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文/CHE
流著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血液、還有與《國家地理雜誌》共用商標,「國家地理頻道」(現在簡稱國家地理)基於源起的學術基礎,以及對知識與教育推廣的初衷,過往全都以紀錄片形式攝製節目。在 2017 ,國家地理跨出劃時代的第一步,推出描述科學家愛因斯坦生平的影集《世紀天才》(Genius)。第一次製播電視影集獲得相當好的觀眾反應,而該頻道所製播的第二部劇情電視影集《戰火歸途》(The Long Road Home),則剛在美國與全球播出,目前也收穫好評。娛樂重擊越洋電話專訪「福斯傳媒集團」亞洲區副總裁 Laura Glassman,了解國家地理《戰火歸途》與開始處理劇情影集形式的歷程,以及未來國家地理在台灣的佈局策略。
先簡單回顧一下國家地理頻道的品牌歷史:即將慶祝 130 年生日的美國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創立於 1888 年 1 月,《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於同年 10 月創刊;深植人心的形象招牌黃色框框則是 1910 年才出現的設計,照片則要到 1959 年後才在封面出現。1964 年起,國家地理學會所拍攝的紀錄片在美國開始與不同電視台合作製作、播映系列節目。電視的「國家地理頻道」則要到 1997 年才在英國、澳洲、還有歐洲其他地方開始播出;隔年 1998 年「國家地理頻道(亞洲)」(National Geographic Asia)透過香港「衛星電視有限公司」,在亞洲首播。目前國家地理隸屬於福斯傳媒集團(FOX Networks Group)。
《戰火歸途》起源與故事線
《戰火歸途》是國家地理製播的第二部劇情影集,改編自美國 ABC 電視公司資深記者瑪莎拉達茲(Martha Raddatz)在 2007 年出版的《戰火歸途》一書。從 2003 年 2 月起開打的伊拉克戰爭,美國以壓倒性的武力快速推進,伊拉克總統海珊在 12 月被擒獲,戰事看似即將步入尾聲,時任美國總統的小布希甚至在 11 月便發表「任務完成」演說,卻沒想到情勢繼續動盪。在 2004 年 4 月 4 日星期日,隸屬美國陸軍,歷史悠久的第一騎兵師(Army’s 1st Cavalry)的軍人,才剛抵達巴格達,連行李都還沒完全打開,就發生後來被稱作「黑色星期天」(Black Sunday)的事件。在這一天,美軍喪生 8 人,超過 60 人受傷,是第一騎兵師越戰以來單日陣亡人數最高的一天。
這群出自美國德州胡德堡(Fort Hood)的軍人,在後方基地所接受的任務與準備,是為了能夠在到達伊拉克後進行和平維安工作,而非戰鬥部隊。這天,他們奉命前往護送垃圾與水肥車隊,卻在巴格達市東北的薩德城意外遭受突擊。原著瑪莎拉達茲說,這群軍人就像是讓平常在開家庭休旅車的人,突然讓他們去開悍馬車。滿載美軍的卡車在路上拋錨,讓他們暴露在光天化日的危險之下,後援無法立即抵達。因為並非戰鬥部隊,這群美軍所配備的武裝不足以抵抗、壓制所遭受的火力。瑪莎拉達茲並非當時駐地的記者之一,她因為報導這個事件,開始進行研究、還原現場、與當時深陷戰火的軍人以及他們的家人訪談,成就這個史實重現的故事。
Laura Glassman 自己非常喜歡這部影集,她很高興看到全世界觀眾也這麼喜歡《戰火歸途》。但是這部影集能夠在國家地理播出,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國家地理與製作團隊在 2015 年 11 月宣布合作,到 2017 年初開拍、年底播出。Glassman 坦言,「在這之前,初始製作團隊跟很多電視公司提案都沒有成功。國家地理能夠讓這個故事面世,看到最終作品,我們既高興又驕傲。」這部片能收穫諸多好評,Glassman 認為是「各種元素完美的結合:相當戲劇性的戰爭故事、同袍之間的兄弟情懷,還有著墨於遠方家人生活處境的平行故事線。」過去大家對國家地理的製播內容印象,完全都是知識、史實相關的紀錄片,Glassman 覺得這恰好是這部片適合在國家地理播出的原因。她提到,「這個才剛發生不久的近期歷史,當然是紀錄片的好題材,但是選用戲劇手法表現,我們覺得也很自然,如果做成真實故事改編的影集,效果會更好。」
當人們逐漸習慣每天在伊拉克戰場上不斷累積的傷亡數字、感到冷感,瑪莎拉達茲希望用書和影集,喚回對戰爭背後血腥與悲慘的思考。書與影集的角度之所以獨特,不僅在於忠實還原事件,更能透過角色刻畫與選角貼近人物情感。從美國軍人面對年幼伊拉克娃娃兵的內心道德交戰,到各種戰爭英雄史詩故事,藉由真實刻畫產生更豐富的層次。影集播出同時,國家地理也播出《戰火歸途:英雄實錄》,呈現原書作者瑪莎拉達茲十多年來的追蹤報導,包括在伊拉克第一次會議、在美國後方的家人、甚至近期的團圓聚會。製作單位邀請許多當年親臨現場的人與他們的家人,參觀片廠中重現當時現場的搭景,大家都感到相當激動、震撼,也顯現影集製作的真實感。
劇情影集於目前國家地理的定位
國家地理因為首度播出劇情影集《世紀天才》、《戰火歸途》,令人耳目一新,同時也因為是國家地理的製作,而讓人有相當高的期待。過去從沒有製播過劇情影集的國家地理,想當然並非《戰火歸途》團隊在一開始就會接觸的管道。他們的成功,源自於《國家地理雜誌》出版公司在 2015 年與電視頻道合併,隸屬於 21 世紀福斯集團底下,讓電視團隊與雜誌團隊有更多合作的交流與想法;也因為既有的社群網路會員、資金資源結合,加上 21 世紀福斯集團高層支持,在影視圈獲得更多創意與製作面上的資源與幫助。
《戰火歸途》在台灣表現亮眼,身為福斯傳媒集團亞洲區副總裁的 Glassman 如數家珍。她驕傲地說:「《戰火歸途》台灣的收視率不僅是頻道平均的 2 倍之多,在全球 32 個市場中更排名第 15 名,還是亞洲大洋洲市場中第 5 名。」這對於國家地理而言,當然是好消息,意味調整方向確實獲得觀眾正面迴響,也讓國家地理相當受到鼓舞。
「如果要以實際表現來看,描述愛因斯坦生平的《世紀天才》無庸置疑會有比較多的觀眾。我們用相當多資源做這部影集的行銷,畢竟是我們劇情影集的首次嘗試」Glassman 表示。《世紀天才》在台灣的表現,是全球市場中排名第 17 名,而且收視率超越年度收視的 2 倍。Glassman 認為從這些數字呈現,「得以可見,國家地理希望開始嘗試製播劇情影集的策略,的確奏效。」2018 年國家地理將會播出以畫家畢卡索為主角的《世紀天才》第 2 季,團隊一樣是第 1 季的 Fox 21 電視製作公司,加上好萊塢奧斯卡金獎製作人布萊恩葛瑟(Brian Grazer)與金獎導演朗霍華(Ron Howard)所帶領的 Imagine Television 製作公司,並由安東尼奧班德拉斯出演主角畢卡索。
國家地理會處理的題材可能
Glassman 也特別介紹,在 2018 年國家地理不僅有劇情影集如《世紀天才》第 2 季,還有他們一向拿手也引以為傲的紀錄片系列。1 月好萊塢傳奇摩根費里曼將再度回歸國家地理,推出《摩根費里曼之人類的故事》系列,新作延續自《神的萬物論》,探究人類最本質的問題:到底是什麼樣的「力量」把我們凝聚在一起,探討幸福、愉悅、樂趣等全人類共通的生命體驗。2 月,國家地理與外交部合作製作、台灣觀眾也相當熟悉的《綻放真台灣》將進入第 6 季,製作團隊皆是台灣團隊。這個系列不只在台灣播出,也會在國家地理的國際頻道播出。4 月至 6 月─將推出由威爾史密斯主持的全新系列《非凡地球》,當然《火星時代》也將進入第 2 季;當然還有大家引頸期盼的《世紀天才》第 2 季。
在不久的未來,還能期待由《謊言堂》(House of Lies)馬修麥克卡納漢(Matthew Carnahan)與《哈芬登郵報》(HuffPost)創辦人雅莉安娜‧哈芬登(Arianna Huffington)共同製作的紀錄劇情片影集《Valley of the Boom》。故事描述 1990 年代矽谷的蓬勃發展與泡沫化,還有各種科技所帶來的社會劇變,11 月剛宣布製作計畫通過開拍。以及曾經改編成電影《太空先鋒》的小說《太空英雄》(The Right Stuff),版權已經由李奧納多迪卡皮歐取得,目前正在籌製階段。
「既然開啟了高價值原創內容(premium original content)劇情系列製作這條路,我們一定會繼續走下去,」Glassman 宣示。「對於高價值原創內容,我們不斷找尋最前衛的故事,只要符合國家地理的主要方向:科學、靈感、冒險,保持頻道的精神與目標,然後用劇情片影集的規格處理成適合的內容。這是我們推高價值原創內容的目標。」她希望劇情系列可以將品牌所代表的內涵與價值轉化,成為能夠吸引新觀眾群的內容,也強化顧及本來就喜愛國家地理內容的收視群。
「故事用什麼樣的形式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吸引我們的主要收視人口。我們的信念是,只要把內容打造好,他們就會來,而且會養成觀賞我們節目的習慣。這些人在找的,是只有國家地理才能說的故事,因為我們有各領域的頂尖專家,世界知名的科學家、探險家。現在,我們也與好萊塢頂尖演員、製作人、作者、導演等合作,所以我們得以打開疆域。無論是朗霍華的世界,還是威爾史密斯的世界,都一樣令人興奮。」
國家地理在台灣影視合作的現況
當被問到國家地理是否有機會與台灣合作劇情影集,Laura Glassman 不排除可能性。畢竟 2018 年是國家地理在亞洲播出 20 週年。她說:「這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里程碑,代表國家地理在亞洲也是個千禧世代。」她指出,幾年下來,台灣已經成為福斯亞洲電視集團的華語內容中心。同樣隸屬福斯的衛視中文台一直以來積極經營專為台灣市場製作的華語戲劇內容,雖然目前國家地理還沒有製作華語戲劇內容的計畫,「但我們一定會注意是否有亞洲版《世紀天才》、《戰火歸途》,或是有符合國家地理精神、出自台灣的故事。如果有適合的故事或人物,就會跟美國總部提案。如同他們也一直跟我們提案,這是個雙向管道,我們也希望有可以向他們提的案子。」
如果不限於劇情影集類型,台灣團隊如何跟國家地理提案新的製作?Glassman 認為,「最後還是以『故事』取勝。如果是精彩的故事,有影視團隊覺得是過去還沒有處理過的題材,或欠缺國家地理的角度處理,我們都會很樂意參考。」其實頻道過去也花很多時間與台灣的製作公司建立起很好的關係。Glassman 打趣地說,「就像每天都有小孩出生,隨時都有新導演、製作人冒出來,我們也都有看到他們跟不同的頻道合作,希望有機會也可以跟他們合作,以獲得不一樣的聲音。」
無論是國家地理與台灣製作團隊合作的《綻放真台灣》,或是衛視中文台長年在台灣製播的戲劇節目,都可見到集團與台灣本地製作團隊的默契,還有對台灣認真的經營。
國家地理、Glassman 自己對電視收視平台的看法
收看內容的方式,在近年出現革命性的變化,串流服務也為傳統頻道經營帶來無法忽視的壓力,國家地理如何面對這個挑戰?Glassman 認為這是身在媒體產業工作的人,必須理解的必然改變。國家地理與時俱進,用著不一樣的方式說故事。無論是習慣於傳統電視頻道觀賞,還是享用串流服務而使用「FOX+」平台,他們都希望能夠符合觀眾的需求。「科技不斷改變,訊號傳輸從 SD、HD 到 4K,內容載具從電視到串流。不管是電視螢幕、電腦、還是智慧手機,我認為意義在於,民眾比過去吸收還要多的內容,因此給了國家地理相當好的機會,能夠真正鎖定大家對這個品牌的認識,製作出更有價值的內容。最後還是觀乎,觀眾在不同平台上觀賞我們所說的故事。對我來說,這才是成功的元素。」
媒體版圖的變化之快,Glassman 提醒我們,「臉書要到這個世紀才出現,卻好像很久以前就已經存在的感覺。」但是國家地理能夠屹立不搖,跟它一直以來的引領潮流性格有直接關係。身為一個擁有 130 年歷史的品牌,「國家地理一直以用視覺說故事著稱。當年雜誌做出看似極端的決定,史無前例地在雜誌封面上放照片,也曾經引起社會譁然,不相信這種作法。130 後的今天,我們的地位依然穩固,更是領導品牌。」
近兩年投入高價值原創內容方向,Glassman 表示:「我很高興跟大家報告,在當今紛亂嘈雜的媒體環境中,我們透過新的劇情影集系列,在所有平台達成顯見的成功,甚至包括盜版管道。」串流平台「FOX+」上線,也增加了國家地理的新收視觀眾。Glassman 指出,「在「FOX+」上的觀眾,觀看國家地理內容的時間,甚至比需要按時收看的電視頻道還要更長。」Glassman 很高興地指出,「這個機構已經存在 130 年。大家已經對我們有很高的期待,知道看到那個黃色框框,就能享受我們承諾提供的高品質內容。」
【本文由國家地理委託,娛樂重擊企畫執行】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