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影評/《完美結局》:不幸的家庭都是相同的

0

從一個中產階級/上流社會家庭出發、以成員各自的問題與煩惱為起點,旁觀裡頭各種虛偽、冷漠與道德困境,奧地利電影大師麥可漢內克睽違 5 年的新作《完美結局》依舊是一部充斥其正字標記的漢內克電影,能滿足觀眾對其電影與主題表面上的期待,只是在這裡稍嫌「太過漢內克」就是。

純粹做為一部麥可漢內克電影來看,《完美結局》並不是導演最好的作品,但至少從命題到設計,還是有著各種漢內克的招牌身影。無論中產階級虛偽生活的消解、各種病態的暴力(雖在本片以言語的形式居多)、純真的喪失、靜態而鮮少移動,皆宛若冷眼旁觀的鏡頭;還有三不無時出現的奇特幽默感,搭配幾個偶然出現、敲打觀眾敏感神經的衝突場景,讓觀眾迷上(或畏懼)漢內克的元素基本上是一樣不缺。裡頭所呈現的家庭崩解也切中當今歐洲熱門話題(考慮到往北一點的《抓狂美術館》雖然方法不同,但基本上講的事情沒有太大差別),或許不適合做為入門者的第一部漢內克,至少看完之後不至於失望。

但對導演長年影迷來說,《完美結局》裡頭卻充滿了各種熟悉的、移花接木的主題與設定,乃至本片彷彿像是「漢內克翻唱漢內克」。整個側錄的概念讓人想起《隱藏攝影機》、童年的邪惡與《白色緞帶》遙相呼應、性的暴力帶點《鋼琴教師》的影子;甚至可以說電影後半段那個對《愛慕》做出呼應/調侃/致敬的設計,無形中也可做為《大快人心》後設遊戲的新世代版。

或許這一切純粹來自觀眾沒事找事,但在向來講求絕對精準、絕對冷靜的漢內克電影中,《完美結局》卻是第一次讓人感覺彷彿大師不確定自己想說的訊息為何。它掙扎著提出論點,但難以針對論點進一步加以詮釋或延伸,讓電影彷彿有著諸多半成型想法,卻沒有一個一以貫之的軸線(本片片長明明是漢內克近 20 年來最短的一部,但感覺卻最冗長,勉強算是另一個證明)。這也反映在演員的表現身上:伊莎貝雨蓓尚路易坦帝尼昂的演出功力早就無須贅述,過往也有和漢內克的成功合作,但在本片兩人都顯得有些無所適從。一直被貼上「法國文淇」標籤的芳婷哈莊頂多也只能以不過不失形容,與作品本身形成一個勉強成形但搖搖晃晃的個體。

自然,《完美結局》還是一部漢內克作品,而要漢內克拍出一部很糟的電影恐怕比得金棕櫚還困難(拍出讓人摸不著頭緒的電影倒是輕鬆簡單)。片中依舊時不時會出現各種讓人著迷的、困惑的、坐立難安的橋段,電影到最後也劃下了震撼的句點。托爾斯泰曾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或許在漢內克眼中──至少從《完美結局》來看──這句話順序是顛倒的:應說「不幸的家庭都是相同的」才對。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生活環繞電影、影集、古典樂與吃喝存在的不務正業上班族。努力做一個假文青,但每每淪為不甚好笑的脫口秀藝人。經營有 P is for Picture 。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