲子弟和野台京劇花旦因Déjà vu而一見鍾情,卻遭遇了攔阻:大宅門裡,乖順媽寶的母親大人反對;戲班子裡,叛逆少女的青梅竹馬反對。故事延續了七○年代瓊瑤愛情電影類型的母題,門戶階級或禮教束縛之下的挫敗戀人──邂逅、熱戀、阻隔、以迄衝突上升至高潮,戛然斷折於揮刀與濺血。

至於白景瑞所執導的第三段,可以視為台灣新電影的先聲。其實更早之前白景瑞已有一部精湛的新寫實主義作品《再見阿郎》(1970)。本段背景為彼時的當代 (1970-1980),一支臺北現代舞團(有雲門舞集的影子)藝術下鄉,來到離島澎湖,在偏鄉舉行公演。這趟起初在七○年代「回歸現實」的旗幟下意圖「接地氣」或「禮失求諸野」或「向人民學習」或「人類學踏查」的旅程,卻意外搬演成一齣「國際現代主義抽象舞蹈VS在地建醮祭典儀式跳乩」的劇場,不諳或不顧風俗民情和田野倫理,一心「把藝術帶給民眾」(從上而下的都會知識菁英、從外空降的藝術教育部隊),逕直在廟口搭築野台當舞台,「擋住了神明看海的視線,漁船會出事的」。這幾乎提早預示了日後打從紀錄片《苦力藝術家》(1999) 一直到近年當代藝術的「田野轉向」所反覆爆發的衝突、爭議,或辯證。這些皆具體化為:都會摩登知性女子,粗勇漁民兼迷信乩童,二者命定的相遇以及必然的齟齬摩擦。

白景瑞這一段反思了傳統和現代的斷裂或延續、現代化和工業化造成的城鄉差距、臺灣歷經連續重層殖民的情境,以及,藝術的「根」與「源」(在地生長或外來潮流),藝術和社會之間的關係。針對藝術的反身思考,或者說「虛構VS真實」的論辯,這三段裡全都有。東廠江湖裡的「雙面諜」與「計中計」,始於「啞巴」終於「瞎眼」;民初京劇的粉墨登場,難逃台上台下戲夢人生的詛咒,弄假成真,霸王親手刺死了虞姬;離島海濱的小廟裡刀梯上的扶乩、招魂、附身(劇情片裡插入不少駭人的廟會紀實片段),也許並非裝神扮仙假鬼假怪的鄉下人迷信劇場,而是神祕主義──起壇作法扎小人的,最後自己的胸口被利刃戳穿。

雖然,三部短片皆以「劇場」對照「電影」,都以「風格化戲劇性」對立於「新電影」,但三片均嚴格依循三幕劇古典敘事圖式;冶國族敵我、階級差距、性別戰爭、社會變遷於一爐,交錯敘述個體與集體,我族與他群,傳統與當代的衝突;俗擱有力、峰迴路轉、催情催淚、狗血暴力。今日的觀眾也能直呼好看,當今的導演也能引為借鑑,如果我們期盼臺灣類型電影的盛世再一次投胎轉生的話。

大輪迴 The Wheel of Life
臺灣|1983|DCP|Colour|105min
1983 金馬獎最佳剪輯、最佳美術設計獎
1983 亞太影展最佳男主角獎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是我國唯一典藏影視聽資產專責行政法人機構,以強化影視聽資產典藏研究修復推廣、實現資產公共化任務為宗旨。為「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FIAF)正式會員,前身為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及「國家電影資料館」,成立迄今已逾四十年。在14座片庫中典藏計有電影膠片約2萬部、影視聽文物逾20萬件,自2008年起開始數位修復業務,至2019年高階數位掃描171部,合作修復42部,自主修復8部電影。致力於透過數位修復技術搶救保存影音檔案,以影視聽媒介保存記憶、典藏歷史。除以推動與保存臺灣電影藝術文化為首要目標,為建立台灣電影面向國際市場橋梁,國影中心自104年起,將積極扮演海外市場推動使者、溝通者等角色,協助台灣電影、紀錄片作品國際行銷任務。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