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幻歷史,科幻在這個島國如何發展?|《從原力到原爆:科幻小說的全球旅行》講座紀錄3

0
  • 紀錄:簡克志

本系列為泛科幻獎系列寫作課程「從原力到原爆:科幻小說的全球旅行」的講座紀錄,主講者為陳國偉老師。上一篇我們「科幻」的定義,這一篇讓我們來聊聊有別於歐美的日本科幻歷史。

第一篇:想寫科幻嗎?讓我們先從「科幻是什麼?」還有它的常見套路開始說起|《從原力到原爆:科幻小說的全球旅行》講座紀錄
第二篇:古典科幻、黃金時期、新浪潮和Cyberpunk,關於歐美科幻你知多少呢?|《從原力到原爆:科幻小說的全球旅行》講座紀錄

日本科幻歷史:二次大戰前

在1857年嚴垣月洲的〈西征快心篇〉被認為是日本科幻之始。作者為儒學學者,用1500字的漢文寫成這部架空歷史小說。以日本為原型所虛構的島國「黃華國」為核心,描述日本副將軍滬侯弘道對抗英國侵略的故事,小說主要回應1853年美國逼迫日本德川幕府開放門戶的「黑船來航」事件。

雖然〈西征快心篇〉裡面並沒有什麼高科技,大概就是到外輪型蒸氣船的程度,但是它的確述說了一個即將到來的未來虛構故事。因此,科幻小說裡面的科技會過時,評價作品也要考慮當初創作的時代背景。而與科幻小說有關的名詞,在1886年末廣鐵腸的政治小說《雪中梅》序文,首度出現「科學小說」一詞。可以說日本人一開始是以「科學小說」來理解科幻(Science fiction)。

日本在二戰前最重要的科學小說刊物是1920年開始的《新青年》雜誌,主編為森下雨村,走大眾文學取向。當時科學小說和偵探小說的寫作風格,常常混和在同一部作品中,當偵探小說裡面有涉及科學相關的幻想,這種偵探小說就被視為「變格」偵探小說,也相當受到歡迎。

上圖是《新青年》的目錄,可以看到「怪奇中篇」、與科學者有關的「未來戰爭座談會」等科幻相關主題。目錄裡面有位重要作者海野十三,他是冒險小說家、科幻小說家,也是偵探小說家。海野十三很早就寫了類似《變蠅人》的故事《蠅男》,還有〈電氣澡堂怪死事件〉等富有科學想像的偵探小說。

圖/wikipedia

二戰前另一位日本重要科幻作家是夢野久作,1935年的作品《腦髓地獄》是非常標準的變格派偵探小說,譽為日本推理四大奇書之首。探討相當深入的哲學議題,例如移植腦髓是否能移植記憶?記憶是否由外在事物建構?當記憶能遺傳會發生什麼事?

20世紀早期的日本推理小說開始挑戰既定模式。因為過去偵探小說主要是「恢復秩序」,讓事件亂象得以解決。但是應該要支持秩序的科學,在後來的「科學小說」裡面卻呈現了例如瘋狂科學家的形象,知識與社會混亂並陳。一定程度反應了1920~1930年代日本偵探小說家對於政府開發生化武器的不認同,科學本來應該要改善人類生活,如今卻可能帶來災難。

日本科幻歷史:手塚治虫

圖/fandom

手塚治虫是日本科幻二戰前與二戰後的重要橋樑,受到戰前作家海野十三的啟蒙。手塚治虫畫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科幻漫畫,透過他獨特的電影分鏡作畫手法,科幻的新奇元素就鮮活地呈現在讀者眼前。

日本科幻歷史:二次大戰後

圖/wikipedia

1954年香山滋《怪獸哥吉拉》出版,哥吉拉的電影和文學作品也是一起誕生。那麼,哥吉拉的誕生背景是什麼?日本在科幻小說的發展裡面,結合了在地歷史記憶,因此哥吉拉和日本在二戰經歷的原子彈爆炸息息相關,而且與1954年日本「第五福龍丸事件」有關。1954年3月1日在馬邵爾群島附近海域捕魚的第五福龍丸,受到美國水下氫彈試爆的輻射影響,漁船上23名船員全部受到核污染。

除了哥吉拉之外,還有兩個重要刊物,分別是《宇宙塵》和《SF Magazine》。《宇宙塵》起源於1955年荒井欣一創立的飛碟研究會,當時的會員包括三島由紀夫、石原慎太郎、星新一等人,最盛時期有1000名會員。到了1956年其中20名會員組成「科學創作俱樂部」,1957年5月出版了由柴野拓美發起的同人誌《宇宙塵》。

圖/wikipedia

1959年12月早川書房首度發行《SF Magazine》,正式將科幻小說正名為「SF」,不再是過去所稱呼的「科學小說」,第一任主編為福島正實。至此戰後日本科幻開始進入繁盛時期。

日本科幻歷史:御三家

星新一(左)、小松左京(中)和筒井康隆(右)並稱「御三家」。

首先是星新一,微型小說之神,擅長使用短篇幅呈現情節曲折、又具有文學性與思想性的科幻小說。例如作品《最後的地球人》其中一篇〈喂!給我出來〉,在都市形成的突兀大洞,原先引人注目,過了許久大家習以為常,民眾與企業不斷丟廢棄物進去。直到有天卻發現,過去試探性丟入的小石頭竟然從天下掉下來了。國偉老師認為,星新一這篇主要想表達人類處境無論好壞,都是自己所造成的。

再來是小松左京,最有名的代表作是《日本沉沒》。《日本沉沒》故事呈現了亞洲島國特有的地震末日感,《首都消失》則倒置了日本人的世界中心「東京」。小松左京的《繼承者是誰?》也值得一看。

第三位是多才多藝的筒井康隆,非常擅長實驗性敘事,作品常有高度批判性和諷喻。例如《日本以外全部沉沒》就是他看了小松左京《日本沉沒》之後啟發的作品,當日本以外全部沉沒,日本成為世界救世主的同時,筒井康隆詳細描寫了日本人的自私。另外筒井康隆的《穿越時空的少女》和《盜夢偵探》都非常有名,2006年細田守與今敏相繼改編成動畫電影。

從原力到原爆:歐美日本大不同

回到本次課程主題「從原力到原爆」,日本和歐美的科幻立場很不一樣,與科學詮釋權有關。歐美國家高度掌握全世界的科學技術與話語權,因此西方科幻大多會呈現出如何支配科學發展,科學是可控的,問題會有解決方法。只要解決了自己國家的問題,就等同解決了全世界的問題。

圖/imdb

但日本科幻有著在地記憶的特殊性,因為二戰原子彈爆炸的歷史創傷,基調相當悲觀。用2016年電影《正宗哥吉拉》為例,哥吉拉是從海底核廢料誕生(對應2011年福島核災),劇情中美國主張以核彈去摧毀哥吉拉,這裡諷刺了美國又要把核彈丟在日本。

同時,電影裡面也批判了日本官僚主義的顢頇,呼應311災難中日本官方的低效率作為。在《正宗哥吉拉》電影宣傳圖「現實」對「虛構」的漢字拼音中,巧妙依序對應了「日本」與「哥吉拉」,電影赤裸裸直指日本的現實。

圖/imdb

就連2012年《福音戰士新劇場版:Q》和2016年《你的名字》,也都與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有密切關係。受到311的影響,庵野秀明從《破》到《Q》有了劇烈轉變,第三次衝擊就暗喻了311(日本百年來第三次大地震)。《你的名字》則是有關災難的記憶與忘卻,女主角所在的系守町就是福島的隱喻。彗星毀滅系守町的災難,對男主角所在的日本中心東京來說,沒有被記憶的合法性,無法成為「公共記憶」。

國偉老師在2017年與評論家宇野常寬的對談中,提到「震災後的物語想像力」,而宇野常寬認為《你的名字》是「震災的忘卻」與「思考停止」,劇情暗示著日本人希望忘記福島災難;而《正宗哥吉拉》是「震災忘卻的批判」,試圖召喚311災難記憶並無情地檢視。當《你的名字》票房遠勝《正宗哥吉拉》,可能也代表日本人希望災難就此忘卻吧。

或許到最後,對日本來說,「愛」或「記憶」將成為災難救贖的可能。

學員熱烈回應課程內容。圖/活動照片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泛科知識旗下的科幻品牌,與科幻相關的資訊和發布與《泛科幻獎》有關的資訊。 科幻帶領我們想像未來、解決還沒發生卻至關重要的議題、航向前人未竟的宇宙冒險……我們從哪裡來,又將往哪裡去?星雲的深處有哪些未知的宇宙世界?智慧生物如何改變時空與心靈? 科學不能回答的事,我們期待科幻的解答。 一百個作家擁有不只一萬種對於宇宙的想像,快來分享你腦中的小宇宙吧! 獎項介紹及相關事宜,請參考泛科幻獎官方網站。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