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聞室觀察人性:5 部另一種面向的經典新聞學電影

0

上一篇介紹了與美國新聞史息息相關的作品後,本篇介紹另外 5 部同樣是新聞題材的經典電影。不一樣的是,除了產業面與社會面,這些作品連結的是新聞從業人員的本性,以及這些人性在媒體場域中如何回應他們的工作與生活。他們不一定光明磊落或值得敬佩,但絕對是這個行業裡不可或缺的另一個面貌。

《小報妙冤家》(1940)

與其說是喜劇,《小報妙冤家》(又譯:《女友星期五》)的調性更像是諷刺鬧劇,呈現了記者為了挖掘新聞而不擇手段、混亂成一團的私生活。精明能幹的女記者希爾蒂強森(羅莎琳羅素 飾)帶著未婚夫來到以前的報社,告訴曾是前夫的老闆華特伯恩斯(卡萊葛倫 飾)自己因準備結婚而決定辭職。不開心的前夫想要挽留她,便使用激將法使她答應採訪一件死刑犯的案子,並僱人陷害她的未婚夫,開啟了一連串如八點檔剪不斷理還亂的故事。

整部電影的台詞多且長、角色講話如機關槍掃射,而對白多半是帶有修飾性的語句,即使是大呼小叫也妙趣橫生。希爾蒂與華特之間的致命吸引力,就如同他們嗅到新聞便無法鬆手一樣,是怎樣也違抗不了的本能。除了愛恨情仇以外,他們在工作上的荒唐行徑完全與職業倫理反其道而行,卻又十分投入甚至樂此不疲,就如同他們採訪的狗血新聞一般,既獵奇又精彩,讓人嘖嘖稱奇、忍不住想繼續看下去。

《螢光幕後》 (1976)

當艾倫索金在 2011 年以《社群網戰》獲得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時,他上台的第一句感言便是:「我手上握著跟 35 年前帕迪查耶夫斯基以《螢光幕後》拿下的同一個獎座,我形容不出這是什麼感覺。」便知這部電影的地位何在。

若說《大陰謀》 在 1976 年以新聞電影之姿為美國報業寫下燦爛的一頁,同一年《螢光幕後》則是對電視臺做出了嚴厲又犀利的批判。故事以虛構電視臺為背景,大力諷刺電視圈為了刺激收視率不惜將新聞節目綜藝化,甚至續聘精神異常的主播,讓播報新聞淪為譁眾取寵的表演。編劇將極為戲劇化的情節轉變成血淋淋的未來預言,在奧斯卡奪下最佳原創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女配角 4 項大獎,引起迴響的程度還引起當時眾多新聞名人不滿。不過 40 年後的現在,只要打開電視機看一輪政論節目,就不能不讚嘆編導的遠見。

《收播新聞》(1987)

同樣以電視臺為背景,經典浪漫喜劇《收播新聞》將辦公室戀情放進新聞編播室裡,然而電影不只關於三角戀而已,從新聞專業、職業道德、職場血淚、產業危機到私人情感皆面面俱到,層次分明而不落俗套,幽默精闢地剖析新聞室的生態。劇情描述短小精悍、事業心極強的製作人珍(荷莉杭特 飾),身邊有位長年知己兼事業夥伴艾倫(亞伯布魯克斯 飾),又遇見了理念不相容但深具魅力的新同事湯姆(威廉赫特 飾),於是一邊友情一邊愛情、公私漸漸無法分明的左右為難,全在這家電視臺裡上演。

三人在情場與職場的相互較勁,讓他們之間的關係與地位不斷產生微妙的變化;除此之外,新聞人的伶牙俐嘴也在一來一往中展露無遺,令人看得目不轉睛。荷莉杭特、亞伯布魯克斯與威廉赫特的火花無可比擬,尤其荷莉杭特生動詮釋出聰明慧黠、獨立自主的新時代女性,同時又帶點神經質的俏皮可愛,絕對是當年奧斯卡影后的遺珠。

《驚爆內幕》 (1999)

或許驚爆內幕的新聞性質並不若本篇其他幾部,然而在其政治驚悚的風格裡頭,所蘊含的倫理道德辯論與不畏強權打壓的精神,恰恰與新聞專業相符。該片改編自美國史上司法和解金最高的七大菸草商訴訟案,傑佛瑞威肯(羅素克洛 飾)為頂尖的科學家,由於向媒體披露「菸草公司刻意隱瞞尼古丁致癌」而被開除,進而找上 CBS 《60分鐘》的製作人羅威爾包曼(艾爾帕西諾 飾),希望能上節目與主持人邁克華萊士克里斯多夫柏麥 飾)對談,從中揭發更多在菸草製造業裡不為人知的事實。

當 CBS 內部的壓力排山倒海而來,菸草商也威脅要他們吃上億萬官司,兩人的生活於公於私都受到了威脅,當時《60分鐘》的全體員工也被迫捲入要不要播放節目的掙扎。電影中的「內幕」除了是黑心企業企圖隱瞞的真相以外,也是媒體在挖掘新聞的進退難題:一旦有任何事被公諸於世時,難保會有超乎預期之外的毀滅力量。在過程中如何堅持做正確的事情,是本片引人入勝的主因,加上 3 位金獎得主羅素克洛、艾爾帕西諾與克里斯多夫柏麥的精彩詮釋,還有導演麥可曼恩強烈的執導風格,令人拍案叫絕的同時也震撼人心。

《欲蓋彌彰》 (2003)

欲蓋彌彰》改編自著名的美國記者醜聞。甫從賓州大學畢業的史蒂芬格拉斯(海登克里斯坦森 飾)加入擁有 90 年歷史的《新共和》新聞雜誌,在短短 3 年內發表數十篇令人讚賞且具有影響力的報導,年僅 25 歲的他儼然是新聞界的新星。然而在《財富》雜誌察覺其文章的某些不對勁之後,《新共和》總編輯展開調查,發現其 41 篇報導中有 27 篇有造假成分甚至杜撰,便將他趕出雜誌社。

「新聞是追求真相,因此我絕不鼓勵你們有任何苟且或不誠實的行為。」這是格拉斯事業日正當中時,回到高中母校所發表的言論。編導比利雷曾在談論《新共和》的新聞室背景時,說明若一個人對理念抱持著不理性的執著,會在專業上造成何等偏差——像格拉斯就為了獲取上司及讀者的信賴與肯定,找出什麼內容是人們要的,撰寫出以假亂真的故事以餵食給他們。在假新聞滿天飛的今日,有多少一廂情願的記者與讀者沈迷在自己認定的真相中,便是 10 幾年前《欲蓋彌彰》的命題。

延伸閱讀: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