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六、七○年代射向現在──紀錄的‧實驗的‧影像短波

0

全文轉載自《國影本事》八期
文/陳平浩
圖片/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二○一○年改版的《藝術觀點》(ACT)第四十一期專題「我來不及搞前衛:一九六○年代《劇場》雜誌與台灣前衛運動」,回顧了六○年代《劇場》同仁各種影像實驗,黃華成、邱剛健、莊靈,可謂臺灣實驗片的先鋒,屬於戰後第一波「翻譯現代主義」實踐:突破戒嚴封鎖,繞道歐美汲取前衛文藝資源,囫圇吞納與反芻消化,試圖在鎮壓底下隱晦而間接地扦插轉化為本土的喑啞吶喊。

先一波:電視機裡的鄉土,錄影帶裡的街頭

此專題也回溯了「七○年代鄉土文學論戰」──除了醞釀八○年代台灣新電影,它還催生了七○末至八○初最初聚焦「鄉土/本土」的電視紀錄片:比如張照堂介紹庶民文化的《芬芳寶島》(1975-79)與《六十分鐘》(1978-82),比如阮義忠、雷驤、杜可風合作的《映像之旅》(1980) 。在老三台老大哥的監視底下,謹慎突圍。而張照堂《王船祭典》(1980)無旁白無訪談,久久無聲凝視臺南蘇厝燒王船景象,可謂一部總結了六○至七○年代鄉土、紀錄、與實驗的經典短片。然而,此一「實驗紀錄片」前衛路線,隨八○年代解嚴前夕社會運動遍地烽火而轉向:「綠色小組」(1986-90)手持輕快攝影機與人民站在一起,直擊與目擊街頭抗爭、以俗擱有力VHS錄影帶快速產製與流傳來對抗官方傳聲筒老三台──以攝影機搞運動、以鏡頭平反或翻案(如二二八或白色恐怖口述紀錄)、以影像介入政治,自此成為九○年代迄今的臺灣紀錄片主流。

再一波:回返島嶼+離島視野

「綠色小組」之後的九○年代紀錄片,多數延續了新電影「重寫歷史」的精神。胡台麗的民族誌影片;馬躍比吼的原住民紀錄片;郭亮吟《尋找1946消失的日本飛機》(2002)以日治末期遠赴日本海軍工廠生產軍機的少年工為主角,複訪戰前臺灣殖民史;曾文珍《我的回家作業》(1998)從女性私史角度、家庭錄影帶形式,經由母親不見天日的烏腳病,勾畫了戰後臺灣工業史──皆屬「回返島嶼」的紀錄片。

但董振良以戰地金門為題的系列紀錄片及其「螢火蟲映像體」工作室,則是另一條重要線索:「離島視野」構成了一種獨特的批判距離。工作室成員周美玲策劃的「流離島影」系列(2000),十二座離島、十二部實驗紀錄片,激進地構成了一支以自然/環境紀錄片進行政治批判與影音實驗的隊伍。比如,沈可尚《噤聲三角》採取「非人」視角、無對白無旁白、音畫辯證、圖像與文字疊映等實驗手法,在島嶼正欲脫離陸塊的政治運動中,鳥瞰「島」的意義。日後的黃信堯走得更遠:《沈沒之島》(2010)取鏡全球暖化而將第一個沉沒的吐瓦魯,遠眺與折射臺灣環境政策;無旁白無人類的《雲之國》(2015),以與那國島上的美景與牲口,暗喻政治的馴化與圈養──以兩座外國島嶼為主角,還是臺灣紀錄片嗎?什麼是臺灣紀錄片?

這些「離島觀點」環境紀錄片,一方面改以「生態史」書寫「臺灣史」,乍看背向對立於政治、站至中立自然處,實是另闢蹊徑的政經批判──破壞環境的開發主義背後的資本主義邏輯也是兩黨的政商結構;另一方面,攝影機面對自然的光影與聲響,被迫返身更新紀錄片的影音形式,因而進入了臺灣實驗紀錄片的系譜。

又一波:從劇場回到《劇場》

黃庭輔二○○二年的《03:04》與《指月記》,前者聚焦離島金門放假阿兵哥,後者特寫萬華龍山寺街友,二者都在百無聊賴的日常裡,放大音畫形式的尖新實驗,飽滿著銳利的政治批判,以邊緣浮世繪群像對峙聖像與偶像、以離心浪遊牴觸向心認同。

同時,吳俊輝《諾亞諾亞》(2004)在老舊膠卷上刮擦塗抹染色而後投影,再生實驗影像。這是實驗片光譜裡最極端也最激進的一支,貼近銀幕同時背向銀幕:不侷限於銀幕上的影像語言,而是深入銀幕表面的影像物質、深究銀幕背面的影像生成。

吳俊輝與王派彰千禧年前後創立「影像─運動電影協會」,舉辦實驗片放映;兩人也在一九九八年創立的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TIDF) 頭三屆戮力偷渡許多非主流的實驗紀錄片。王策劃「國民戲院」(2003-2012)之後轉職公視「紀錄觀點」,繼續把實驗性引入臺灣的電影圈與紀錄片圈,影響深遠;吳則在二○一○於牯嶺街小劇場開辦「EX!T台灣國際實驗媒體藝術展」,專注實驗電影,可說是以牯嶺街小劇場延續了《劇場》。

這一波:白立方裡的黑盒子

當代藝術圈近年回頭挖掘八○至九○年代前衛的「小劇場運動」(比如田啟元),當年其實有不少表演現場實況紀錄,也屬潛伏已久近日出土但有待研究的一支實驗紀錄片系譜。

以行動藝術《機能喪失第三號》(1983)現身的陳界仁,從九○年代末迄今、從《凌遲考》到《殘響世界》(2015)一系列音畫形式前衛而政經批判激烈的錄像作品,成為把白立方(美術館)轉化為黑盒子(電影院)的先驅。此一前衛系譜後繼者眾:蘇育賢《花山牆》(2013)與蘇匯宇《午夜場》(2015),以性與死之驅力、以紙人與女體,戳穿電影與錄像的界線;許哲瑜從《麥克風試音》的黃國峻到《 No News from Home》的駱以軍(酸臭之屋家族史),把臺灣「內向世代文學」引入影像(電影/錄像)領域;許家維《回莫村》(2016)與區秀詒《棉佳蘭計畫》(2016)把臺灣久違或久遭忽略的「冷戰」與「東南亞」帶回島嶼;林羿綺《父域安魂曲》(2017)則更加幽微地深入臺灣的國族政治與白色恐怖的歷史。

區秀詒與林羿綺,近年先後以「電影投影裝置」與「電視錄影機VHS」重探「影音運作機制」──繼實驗紀錄片之後,當代藝術介入電影,我們的前衛才正要再度開始。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是我國唯一典藏影視聽資產專責行政法人機構,以強化影視聽資產典藏研究修復推廣、實現資產公共化任務為宗旨。為「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FIAF)正式會員,前身為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及「國家電影資料館」,成立迄今已逾四十年。在14座片庫中典藏計有電影膠片約2萬部、影視聽文物逾20萬件,自2008年起開始數位修復業務,至2019年高階數位掃描171部,合作修復42部,自主修復8部電影。致力於透過數位修復技術搶救保存影音檔案,以影視聽媒介保存記憶、典藏歷史。除以推動與保存臺灣電影藝術文化為首要目標,為建立台灣電影面向國際市場橋梁,國影中心自104年起,將積極扮演海外市場推動使者、溝通者等角色,協助台灣電影、紀錄片作品國際行銷任務。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