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轉載自《國影本事》創刊號
文/林亮妏 圖/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有什麼「收藏」是你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珍貴逸品?
走進攝影師林贊庭的家,占據客廳最多的藏品,莫過於那一台台的電影攝影機。有的龐然大物雄霸一角,有的斑駁風華蝸居展示櫃,林桑先是熟練用紅色雷射光筆,以一行家姿態,隔玻璃介紹櫃內名器。不久,他乾脆笑瞇瞇從櫃裡拿出寶貝,親自比畫示範,時而詳述機械構造,時而由此閒談電影人生。原本既定一小時的訪談,破錶長達三小時。
早期Mitchell攝影機要「穿衣服」!
今年高齡八十六的林贊庭,十六歲就踏入電影圈。當年,才從台中一中畢業的他,急欲幫忙家計賺錢,決定放棄升學,進入剛由南京撤來台中的農業教育電影公司(中央電影公司的前身),擔任練習生,可以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攝影技術!
踏在歷史的轉折點上,林贊庭參與的第一部片子就是反共片《惡夢初醒》(1951)。那時的拍片機種Mitchell Standard 有一大特色──須要「穿衣服」!「因為早期這款機型可以同步錄音,但噪音很大,必須拿棉被來包住攝影機!」林贊庭笑著解釋,「幸好一九五五年美援有了錢,中影進口了 Mitchell NC、Mitchell BNC等新機型及隔音罩後,才不用再替它們穿衣服了。」
何基明用克難的 Eyemo 攝影機拍出《薛平貴與王寶釧》
緊接而來的台語片狂飆期,林贊庭也沒缺席。一九五六年,也以台中為基地的何基明導演,拍攝出轟動全台的歌仔戲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何基明當年主要是用一百呎 Eyemo 機拍片。」林桑熟稔從櫃內拿出同款的古董機,現場示範,上緊發條,機子還能發出「喀啦喀啦」的轉動聲。「它原本是美國的戰地攝影機,不過一次只能拍大約十七秒,最多二十秒!」而且不能同步錄音,因此唱歌對嘴的場面,何基明必須另外向中影借 Mitchell 攝影機。
所以這也令在中影工作的林贊庭,因緣際會接觸到了台語片,不只一九五七年他首度掌鏡拍攝《愛情十字路》;一九六○年代他跟李嘉、李泉溪、徐守仁等導演合作,短短六年間拍攝出多達約五十部台語片!
收藏是延續一輩子的創作手感溫度
一九六四年,林贊庭正式升任為中影的攝影師,其中最受人稱道的即是他與白景瑞導演的長久合作關係。本來,林贊庭因受國聯李翰祥導演的賞識,幾度尋思跳槽;後因白景瑞勸說:「以後只要我當導演,攝影師一定是你林贊庭!」如此豪氣之語,令林贊庭決心留在中影。
果然,兩人合作的《寂寞的十七歲》雙雙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及攝影獎,後來又再拍攝出《家在台北》、《再見阿郎》等影史重要作品。
在台灣電影熱鬧滾滾一九七○年代,林贊庭也與新一代導演劉家昌、萬仁等合作,攝影作品迄今多達一百三十餘部。曾以《寂寞的十七歲》、《愛的天地》、《女朋友》、《梅花》獲得金馬獎的林贊庭,櫃裡也展示亮閃閃的獎座,不免俗地問他當年上台領獎的感覺?林贊庭雲淡風輕笑說:「以前都是電影明星代表上台領獎,下台再拿來給我們噢。」
雖然台灣電影攝影師鮮少如明星般令觀眾簇擁風靡,也不如導演備受「作者論」的禮遇地位,但林贊庭依然誠懇堅定說:「只要一拿起攝影機,我精神就來了。這輩子沒想過要做導演,我就是喜歡做攝影師!」
原來攝影師的收藏,是延續了一輩子的創作手感及熱情。不同於皇家富豪收藏的高貴藝術品,眼前的這些攝影機,既是展示品,也曾是林贊庭十六歲開始用來賺錢養家的工具。因為它們,林贊庭才能獲得多項大獎,成為他創造藝術成就的親密伙伴。於是乎,這些外貌冰冷的攝影機,彷彿也身懷了攝影師畢生技藝與記憶的溫度,娓娓訴說著台灣電影的媒材歷史,光影軼事。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