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死中的光亮?從2014金鐘談台劇現況(上)

1

螢幕快照 2014-10-15 15.50.38

每年的金鐘獎,幾乎是台灣電視劇除了每年下滑無法期待預測的電視收視率以外,唯一能夠爭取曝光、提高後續戲劇效益的機會(包括重播、版權銷售等),例如今年公視反應就極度靈敏,在金鐘入圍公布後,立刻重映入圍作品,提高作品能見度,也讓電視台多賺些曝光與收視率。

畢竟台灣主流媒體不關心創新、不關心產業趨勢、不關心戲劇本身題材與製作用不用心,永遠只關心主角明星大不大牌、漂不漂亮帥不帥、尼爾森收視率高不高。由於主流媒體永遠只跟著尼爾森起舞,對於網路觀眾、小眾觀眾、劇評、產業脈動一概不理;所以,雖然金鐘獎去年只有42部戲劇報名、今年更創下29部戲劇報名的新低,仍然成為台灣電視界的重要盛事,也是不盲目追隨所謂「觀眾口味」、「灑狗血王道」的好戲,證明自己價值的唯一機會。

然而隨著台灣電視被外來劇佔滿,自製戲劇數量每下愈況,金鐘獎是否選擇了對的道路,能真正為台灣戲劇帶來好的影響?而今年的金鐘的確有幾個面向值得探究,也仍有值得肯定的好戲與好演員。

◎金鐘口味變大眾?

每年金鐘入圍公布,入圍最多項的大贏家往往是出自公視、大愛、客家電視台等非主流頻道之戲劇,通常能見度和知名度都不高,每每成為媒體口中所謂的「黑馬」,也每年引起口水戰,總是有受觀眾歡迎的劇落選,評審遭到質疑,更有專門出產高收視率戲劇的電視台,痛批金鐘評審口味莫名其妙。

當然獎項與收視率從來不應成正比,知名度不高的戲劇若品質優異,更該從金鐘扳回一成。然而若從評審結構來看,會每年引起如此大的不滿,似乎也有其道理。

以美國為例,艾美獎的評審是大量的電視從業人員,所以口味一定程度不脫主流,雖然並非高收視率就代表業界肯定,但人氣和人緣的確一定程度上會決定提名和獲獎的可能性。

但台灣金鐘不但由少數評審決定入圍與最終獎項,攤開名單來更會發現奇特之處。

拿2013年的戲劇節目評審名單來看,戲劇節目類召集人,是電影科班出身的瞿友寧,成員僅有七人,丁琮鈴、王詞仰、李天柱、馬如龍、陳慧翎、黃志翔、黃惟馨,分別是媒體人、學者、導演、編劇、演員,卻缺乏了電視產業中真正握有生殺大權的製作人、製作公司、電視台人員。以缺乏產業面實際操作經驗的八個人,決定整個產業年度誰該獲獎,報名的戲劇也只能被剪成精華再精華的剪輯版供「參考」,電視產業的從業人員每年都感受到不被尊重,也不能說是意外之事。(就更別提連年擔任電視金鐘獎總召的,居然是根本沒做過電視的電影導演虞勘平⋯⋯)

有趣的是,隨著台劇漸漸失去外銷實力,不曉得金鐘是否終於感受到,「電視劇沒有觀眾就幾乎等同於不存在」此一殘酷事實,所以這幾年每年入圍項目前幾名的戲劇,如《含笑食堂》、《我可能不會愛你》、《雨後驕陽》都是觀眾討論度熱烈、收視也創下佳績的好戲;今年金鐘戲劇類節目獎入圍多項的公視《刺蝟男孩》,和客台《在河左岸》,也都是普遍受到觀眾關注討論、不難親近的好戲,反倒是一向不在商業邏輯之內的大愛戲劇全軍覆沒。

今年金鐘獎入圍公布前,網友預測的方向大致都得到實現,似乎顯示金鐘獎確實開始企圖考慮市場因素,但這個改變是否已來得太晚?

◎入圍件數創新低 成因與誘因

面對戲劇節目報名件數僅剩29件(前一年也才42件)的慘況,金鐘未來勢必必須進一步思考如何改變遊戲規則,以讓真正花大錢做自製劇的製作方、電視台、電視從業人員踴躍報名。報名件數銳減的原因,除了整體環境充斥外來劇,自製劇大宗三立電視台受名額限制,有許多戲劇無法提報,最後乾脆自己玩起華劇大賞;民視則因為五年內都與獎無緣而乾脆不參與。台灣戲劇製作環境丕變的情況下,金鐘獎確實應該調整遊戲規則和取向。

其一,電視台報名限制已經是舊時代的需求,現在絕大多數電視台只買外來劇,只有兩家電視台有報滿全額的實力,還需要限制嗎?

其二,台語鄉土長壽劇很明顯不是金鐘獎的菜,一成不變的劇情和長期棚拍的品質也常受觀眾垢病,但即使其製作有其先天限制,演員演技卻有目共睹,不但都是電視觀眾最熟悉的面孔,更有外銷翻拍的實力(畢竟全世界的通俗肥皂劇元素其實都差不多、觀眾愛看的都很類似)。但這些演員卻常常受到金鐘演員獎特愛「趨新」(每年都要獎勵「有進步」的偶像演員)的影響,難以得到注目,極為可惜。

另外亦可借鏡金馬獎,因應形勢另設台灣年度電影、年度台灣最佳電影工作者獎,適時地有效獎勵鼓舞台灣新生代電影及資深電影工作者。就目前台灣電視劇發展來看,金鐘獎非常適合另設最佳新演員、最佳年度電視工作者、最佳年度電視創新題材等獎項,以平衡目前老演員得不到出頭機會、業內人士努力卻得不到肯定的現況,更能進一步鼓勵在僵化環境下做新嘗試的製作方。例如先前增設的節目行銷獎,鼓勵了新的行銷方式,因時制宜改變遊戲規則,才能讓獎與產業得到雙贏,也才是原本獎項該發揮的功能和效益。

2

▲《巷弄裡的那家書店》從劇名、題材到內容都很「文藝腔」,企圖結合經典文學,在求快的現代以悠緩的步調訴說人物與環境的變遷與成長,雖然不符主流觀眾口味,卻開啟了新的可能。

◎金鐘爭議外一章 談台劇的新出路

今年金鐘獎入圍口味很大眾,主流媒體不曉得是否沒有太多黑馬與遺珠可以炒作,轉向攻擊文化部的戲劇補助,批評文化部補助三戲中,只有《雨後驕陽》獲得成功,《熱海戀歌》和《巷弄裡的那家書店》都遭滑鐵盧,可見成效不彰。

但文化部補助的三劇,《雨後驕陽》主題為台灣製鞋業,劇情接近主流口味;《熱海戀歌》以愛情主線挑戰歷史題材;《巷弄裡的那家書店》結合文化行銷,可以說各有所長。

尤其《熱海戀歌》今年的金鐘成績,委實有些不公允,雖然劇情老梗,但整體製作用心、演員實力表現出色,只入圍女配角與燈光獎並未反映它的品質。從收視和評價來看它都是部水準之作,個人認為反而是金鐘評選標準該受質疑。而在影像與演技水平上都繳出優質成績單的《巷弄裡的那家書店》,因只入圍一項金鐘,被狠批成文化部將錢丟到水溝裡。但這適正顯示出主流媒體跟隨收視率起舞的膚淺本質:現在所謂「大紅」的偶像劇,常常也不過就是破一的收視率(製作方根本很難從收視率帳面回本),為了這破一的收視率,不在意劇作或有版權銷售多國的實力,也不在意它尋找全新營收模式的創新企圖,那台灣戲劇究竟要如何永續經營、甚至向上提升?這種「平衡報導」真的是不要也罷。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唸過台大外文、台大台文,都成了逃兵,現為自由寫手,從企劃編劇、影劇評論到採訪紀錄,只要是喜歡的東西無一不能寫。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