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一位 50 年代時裝設計師與其謬思和姊姊之間錯綜複雜又狂熱病態的關係,美國導演保羅湯瑪斯安德森新作《霓裳魅影》展現出對控制兩字的絕佳定義。片中各種曖昧或直接的情節,正與銀幕外安德森執導上的強大控制力互相呼應。某個程度上本片並非安德森或男主角丹尼爾戴路易斯生涯代表作,兩位早已處於各自領域巔峰多時;《霓裳魅影》的精美,不過是正常發揮罷了。
進入 21 世紀,保羅湯瑪斯安德森早已確立自己是當代美國最優秀的中生代導演(甚至是最優秀的美國導演)地位,藝術美學自成一格、卓然成家。當然,比起生涯早期對馬丁史柯西斯的崇拜,並將其反映在自己的作品裡,現在的安德森在執導藝術上更難定義,更難明確點出其特色。這並不是說其作品沒有特色,而是各種元素拆開來看頗具新意,結合在一起來看卻是超越想像。若借用古典音樂名詞,彷彿有著「總體藝術」(Gesamtkunstwerk)的成就。
當然,若實際想要討論,無論是丹尼爾戴路易斯或維琪克雷普強大的演出(前者一絲不苟又流露出隱微的脆弱和無力;後者則是延續其在《床底下的女人》的表現,角色越怪演起來越讓人目不轉睛)、蕾絲莉蔓薇爾讓人不敢直視的不苟言笑、或者狄倫替契納詩意的剪接、強尼格林伍德反常古典的配樂、馬克布里奇斯讓人陶醉的服裝設計、甚至安德森親自掌鏡、自然而柔美的攝影,都有大書特書的空間。其中一場跨年戲,那鏡頭移動如有神助,構圖和光影有著維梅爾繪畫的神采;加上演員表現,應是自《教父2》之後,最讓人震撼的慶祝場景。
而能把這一切統合為一,正是安德森的本領。正如那幾乎難以被定義或分析的劇本,《霓裳魅影》不斷地打破觀眾的期待或認知:這可以是一部探討扭曲愛情觀戲與愛情中控制成份的劇情電影(如歐美影評所說,「特別有格調的《格雷的五十道陰影》」)、可以是一部探討藝術創作與其中偏執的寓言故事、甚至可以是自《玫瑰戰爭》之後,探討兩性關係最有病的黑色喜劇、或讓人飢腸轆轆的美食電影。而無論何者,《霓裳魅影》皆在裡頭切換自如,時而唯美朦朧,時而冰冷精準,觀眾除了臣服之外,別無選擇。
不過,也由於其不斷變化的本質,以及整體難以定義的風格,《霓裳魅影》不是一部容易親近或投注情感的電影,看完之後感到震懾的機率,相信比感動落淚來得高上一些。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銀幕外的藝術創作,一如銀幕內的華服與愛情強調的是控制與設計,則純粹就掌控來說,近期應沒有比安德森和《霓裳魅影》更能將控制兩字發揮到淋漓盡致的作品。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