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有劇情討論,請斟酌閱讀
與《花甲男孩》同樣改編自台南作家原著的《俗女養成記》,儘管江鵝和楊富閔在寫作美學上大不相同,但有趣的是兩人都用幽默卻不失犀利的現代眼光去看台灣鄉間的大家族親情與鄉里人情,彼此間有著遙相呼應的洞察與趣味。它們都是用喜劇的手法,去探討人情幽微的重量,既非無意義為搞笑而搞笑的鬧劇,更不是為了感人肺腑大灑狗血的鄉土悲劇,透過非常寫實非常能引起共鳴的劇情和角色,戲劇的情感甚至能跨越世代與族群引起非常大的迴響,他們並不只是懷舊,而是透過現在的眼光去看那些養成我們的既有存在,充滿深情的凝望卻也充滿對抗的勇氣—而這,就是我們現在每個人都正在經歷的一切。
更有意思的是,如果說電視劇版的《花甲男孩轉大人》是一個典型的成長故事,講年輕稚氣的鄭花甲如何在歷經家族衝突與奶奶過世等過程中長成一位更成熟的大人;《俗女養成記》就像是一個非典型的成長故事,女主角陳嘉玲是個成熟有能力的都會新女性,可是她卻是從小依著外在社會的要求去走,從未想過她為什麼要這樣「長大」,直到40歲關卡就在眼前,無法也不想符應社會眼光要「有車、有房、有丈夫、有小孩」的她,在中年危機、挫折回鄉之際,她思考著過去形塑成今天的她的點點滴滴,或是回想童年的自己的性格如何衍生成現在的自己。
這是一個非典型的「成長故事」,因為陳嘉玲是看似「長大」以後,突然開始懷疑這樣的人生、這樣的長大,真的是她自己要的嗎?這點從她向男友求婚後又悔婚表現得可說淋漓盡致,編導嚴藝文非常大膽地讓這個「敗犬」直接了當地和未婚夫切八段,然後歷經痛苦的自我懷疑,終於敢主動地說出「我要回家」。劇終時陳嘉玲並不是如一般成長故事般找到一條清楚的道路,卻是心定地發現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誠實聆聽自己心中的聲音,什麼才是她想做的事。
陳嘉玲的「另類成長」,卻正是台灣社會現在需要的。台灣社會歷經社會轉型,新世代所需要的、想像的人生和過去非常不一樣,但舊的價值尚未崩解,彼此間缺乏對話,不只六、七年級生、甚且許多八年級生都還是依著父母師長社會傳統觀念去選擇自己的人生,卻忘了現代社會早已有天翻地覆的改變,從工作型態、生活要求、自我實現的想像,都已和過去一刀兩斷。從《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到《返校》的「致自由」,再到《俗女養成記》大膽逆反了傳統的「幸福美好結局」(如同許多觀眾本來猜測陳嘉玲會接受 Mark的 工作和新戀情),我們從多元化的影視作品都看到現代觀眾真正嚮往的,無非是針對社會病灶誠實的自我觀照與選擇自由的權利。
最後一集中,陳嘉玲面對灑不出去的骨灰(附帶一提,真的拍得很好笑)大喊「阿媽,怎麼事情都跟你講的不一樣!」我很難不聯想到《一一》裡的類似經典橋段,有趣的就是《一一》裡是少女面對複雜人情世故事的喟嘆,但在這裡卻是一個歷經人情世故後才發現世界已經不一樣的輕熟女,於是這句話不再是面對未知的慨嘆,而是接受而既定的事實後終於可以邁開腳步向前走。
為什麼這次劇評會花這麼多篇幅講劇情呢?因為我認為《俗女養成記》最大的成功還是在於劇本,編導嚴藝文和江鵝誠實地面對自己挖掘自己的困惑與不安,進而把整個世代(尤其是女性)的困境都寫了進去,自然能引起莫大的共鳴。執行上來說,北藝大實力派演員的傾巢而出與劇場喜劇的養分,共同讓《俗女養成記》的角色透過演出與詮釋顯得更加強大而有說服力,演出喜劇即興時更加默契十足,不常出現那種很乾的笑點和互動。從夏靖庭、楊麗音、陳竹昇、于子育、吳以涵、謝盈萱、藍葦華、溫昇豪、陳家逵、宋緯恩的表現都是可圈可點,而且大家都很有自覺現在在演的是部喜劇,嚴藝文成功地挪用劇場喜劇的節奏與風格,讓這部喜劇尤其在情境喜劇的部分(台南老家)表現特別出色。附帶一提,這樣的卡司陣容之華麗,一難當然是嚴藝文交情甚篤才能優惠價同聚一堂,二難其實是以他們的真實年齡來說並不會這樣去安排角色(比方說楊麗音只大于子育9歲),但在劇場的思維下視覺年齡沒有角色適切度和演技重要,才讓這樣的選角顯得順理成章,在台劇現在缺乏優秀演員的狀態下,《俗女養成記》這樣大膽但成功的模式,未來或許也值得借鏡。
在一眾新銳導演著重在影像、風格、視覺特效繼續前進的同時,絲毫不炫技的《俗女養成記》在拍攝上相當傳統,但它證明了即使沒有炫目的視覺效果,回過頭用正確的思維把劇本和角色做好、把演出演好,戲劇的核心與情感還是同樣會感動人,在此也不得不稱讚連續買下《我們與惡的距離》與《俗女養成記》獨家播映權的 Catchplay,雖然兩劇風格命題大相徑庭,但確實都是真實扣合現在觀眾心情與品味的好戲,也讓人好奇它接下來的第三部會是什麼。若是劇本角色做好,再加上技術優勢自然很好;但若只著重在影像視覺卻忘了先把劇情角色寫好演好,那就本末倒置了。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